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帥
摘要:裂縫屬于建筑工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而結構墻與填充墻之間更是裂縫情況多發的位置。結構墻與填充墻之間的接縫的處理一直都是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關注的焦點。隨著框架結構以及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越來越多,填充墻與結構墻的交接也出現的越來越多。如何防治此種質量問題已成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房地產開發商以及房屋維保部門的聚焦點。本文將就填充墻和結構墻之間的裂縫的產生原因及如何防治兩方面分別做以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填充墻;結構墻;裂縫;防治;砌塊;線性膨脹系數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29-01
現階段,由于城市稀缺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愿意投資建造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而高層建筑物多為核心筒結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墻結構等。設計師為了降低建筑工程整體的重力載荷,對于填充墻通常會優先選用輕質空心磚和輕質砌塊等材料。之所以采用這些材料并不單單看中的是它們質量較輕的特點,同時它們還具有較好的隔熱、隔聲和保溫等性能。這些材料由于體積大,質量輕利于施工操作,很好的縮短了現場的施工時間,不但節約了工期,而且節約了工程的成本。在工程實際中,因多種因素所導致的填充墻和結構墻之間裂縫頻頻出現,不但對建筑工程的隔熱、隔聲和保溫等性能產生了影響,同時也關乎著建筑的整體視覺美觀性,甚至有時還會有雨水滲漏到室內,降低了建筑物的綜合適用性,給建筑工程居住者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填充墻和結構墻之間產生裂縫的原因剖析
(一)由于砌體材料的原因:由于填充墻的材料多為輕質空心磚和輕質砌塊等,所以極其干燥,其表面極易吸水。在沒有充分被潤濕的情況下砌筑,就容易吸收粘結砂漿中的水分,使得粘結砂漿過干,而喪失部分粘結力,由于砌塊間的粘結力不足,就容易在結構墻與填充墻之間形成收縮性質的裂縫。
(二)由于溫度變化的原因:結構墻多為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而填充墻多為磚和砌塊類材料,二者之間的材料不同,所以其材料的線性膨脹系數肯定是完全不同的,當周圍溫度發生變化時,每種材料就會各自的收縮,其收縮量完全不同,進而在兩種材料之間形成了裂縫,多數情況下裂縫將沿著結構墻或構件成直線狀。
(三)由于填充墻本身收縮的原因:砌筑好的填充墻隨著時間和溫度的變化,粘接砂漿和砌筑材料本身的水分會逐漸流失,墻體就會收縮,而周邊的結構墻卻并無此收縮,所以必將會在填充墻的頂部和兩側形成一些裂縫。
(四)由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建筑結構的結構墻直接承擔著上部的所有的固定重力荷載和活荷載,而填充墻作為構造墻不參與支撐上部建筑的重力荷載和活荷載,其只承擔自己本身的重力,并通過其底部的支撐結構柱、結構梁或者樓板傳遞給下面的結構構件,所以在長期承受把不同作用力的情況下,填充墻和結構墻的沉降量和位移量會有所不同進而形成拉伸裂縫。
(五)由于填充墻砌筑質量的原因:在砌筑填充墻砌體時要通過必要的構件或材料將結構墻與填充墻拉結在一起,增強他們的整體性,由于在砌筑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嚴,遺漏施工工序、偷工減料、缺少監管以及不按規范要求施工等,常常使得整體性下降而出現裂縫。
二、填充墻和結構墻之間產生裂縫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選擇并處理填充墻和結構墻體的材料。
1.建筑工程選材方面務必要使用優質合格產品、材質性能滿足設計要求、抽樣檢驗必須合格,不得以次充好,偷梁換柱。
2.砌筑填充墻所采用的砂漿要配比合理,嚴格遵從設計師的設計要求,必須攪拌充分、均勻、無干料出現。砂漿宜隨用隨拌,不得一次攪拌過多,存放時間過長,以免砂漿水分流失而降低配比。
3.砌塊材料在使用前必須充分澆水或泡水潤濕,避免由于砌塊材料過于干燥而吸收砂漿中的水分導致砂漿強度不足的現象發生。
(二)控制材料的線性膨脹系數:在適宜的溫度下砌筑填充墻體,避開溫度過低或過高的情況。選用材料時盡量讓填充墻和結構墻的材料的線性膨脹系數接近或一致,最大程度的減免由于材料線性膨脹系數差別太大而造成的收縮裂縫的出現。
(三)預防填充墻本身的收縮:當填充墻砌筑到接近結構墻時,不要一次性將填充墻砌筑完成,需要留出適當的空隙,空隙的尺寸大約控制在170mm到200mm之間。此空隙的作用就是要等到填充墻自身充分沉降和收縮后再將此空隙補砌上。時間間隔可以控制在1天以上10天以內。后補砌的砌塊要避免直砌,可以改為斜砌法將空隙擠滿,盡量使填充墻的砌體與結構墻體緊密貼合在一起。有時候為了避免交接位置的開裂還可以加貼寬度大于等于30厘米的網片,用來防止由于不均勻的收縮而產生開裂的可能性。另外還可以在填充墻與結構墻交接的位置設置彈性材料,初始砌筑時使彈性填充材料壓縮密實,填充墻收縮后在填充墻與結構墻交接位置設置的彈性材料會自然膨脹來填補由于填充墻收縮而造成的裂縫,減小甚至避免裂縫的出現。
(四)提高結構墻體的整體性:為了避免結構墻體的不均勻沉降,提高結構墻體的整體性,在每層柱或者是剪力墻的頂部宜設置圈梁,使得每層結構墻體都有一個很好的整體性,約束結構墻體的整體沉降,避免與填充墻的不均勻沉降的發生。
(五)加強填充墻的砌筑質量控制:在施工砌筑作業時,應嚴格把控砌筑的質量。為了使結構墻或柱與填充墻形成一個整體,提到接縫位置的整體性,沿砌筑填充墻高度方向,每隔60厘米應埋入至少2根直徑大于等于6毫米的拉結鋼筋,其伸入到砌體墻內的長度要大于等于70厘米,拉結鋼筋的另一端要與結構構件的配筋相連接,不得斷開。埋入的拉結鋼筋不要影響砌體填充墻的砌筑效果,保證灰縫的尺寸,不得忽大忽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填充墻和結構墻體之間的裂縫出現頻率很高,原因眾多,預防起來也絕非易事,作為建筑工程人士,我們應該對其倍加關注。在工程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中應該嚴格把控設計和施工的質量,嚴格遵從規范設計和施工,與此同時還要從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針對具體的材料和結構特點,因地適宜的采用相關的構造措施。同時要加大工程的投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工程難題,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個安全、耐久、舒適的建筑使用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景強,馮會廣.墻體裂縫及面層空鼓開裂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天津建設科技,2008.
[2]江見鯨.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賈紅文.淺析填充墻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山西建筑,2007.
[4]王雪松.填充墻產生裂縫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工業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