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體育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基本上每個教練員都非常重視。如何在測試過程中有效地發現問題,如何通過模擬考試讓學生提高應試的能力,如何從學生測試成績的反思中,去提高自身專業訓練能力,這些都是每次模擬測試中教練員所要考慮的問題。筆者近幾年參與了幾次高考體育的模擬測試,在測試過程中,通過觀察以及與教練員們的交流,感悟如下。
一、模擬測試不同于普通素質測試
在以往參與的高考體育模擬測試中,發現許多學校的模擬測試要么將學生帶到一個陌生的場地進行測試,要么是同一縣區內的學校集中在某一地點進行,監考教師往往是教練員或者本校的體育老師,與平時在學校的素質測試所不同的僅僅是地點而已。通過筆者的觀察,這樣的測試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模擬測試從組織形式上要與高考體育相似;從測試的監考人員來說,除了讓學生對場地有陌生感以外,還應該對監考教師感到陌生;從測試的要求上來說,教練員與非考試學生都應在指定的地點,而不能進入場地;從測試人員的分組來說,參加模擬測試的學生盡量不要和同一學校的學生分在同一組。
二、模擬測試的目的與作用要明確
以江蘇省的體育高考為例,一般高考的時間是四月中下旬,通常情況下,在考試前要安排兩次模擬測試,對于兩次測試的目的與作用要有一個明確的預設。例如第一次的模擬測試往往安排在春季學期開學后半個月,目的是檢測冬訓的效果,對學生前期的學習效果及技術動作做一個總結;作用是通過測試,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發現學生存有的問題,從而為后期的訓練、個人針對性訓練處方的制訂提供一個參考數據。
三、通過模擬測試及時發現問題
1.學生傷病情況的發現與重視
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如果有學生受傷或者疲勞等情況發生,我們或許不會過于重視,或者說更多的是讓學生帶傷訓練,或者是讓學生完全性休息。但在模擬測試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這些學生測試成績和狀態會以一個個數據列在我們的測試報告中,從而引起學生及教練的重視,讓其對平時的訓練做一個總結與反思,為下一階段的科學訓練、針對性訓練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2.學生的準備活動不充分
學生到了新的環境測試時,由于運動場控制進出,學生又習慣了在運動場上做準備活動,一時手足無措,無法放開做準備活動,在老師組織準備活動時明顯有不適應的感覺。此外進了運動場地等候測試時,很多學生因為缺乏經驗,單純地站在那里等待考試,從而使身體變得僵硬。再有就是所有的項目都做的同一個準備動作,對于不同項目,準備活動的內容的選擇沒有針對性。還有部分學生進場后怯場現象較嚴重,通常學生在測試時,由于平時的測試周圍都是隊友,陡然的周圍都是陌生的同學,感覺很不適應,從而導致緊張與不安。
3.問題的暴露與訓練過程不無關聯
在測試過程中,同一學校的學生除了身體素質的差異外,更多的是雖是同一教練教出來的,但動作差距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學生自身的差異性;二是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沒有對技術輔導到位,導致學生錯誤動作的習慣化;三是配套的肌肉的力量練習不均衡以及動作脫節。
4.存在的共性問題缺少解決的實質性練習
在模擬測試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存有的共性問題比較多,與教練員的交流中也能聽到他們的共同的心聲,但實際上暴露的是教練員在這方面的訓練沒有針對性。
例如100米的終點沖刺跑的技術,很多學生在跑到終點后都停了下來,通過觀察發現學生提前做了減速。也就是說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可能過于強調了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而對于終點沖刺跑的技術學習明顯不足。再比如三級跳遠的第一跳,學生擺動腿的提抬壓動作不連貫、不及時,基本上看不到提抬大腿的動作,導致第一跳過小,同時也影響了水平的加速,每跳之間的節奏掌控不好,動作吃力,成績差。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的教練員們都能觀察到,實際上在平時的訓練中就有可能發現,但在平時的訓練與指導過程中缺少有效的手段與舉措,從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大面積存在。
四、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1)多校聯考,注重模擬的有效性。在進行模擬測試時,要通過相關的部門或渠道,盡可能許多學校一起進行,讓學生感受陌生的環境,營造高考考場的氛圍。要盡可能聘請非本校的體育教練與體育教師參與測試,教練員更多的是觀察與記錄,觀察學生的動作技術及反應,記錄有待改進的問題,并互相交流訓練方法與經驗。
(2)測試結束后的數據的引用。模擬測試的成績不僅僅是學生前階段訓練效果的檢測,更多的是后一階段發展提高的數據參考。要將技術細化到人,將成績的提高細化到項目,將考試應對措施細化到具體的過程細節中去。
(3)要認真反思自己的訓練方法,做一個研究型的教練,不能靠蠻干加苦干。對于發現的問題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改進,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與素質,對于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虛心向其他人學習請教,亦可以將其他學校的老師請進來進行指正。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義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