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 要: 課堂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率就高,當是人們的共識。學生能夠有效參與,課堂將會顯得極為活力四射。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必須思考提高學生參與度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 語文課堂 有效參與 活力四射 策略思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人們不僅僅在課堂教學方式上進行相關意義上的改革,更主要的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上追求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尤其在新教育浪潮中,堅持將以學生為本貫穿于教學課堂的全程。從一定意義上讓學生有效參與,也從相關意義上促進課堂教學的活力四射。
一、讓學生有效參與的語文課堂需情境優越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致力于語文教學情境的研究,至今已40多個年頭,現在已經發展到情境教育。李老師的研究源自于把學生看做花朵,自己進行情境教學研究就是力求課堂能夠是花朵綻放的理想空間。從小學生所特有的學習情形看,還著實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的具體環境中得以一定意義上美的享受。教育教學的諸多實踐比較有意義地告訴我們:小學生享受到學習情境的美,其學習的勁頭相對比較足,學習效果則會顯得更好。尤其是語文教學,讓學生在能與語文文本內容相匹配的情境中進行學習,閱讀感悟會在課堂上呈現出活力。隨著優質教育的均衡發展,就是一般學校,其教育設施顯得越發先進,電子白板技術進入課堂,為教學情境的創設帶來了許許多多便捷。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和熱心人,課堂教學情境就會完全意義上的愈發優越。譬如教學《半截蠟燭》時,學生對德國冠軍與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對話是比較難以感悟的,如果我們利用課件將多方之間的對話呈現出來,尤其注意以相關情節表現的形式進行聲情并茂的呈現,那么學生就不僅僅從聽上聽出伯諾德夫人一家和德國冠軍對話的機敏,更從對話的神色和神態上發現伯諾德夫人一家和德國冠軍對話的機智。當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情境當中,產生探究欲望,主動參與探究的熱情高漲。學生經過探究,不僅發現半截蠟燭的具體作用,而且比較便捷地發現在極其關鍵的環境里機智沉著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二、讓學生有效參與的語文課堂需關系和諧
課堂教學應當是情感共振的課堂,而且應當是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情感共振的課堂。能否實現相互之間的情感共振,取決于相互之間課堂教學的關系如何。平時的閱讀教學給我們以深刻意義的啟迪是,教學雙方的課堂關系良好,所產生的共振效果就顯著。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在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上,必定起著關鍵作用。建立比較良好的關系,教師需要有一定的向心力,善于能夠將自己定為圓心,促使學生圍繞自己旋轉。學生圍繞教師,一般都是因為教師高超的教學技巧,其實也不完全,還應當對一個個學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如閱讀文本,其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充分的個性化行為,如果我們以自己的講授替代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感悟,那么小學生能夠比較樂意地接受嗎?應當就是完全意義上的不能,即使就是某些意義上的口服,心里總不是那么服的。如果我們經常在學生的閱讀感悟上嘮嘮叨叨,那么一個個學生完全就會頓生厭惡感,形成不了學生真正意義上對教材文本的頓悟,反而極有可能會走向另一面,造成師生之間關系的緊張或者就是逐漸性緊張。所以,語文教學的閱讀感悟,必須建立良好的閱讀感悟之關系。在平時教學中,多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不以自己的講授替代學生;平時教學中讓學生合作討論,但不以學生的過多討論代替一個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感悟;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力求讓學生能夠表達見解,表述自己的判斷乃至就是一些形成如此判斷的理由。小學生的表達和表述,一般是不可能立馬到位的,但教師只有點撥,力避多指手畫腳。
三、讓學生有效參與的語文課堂需探究深入
小學生的閱讀感悟應當需要有資料的助讀,但不能僅憑資料進行不屬于學生自己的閱讀和感悟;小學生的閱讀感悟,還需要學生對教材文本做比較深入的探究,或者就是某些層面上的創新探究。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于小學生不能夠就是比較浮面上的感悟,更應當就是對文本之骨子里的探究。入選于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都是蘊含比較深刻的文本,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生探究文本表層之意義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進入文本之內層進行探究,那么學生將可獲取文本的文學意義;倘若再讓學生進入文本之深層意義進行探究,學生將可獲取文本之深層之文化意義。文本之文字、文學和文化方面的意義都是需要探究的,但現實不少學生也是自身所力所能不及的,也是很多學生所不樂而為之的。我們需要竭盡全力做好引領性的工作,而且應當以比較科學的方式進行引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得以比較愉快地接受我們的引領。譬如教學《船長》時,在客輪遇險后,船長為什么就是那樣指揮旅客?尤其是船長與機長之間的對話,需要學生做比較深入的研究。船長的話是那樣簡潔,也是那樣鏗鏘有力。船長為什么發出這樣的話語?學生便做出比較深入細致的探究,學生從探究中發出這樣的感慨:船長需要對所有的旅客負責,但船上的婦女和兒童是整個群體當中的弱勢群體,更需要他極力關注。所以,船長所做出的抉擇是驚人的,也是一種高度職責擔當的體現。學生產生這樣的感想,任何人都必須極力關注弱勢群體,當整個社會都關愛弱勢群體,整個社會將會顯得更和諧。
總而言之,讓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活動是形成課堂教學活力四射的必需和必然。但作為生態發展的閱讀課堂,要想讓學生極為有效地參與,甚至就是積極意義上的參與,還需要人們做比較深入細致的探究。堅信人們會乘著新教育實施的強勁東風,讓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活動綻放出極為靚麗的奇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