劉曉波
摘 要: 作者介紹了自己在識字教學中的探索,提出熟練掌握拼音是識字的關鍵,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激發學習興趣,加大閱讀量,切實提高識字能力。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識字能力 培養方法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的識字能力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大量工作,長期培養的。識字教學一開始,就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使識字過程成為學生自己努力探索的過程。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扎扎實實地打好識字的基礎
學生識字的基礎越好,識字的能力就越強,識字的速度就越快。漢語拼音是學習字音的工具,漢語拼音掌握得正確和熟練,直接關系到識字的質量和速度。如果漢語拼音不過關,則會給以后識字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說普通話都帶來一系列影響。因此,一年級學生入學后,首先要教會他們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即準確地讀準聲母、韻母;熟練地拼讀音節;正確地讀出聲調。
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拼音,就指導學生識字。在識字時,我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試拼。遇到難拼的字,重點指導,隨著識字增多,逐步放手,逐步提高要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學會漢字的組成筆畫及筆順規則與識字有密切聯系。筆畫是組字成形的要素。從識字能力來看,對分析字形結構、辨別形近字、學查字典都有重要作用,筆畫的教學包括認識筆畫的名稱,學會筆畫的書寫,并逐步做到能分析一個字由多少筆畫、哪幾種筆畫組成,教學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對正確書寫漢字、記憶字形、掌握部首查字法都起重要作用。
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也是識字的基礎。偏旁部首是構成合體字的基本單位,有助于認識漢字在形體上的特點,為分析漢字的結構方式,學習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打下基礎。在教學偏旁部首時,我先幫助學生認識它的名稱和書寫方法,再逐步引導學生懂得運用偏旁部首分析字形結構。
獨體字、偏旁部首、筆畫筆順、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四大基礎”。這些基礎是否扎實,直接影響識字能力的強弱。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逐項過關,逐個過關,使學生都能打好識字基礎,提高識字能力。
二、教給識字方法
多種方法識字,滲透了漢字規律,使學生感受到漢字內涵的博大,知道“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漢字的發展過程中蘊含中華民族的智慧,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多種方法識字包括編順口溜識字、謎語識字、部件識字、對比識字識字、歸類識字、集中識字、隨文識字、游戲識字、生活識字、情境識字、看圖識字、字理識字、加加減減中識字、看幽默畫識字、讀詩歌、韻文識字,等等,有助于提高識字質量。
培養識字能力,把識字方法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訓練中,注重從字的音形義三個方面進行指導。
(一)字音方面,學習字音的方法主要是使學生自覺地運用漢語拼音正音。我重視指導學生在學習字音時注意同音歸類比較,利用同音字字音相同之處,觸類旁通,化難為易。如學“鋒利”的“鋒”,字音較難,我啟發學生和“春風”的“風”比較,知道它們是同音字,以舊帶新,字音就不難了。
(二)字形方面,字形是學習漢字的難點,因此,要著重認清字形,記憶字形的方法。開頭是從分析筆畫著手,以后就逐步學會分析結構單位,即生字是由哪些偏旁和哪些獨體字組成。尤其充分利用熟悉的結構單位分析字形。這樣循序漸進,逐步擴大分析結構單位,識字就變繁為簡,溫故知新。我采用的是加加減減中識字,如“日”加一筆可以是田、由、申、目、白。“鳥”減一筆是烏。如“青”加偏旁可以是請、清、情、晴、靜、精、猜、靖、婧、睛、蜻,等等。有時一個字就有幾種不同的分析、記憶方法。如,字謎識字:“遠看像頭牛,近看沒牛頭。”謎底:午。如,謎語識字:“門里躲進一個人。”謎底:閃,等等。總之,識字方法越多,識字效率就越高。
(三)字義方面,幫助學生理解字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常用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熟悉的,通過組詞聯句很容易理解它的意義。有的通過一字組多詞,不但加深理解字義,而且豐富詞語。如“河”字,組成“河邊、河水、銀河、河流、小河”等。還可連成句子:“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河。”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動腦筋,組詞聯句,對字義的理解更深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識字能力。
三、把識字與認識事物聯系起來
從漢字能表義這個角度說,識字就是學詞,有的一個字就是一個詞,有的幾個字合起來成一個詞,但不論哪種詞都是表示一定的事物的。在識字教學中只有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才能引起學生的識字興趣,正確掌握生字詞,才能使學生建立準確的概念。如果這個字學生以前見過,就能引起學生的表象,如果是學生以前沒有見過的,就可以利用圖片、標本、模型、動作表情等手段讓學生觀察,引導他們進行思考概括,加深對字的印象。
四、把識字和詞、句、篇聯系起來
在識字教學中,一個字就是一個詞的,識這樣的字,就包括學詞,自然地把識字和學詞結合起來了。要學的生字必須和其他的字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掌握這個字的讀音和字形。如果有的詞有幾個,甚至幾十個義項,就應該把它放到句子中,還要把識字和閱讀緊密聯系起來,既要重視在閱讀中識字,又要在學生識一定數量的字后,認真指導閱讀。另外,識字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時多運用學過的字詞,用寫作鞏固識字的成果,并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字詞。
總之,“識字”是學習語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心理的發展規律,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上好“識字課”,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