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珠
葉圣陶曾指出:進行美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語文教學懸著的明晰目標”。這說明在施行語文教育的同時也要進行美感教育,二者有著不解之緣。當前教育形勢下語文教育教學的藝術水平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筆者深入反思課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從探索生活藝術中的美的角度出發,如何看待教育學生參與生活藝術文化跟語文教學的有效糅合,不揣淺陋,淺談如下。
一、現代語文素質教育的方向
素質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立體型的龐大工程。《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讓學生回歸生活世界,強調用社會文化的生活體驗,激勵人生,實現自我;用精神心靈的探索啟迪珍愛生命,發揚善性。這要求課堂改革一方面要向“現實生活世界”回歸,另一方面要向“人的生活世界”回歸。
二、生活藝術必須融入語文教學
審美是對具體事物和藝術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進行非功利的直覺和觀照,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生活藝術與語文教學在本質上有著息息相通的關系,語文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文學。借助藝術表現文學,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能力,可以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家的靈感離不開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與生活中潛在的美的因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育他們高尚的人文素養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此,生活藝術必須融入語文教學。
三、語文教學要借助生活體驗,運用藝術手法表現自我
1.生活藝術對語文發展的作用
生活中的藝術文明的發展,推動語文教育的發展。語文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是重視通過生活、在生活中、為了生活開展語文學習。那些經典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典故人物、旅游勝地,甚至一件小事,都來源于生活,都力求貼近生活。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不僅要在課堂上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
2.藝術想象是教學效果的動力
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人們通過想象可以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展望未來的美好前景,創造現實所沒有的事物。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想象體味、感悟句子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通過藝術想象活動,并加以適當的藝術處理,才能把精細入微的道理和曲折復雜的情節表現得惟妙惟肖。讀者只有通過藝術想象活動,才能完成藝術欣賞的過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引導學生進行再造想象,抓住文中大量的比喻,如:“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等進行品析,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呈現出桂林山水的奇、秀、險。遐想無限,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藝術想象是增強語文教學效果的動力。
3.藝術審美是文學鑒賞的鏡子
語文教學中的藝術審美就是按照美的規律,用美的信息激發、引導學生的審美心理和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原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素質。誘發學生自覺地探索語文的未知領域,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文學乃至其他藝術的鑒賞水平,這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教師運用自身從文章中體會到的感情熏陶、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和陶冶,藝術審美是文學鑒賞的鏡子。
4.藝術手段與語文教學的結合
科學領域下的語文與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美的接合點上,通過審美中介使語文與藝術整合和互補互促,才能達到一種理想境界。當審美成為語文與藝術整合中介時,二者才會相得益彰。
一是聆聽,透過音樂藝術感受語文。作品中語言的真正美,產生于言辭的準確,明晰生動。閱讀,特別是美讀,已經成為體味、領悟文章的重要手段。教師已經讓學生把其中的感情、意境和神韻出神入化地表現出來。我們利用各種“有聲”資源,借用有聲藝術,用感情飽滿的美讀,為學生營造“聽”的美境,把學生帶到有聲的藝術世界里尋找狩獵語文的知識和感覺。
二是欣賞,透過視覺藝術感悟語文。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體會情感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用情感撞開學生心靈的心扉。語文教學必須擺脫以情節分析為主線,以提問回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我們透過視覺藝術,為學生創設“視”的情境,把學生引入影像的藝術世界里感悟語文所表現的藝術情感。
三是編演,透過生活藝術展示文學藝術魅力。從語文的角度講就是課堂表演,具體說是課本劇。通過音樂、美術、舞蹈和文學等學科的有機結合,作用于人的視覺、聽覺等,融語言藝術、形體藝術和時空藝術于一體,其影響就不是單純靠書面文字所能達到的。把這樣的活動延伸到課外,全校師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它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四是運用,運用藝術的方式再現生活,糅合生活。綜合藝術統攝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多門藝術學科的內容,力圖通過多種藝術的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和相互支持,為學生綜合藝術能力及整合性藝術感覺的形成創造良好的條件。把藝術綜合地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發展學生的整合創新、融會貫通、跨域轉換等各種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一個社會性的主題,讓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從生活藝術的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現,發表對探究的獨特感受和體會。
生活藝術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現代語文教學理念更注重生活藝術與語文的聯系,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的課程資源,構建起一門開放、容納、擴展的語文課程,并落實于教學實踐,教育學生參與社會藝術文化跟語文教學的完美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