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夏鎮龍
節·劫·潔
文_本刊記者 夏鎮龍
策劃人語
一些官員在節假日“人情”的幌子下,大肆收禮斂財早已不是秘聞。對此,多年來,上至中紀委、中組部,下至各單位、各部門,每逢年節都三令五申,不準黨員干部在節慶期間斂財收禮。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級部門年年有禁令,一些官員年年有花招,過節斂財之風一直禁而不止。這是多年來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一大頑疾。
其實,趁著年節受賄斂財,對送禮者、收禮者而言,都是心下惶惶的。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一些官員因過節收禮被人牽著鼻子走,最后受到處分甚至被繩之以法,尤其是在反腐之網越織越密的當下,官員收禮斂財無異于燈蛾撲火。對那些以拜年拜節為由給官員奉上“糖衣炮彈”的送禮者,終究也落得與貪腐官員“隨葬”的下場。在反腐持續深入進行的政治語境下,肥私的官員和不軌的送禮者都必將在“劫”難逃。
在高壓反腐態勢下,節日腐敗現象漸趨式微。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5年以來,黨員干部收禮之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收斂。如今,又值春節,中央再次重申廉政紀律,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做到“十個嚴禁”,杜絕“節日腐敗”,并強調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對違規違紀行為嚴查快辦,以形成有力震懾。“廉”潔過年,心神怡然;腐敗過年,禍事連連——我們期盼,禁令之下,能夠洗盡鉛華,節日得以回歸本色。這既是純潔黨風政風的題中之義,也是全民所望的心聲。

(本策劃部分稿件的部分內容摘引自媒體報道及相關資料,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