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雅
摘 要: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任務,并貫穿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一二年級的識字目標是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到了中年級,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而高年級則要培養獨立識字能力。低年級孩子剛接觸識字,如樹立“我愛識字”的思想,對于小學階段的識字能力培養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低年級孩子識字大概經歷四個階段:初識、記憶、鞏固和復習,作者將結合這四個階段分析如何將識字教學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
關鍵詞: 識字渠道 鞏固形式 滲透字理
一、拓寬識字渠道,隨時隨地學漢字
實踐證明,孩子最初的識字路徑是對字的直接感知,也就是說,孩子對一個漢字接觸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漢字出現的次數越多,對其記憶就越牢固。為提高識字效率,就要不斷拓寬識字渠道,多管齊下,使識字變得自然,變得隨意。
其次,學生在生活環境中隨時都可以接觸很多漢字,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廣泛地識字,讓他們體會到生活處處有語文:動畫片中卡通人物的名字是語文,電視節目預告是語文,街道兩旁的廣告牌、標語也是語文,從而主動地尋找更多的識字渠道。
再次,提倡在課外閱讀中識字。從一年級上學期起,學校就應該注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例如:從最淺顯的幼兒讀物《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讀起,再讀《不一樣的卡梅拉》、《花格子大象艾瑪》和《阿笨貓》等故事,詼諧動人的情節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樂在其中。過了一段時間,我們談到“格”字,孩子會說弗洛格的“格”,或花格子大象的“格”。我這才發現在帶領學生閱讀故事時,也滲透性地自然而然地將識字融入其中,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通過聽讀、看拼音、查字典認識許多新字新詞。最近,我又帶領孩子們共讀一套叢書《瘋狂學?!罚按摹?、“戴”、“魯”、“烈”、“贏”等筆畫較多的字都是通過這些讀物認識,而且一看到這些字,孩子們就能回憶起相應的人物與情節。在假期閱讀計劃中,周銳的《口袋里的爸爸媽媽》和課外閱讀叢書中的《吹牛大王歷險記》名列其中。一個假期的閱讀,孩子們的識字量有一個大的飛躍。在閱讀中,既豐富了孩子的生命史,又提高了識字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二、鞏固形式多樣,輕輕松松學漢字
心理學認為,一年級孩子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占優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孩子主動識字的意愿并不強烈,所以,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復現。課堂中采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這時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動起來。
看過這樣一個案例,老師在識字教學中做了這樣的處理:
1.帶拼音投影出生字詞,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后請四個小伙伴合作讀。
2.不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打亂次序指名讀。
5.學生拿出字卡,讀一個擺一個在桌面上。
6.找字卡,一個學生讀,其他同學找,展示字卡。
7.做游戲,兩個小朋友,我讀一個你找,你讀一個我找。
8.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
9.看畫貼詞語,師出示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請學生把“柳綠花紅、泉水叮咚、冰雪融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些詞語分別貼在圖上合適的地方。
從上面列舉的九次生字復現的情況可以看出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生字,開火車、比賽、擺字卡、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又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樂中不知不覺地認識這些生字。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采用孩子喜歡的“蹲蹲樂、我寫你猜、我說你猜”等簡單游戲。
識字方法的思索,旨在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興趣,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通過不同的生字復現方式,營造有趣有味的課堂氣氛,保證學生懷著輕松的心態再次與生字見面,進而達到鞏固的目的。
三、滲透字理分析,明明白白學漢字
現代漢字雖然筆畫簡化了,但因其一脈相承的因素,依然能找到大多數漢字的字理來源?!板痢辈康慕虒W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學期的難點,于是我畫出“辶”的古文字形。它的古文字形,是一雙腳在道路上行走,所以帶有“辶”部的字大多與行走、道路等意思有關。如“遠”指路程長,要走很久才能到達,近則相反。更形象的是四點底(灬),可表示動物的尾巴,如燕,也表示動物的爪子,如熊,也表示一團火,如煮、烈、蒸。只需將字理告知孩子,學生便能如數家珍地找出相應的字,并牢牢地記住這組字。
漢字的淵源無不滲透著字形字義中的秘密,唯有知其并知其所以然,方能達到“沒齒難忘”。
四、有效歸類記憶,快快樂樂學漢字
大量的集中識字之后,同音字、多音字、近形字之間就容易混淆。歸類識字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法。
1.聲旁相同的字。學了睛睛清請等字后,孩子們有時記不住,我就引導他們一起背“青字歌”:
青字朋友多,聽一聽青字歌:蟲字旁,靠著青,飛來一只大蜻蜓。三點水,靠著青,天空藍藍河水清。日字旁,靠著青,晴空萬里太陽紅。目字旁,靠著青,眼睛明亮看清晰。言字旁,靠著青,請來朋友真高興。豎心旁,靠著青,朗讀課文有感情。
2.區分同音字。是、市、事這三個字經常也出現運用混亂,于是,我與孩子們一起編了“shì字歌”:
shì字歌:市 是 事
超市市場和城市,熱熱鬧鬧建一起;不是是的一定是,準確判斷是不是;事情好事和故事,你講我講真有趣。
3.區別形近字。兒歌背多了,他們就會自己編了,比如區別形近字,我先引導孩子為這些生字找朋友,然后將詞語進行聯結,如:經和勁:已經經過經常來,和尚念經坐一排;干勁起勁和來勁,使出力氣是用勁。
識字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不僅讓孩子會認,還掌握方法,識字量大并且能正確運用不出現錯字。要抓好識字的每一關,夯實每一條識字的基礎:一回生二回熟,多與生字見見面,這是其一;拓寬識字渠道,打招呼的形式來點創意,這是其二;形式多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字的來源底細,這是其三;比對比對,歸類歸類,這是其四,重于歸類。長此以往,相信學生不僅學得好學得快,更能學到家,真正提高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