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有紅 婁治家
從長春版小學語文學科看,從低年級至高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量不斷下降,而且種類也縮減。這與兒童成長及認知事物的規律和能力是相適應的,長遠來看有利于學生向初中階段過渡。整體來看,長春版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符合兒童的普遍心理特征。比如,低年級段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兒童化,重視兒童用語,并且將孩子們的經驗、想象世界等密切聯系起來,并且納入選材范圍。低年級選文以寓言、童話和故事為主,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教材選編將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特點,比如會適當地引入一些科普方面的作品等。事實上,長春版教材比較注重上述討論內容,而且表現了該內容,這與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相適應。
在長春版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兒童文學作品符合孩子們的認知心理;教學大綱及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在教材設置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情況,并且多采用簡潔化、生活化及兒童用語和從孩子的視角寫作的文學作品,這是激發兒童興趣和學習熱情的基礎。比如,長春版語文一上《快快樂樂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小學生,將開始學校的集體生活;通過觀察圖畫內容,使兒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了解語文學習,感受到學校的可愛、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好、語文學習的快樂。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當將兒童文學作品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之中,并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挖兒童文學作品內部的童趣。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教材看,很多兒童文學作品童趣性非常強,比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兒童心理、神態、語言、處事方式表現,也可以通過生活細節、故事情節表現,有的則通過蘊涵到純真的情感中。例如,長春版語文教材中的《我是男子漢》,濃郁的情趣通過描寫兒童純真的感情表述出來,不僅能激發兒童情趣,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善于挖掘童趣。這里所說的童趣,可從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及心理和神態等方面得以表現。童真和童趣隨孩子們的純真情感逐漸體現出來。事實上,童趣還可利用兒童文學的表現手法,比如幻想、夸張及擬人等方法。對于處在思想與人格萌芽的兒童,生命會呈現出自然的狀態,此時的他們擁有單純、獨特的思想與情感,兒童情趣則是思想、想象、感情等心理特征,并且與之相適應的各種反應。所以,選擇兒童文學作品時,應該選擇能夠激發兒童感情的作品,從而幫助其身心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挖掘兒童情趣,老師應該主動從課文中發掘學生情趣,從而將兒童情趣更好地滲透到教材內容中。比如,《他們這樣過年》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過年的不同習俗,體會過年的快樂;學會本課生字,了解不同國家過年的不同習俗,體會過年的快樂。教學難點體會過年的快樂。教學準備生字、生詞卡片,通過談話,激趣導入。板書“過年”這個詞,齊讀,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哪些過年的情景?是的,貼春聯,吃餃子,放爆竹,扭秧歌,所有這些,都是中國人過年的特有習俗,它帶給我們歡樂、幸福,吉祥、安康,希望、向往。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既要應當立足教材,又要深挖教材,從兒童的視角、思維挖掘作品中蘊含的童真和童趣,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第二,采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教授文學方面的知識。從實踐看,教學方法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孩子的身心愉悅感程度的高低;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深挖兒童文學的趣味性,利用色彩多樣的插圖創設教學情境。比如,長春版小學二年級下冊2.5《春天來了》看圖寫話,文章中從花、草到動物,又轉移到人的活動,全方位觀察了春天的變化。語言流暢、優美,詞語正確使用,“又”的出現道出了冬去春來、周而復始的循環。春天多美啊,春天到了,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小鳥又開始歌唱,大樹又開始生根長葉。通常其語言非常優美,充滿了童趣。基于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朗讀法,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讀出其中的趣味。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而且比較愛表現。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建議采用表演方法,調動孩子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引導小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感受這些優美的語句,再讓學生說說這些句子的優美之處。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及綜合素質。
隨著小學階段年級的不斷提高,兒童文學作品量呈遞減之勢,且體裁以散文、故事為重。從實踐看,教材的安排和整改,是符合當前兒童學習和成長基本規律的,為他們將來進入初中階段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平.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04).
[2]韋宏.兒童文學在高師中的地位與小學語文教育的需求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08).
[3]本萑.論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兒童文學素養[J].考試周刊,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