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煉
摘 要: “領雁工程”的深入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教師專業成長,因此,我們在摸索中行動,在行動中反思,以此推進我校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關鍵詞: 領雁工程 教研 專業發展
伴隨著“領雁工程”的逐漸深入,我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把“為孩子的人生奠基”作為我們的育人目標。教師團隊牢固樹立“以質立校,科研興校”的意識,抓住“領雁工程”這個契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為陣地,借助教研平臺,促進我校全面發展。
自從上次譚淑蕓專家到我校專題指教研組建設工作后,我們深深認識到:教研工作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十分重要,并且要做到“三個為本”。第一,必須以學校發展為本。教研工作應從我校實際出發,圍繞學校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工作,通過解決教研工作中具體存在的問題,促進學校發展。第二,必須以教師發展為本。教研工作中,大家明確了教師在教研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教研的主人,通過教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第三,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針對學生發展需要,在教研工作中研究學生,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從以上三點出發,結合我校“領雁工程”的不斷深入開展,近期以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認真落實“領雁工程”各項活動。
本學期以來,我們將每周四晚上“立人”一課形成常態化。文科和理科間周進行,由教務處、教科室在開學初就制訂出具體活動計劃,并按文科、理科安排出要開課教師的名單及具體開課周次,同時確定出針對該堂課的中心點評人員兩名。每當到了星期四晚上的時候,我校“立人”研訓教室總會出現不同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展現。
與此同時,每周我校安排周前會20鐘左右的時間,進行每周一次的“立人”研訓一刻,中心點評人員對本組教師所上的課分別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大方面進行認真點評,分析成敗得失,提出不足與建議。
在“立人”一課和“立人”研訓一刻的基礎上,教務處、教科室還根據老師在教學中共同存在的困惑,專門開展“立人”教育論壇。本期我校已開展了主題為“如何最大化關注學困生”的“立人”教育論壇。根據老師們在課改中一直存在的困惑——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校于12月14日晚開展了以“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為主題的“立人”教育論壇。論壇中,各組教師談做法、講困惑,既有理論的體現,又有實際的感悟,老師們一次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此外,結合前面三項活動的開展,為檢驗老師們課改深入程度及教師專業成長情況,醞釀已久的每年一次的“立人杯”課堂大賽于12月11日進行。本次課堂大賽各教研組推選一至兩名老師參賽,分文理科同時進行,最后分別評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三名。本次課堂大賽檢閱了我校教師用模上課的情況,有力推動了“領雁工程”的深入落實。
以上各種做法都是基于“提升我校品牌,成就教師自我,促進學生發展”,讓每一個教師在一次次上課、議課、論壇、賽課過程中,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教學藝術水平都有長足進步,拓寬老師們的視野,更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同時讓每一個后中學生都能得到更好、更健康地發展。
第二,教研組與備課組雙軌并行助推教研有序進行
上海方略教專家譚淑蕓第三次到我校指導工作時給我校提出了關于教研組方面的文化建設建議,我校各教研組及時行動,精心組織,各教研組都形成了自己的教研文化,各教研組都有自己的組名、組訓、口號及目標等,讓教師們充分認識到教研組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組織。在教研組活動開展中,各教研組從關注教學細節入手,著眼解決教學困惑,激發教師內驅力,發揮教師自主性。我校各種大型教研活動都以教研組為單位,大家精心準備,積極參與。
此外,我校還利用星期一和星期二下午的時間,分文科和理科分別于周一和周二下午開展備課組活動,各備課組活動形式多樣,有集體備課、磨課、課標學習、問題研究等。總之,一切都是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角度出發,推動新課改有效進行。
第三,在反思中調整,促進教研的有效性
平心而論,以上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確實在較大程度上推進了我校新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我校課堂有了一定的改變。但在前期教研工作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個別教師教研積極性不高,主動參與性不強,個別教師甚至認為:教研工作只是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問題,采取事不關己、工作推諉的態度。此外,教研組工作常被備課組邊緣化,存在兩方面不能同時兼顧的困惑。基于以上一些問題,我們打算后期教研工作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首先,由于重慶十八中是我校“領雁工程”示范校,我們計劃讓部分教師走出去學習,去示范校重慶十八中訪學,以開闊他們的眼界,更新他們的觀念,增強教研主動性與參與度,讓老師們充分認識到加強教研的必要性與實效性,認識到教師的專業水平是立師之本。
其次,根據教研組工作被備課組邊緣化的現象,我們打算今后改變管理體制。即教務處、教科室不再直接管理備課組,教研工作實行“備課組——教研組——教務處、教科室”梯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讓備課組真正成為我校教研工作的最小細胞。
第四,多部門動員,鑄就良好品質,促進養成教育形成。
為鑄就我校學生良好品質,讓學生在未來人生中經受住磨礪,學會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中的美。我校體藝組和團委分別舉行了達標運動會和首屆“立人”藝術節。與此同時,政教處還開設了“校園不文明行為曝光臺”,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近期來,學校各項工作在老師們的積極參與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后工作中我們仍會牢牢抓住“領雁工程”這個契機,且行且思,調動各種有利因素,緊緊依靠教研工作平臺,打造出一支有特色的且具有較強課改能力的教師團隊,促進我校有序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