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元輝
被“感激”打趴的教育局長
文_林元輝
“本院認為,被告人江道平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送的款物價值人民幣66.632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起訴書指控的罪名成立。鑒于被告人江道平到案后,如實供述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配合辦案機關積極籌措退還贓款13.9萬元,依法予以從輕處罰。根據被告人江道平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人江道平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6.8萬元;二、被告人江道平退出的贓款人民幣13.9萬元,依法上繳國庫;三、繼續追繳被告人江道平非法所得人民幣54.7萬余元上繳國庫。”2015年4月7日,隨著審判長的莊嚴宣讀,曾經手握當地教育大權的福建省閩侯縣教育工委原副書記、教育局局長(副處級)江道平站在被告席上神情黯然、萎靡沮喪。
福州閩侯縣多山多丘陵,同時兼有山區、半山區和平原三種地形,山地海拔大多在800米以上。近年來,由于受計劃生育政策等因素影響,閩侯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人數不斷減少。在既定生師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一些規模小的山區學校教師編制相應萎縮。長期以來,因為交通、生活不便等各種原因,許多教師不愿到偏遠山區學校任教,“削尖腦袋走關系,求下山、調進城”,導致平原學校教師爆滿甚至超編,而山區學校教師缺編嚴重,出現了城鄉師資力量失衡的現象。
“平原學校強,山區學校弱,半山區的較弱,是我縣教育長期以來不容回避的問題。”時任閩侯縣教育局局長的江道平曾坦誠地說。“山區、農村學校缺教師,怎么辦好教育?這個問題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門的深度思考。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在保證經費投入的同時,還要解決‘人’的問題!”江道平信誓旦旦地向縣委、縣政府領導表示,將通過推行教師校際交流、輪崗等政策讓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走向邊遠、山區學校和薄弱校。
但如何解決“人”的問題?江道平面對人情社會的也頗為無奈。大湖中心小學位于閩侯縣北部山區,地理位置偏遠,在該校任教的黃某談了幾個對象,都因工作地區條件比較艱苦,交通不便而告吹。隨著女兒年齡越來越大,父親黃某龍為女兒的婚姻大事操心得每晚都睡不好覺。情急之下,2012年年初的一天,黃某龍貿然來到教育局,找到素不相識的局長江道平,向江道平做了一番自我介紹后,淚流滿面地向局長訴說自己的煩惱,一再懇求局長幫忙把女兒調至交通較便利的學校。面對黃某龍的苦苦哀求,江道平不得不答應黃某龍:等他女兒符合條件了,會考慮其調動的問題。
之后,黃某龍有事沒事就給江道平打電話,每次都向江道平提起女兒調動的事,江道平每次都答復他“等你女兒條件符合了一定會考慮”。2012年9月,黃某怡如愿以償從大湖中心小學借調到南嶼小學。黃某龍知道是江道平幫忙的結果,就想著要好好感謝江道平。2013年春節前,黃某龍準備了20000元及一些海鮮,在大儒世家小區門口送給了江道平。
鄭某香原系閩侯小箬中學教師。2004年結婚后,因工作地點離家很遠,平時都是住在學校里,周末才能回家,生活很不方便。2008年,鄭某香托舅舅朱某震找關系幫忙將其調到離福州較近的學校工作。同年8月份,鄭某香如愿從小箬中學調到閩侯八中任教。朱某震告訴鄭某香,此次工作調動是在江道平的幫助下才實現的。鄭某香對江道平一直心懷感激。2009年和2010年春節前,鄭某香通過朱某震兩次送給江道平超市購物卡計6000元。
2006年,閩侯荊溪中學因教師超編情況比較嚴重,該校被納入了教師分流學校的范圍。聽到這個消息,時任荊溪中學教務處副主任的葉某東睡不著覺了。按照慣例,夫妻二人在同一學校任教的必須要分流一個到其他學校任教。葉某東的妻子是荊溪中學的政治老師,他家當時住在荊溪中學,孩子也比較小,需要妻子留在荊溪中學方便照顧,所以他不希望妻子被分流出去。更讓葉某東難以入眠的是,他一直在盤算,趁這次分流機會,自己調整到其他學校撈個更高職位。經多方打聽,葉某東找到了與江道平關系很鐵的表姐趙某芳。葉某東向趙某芳訴說自己的困境,并懇請表姐在江道平面前多多美言。
“江局長,荊溪中學教務處副主任葉某東是我表弟,這次學校教師分流、調整,如有機會,請提拔葉某東當副校長,只要能提拔,到哪當都可以。”2006年的一天,趙某芳找到江道平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2006年8月,閩侯縣教工委召開學校人事調整會議,江道平提議由葉某東擔任大湖中學副校長,其他參會人員表示同意。不久,教工委發文任命葉某東為大湖中學副校長,葉某東的妻子也順利留在荊溪中學任教。“不甘寂寞”的葉某東在大湖中學這個山區學校工作了幾年后,又想調到平原地區的學校。2011年起,葉某東多次找到表姐趙某芳,懇求幫忙再找江道平說情。
2012年7月的一天,趙某芳帶著葉某東來到江道平的辦公室。“江局長,葉某東是我表弟,在大湖的山區學校擔任副校長有五六年,符合干部交流轉崗條件,他愛人在荊溪中學任教,夫妻雙方長期兩地分居,能否考慮將葉某東調到平原地區的學校任職?”趙某芳直接向江道平提出了要求。2012年暑假前,在研究人事調整的教工委會議上,江道平提出鴻尾中學副校長位置空缺,建議將葉某東調過去,參會人員也都表示同意。為了感激江道平的幫助,葉某東利用向江道平匯報工作的機會,先后兩次共送給江道平8000元。
2010年年初,時任閩侯白沙中心小學副校長的張某遠得知閩侯縣教育系統準備提拔、調整一批校長正職,當時他擔任白沙中心小學副校長已六年,想借這個機會扶正。于是借口匯報工作,請江道平給予支持和關照。2010年8月份,張某遠被任命為箬小中心小學校長。張某認為,江道平作為縣教育局一把手,對提拔他的態度很重要,張某遠很感激江道平。2011年至2013年每年春節前,張某遠都提前準備裝好現金的牛皮信封,趁匯報工作送給江道平,這樣三年共送了9000元。
謝某春于2009年7月從三明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當年參加了閩侯縣的教師招考,雖然順利通過筆試進入面試,但因成績在名單中列倒數第二,要想進入六個人的最終入圍名單非常困難。謝某春的父親謝某震非常著急,拐彎抹角找到擔任閩侯大義中學校長的遠房親戚林某烽,懇求林某烽幫忙向江道平說情。
林某烽向江道平介紹了謝某春考試的情況,懇請江道平在謝某春面試時給予幫助。在江道平的指點及幫助下,謝某春的面試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順利通過教師招考并分配到閩侯縣洋里小學任教。同年9月初,對江道平心存感激的謝某震用牛皮信封裝了8000元塞在茶葉盒里,托林某烽送給江道平。“因為茶葉盒里裝有錢,那天我受謝某震委托將茶葉送給江道平時,還特意提醒江道平,這茶葉很好,一定要留著自己喝。走后,江道平發現茶葉盒里有錢,打電話給我,要把錢退還給我。我說我已離開了,過了幾天,江道平又給我打電話,說要把錢退給我。我對江道平說這是謝某震的一點心意,請務必收下。”林某烽回憶道。
在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教書的鄧某珠一直為與丈夫兩地分居而苦惱,急切想回福州地區工作。2012年4月,鄧某珠了解到閩侯縣教育局招考小學教師,且名額比較多,就向閩侯縣教育局人事科投遞了個人應聘簡歷。同時,她也找了姑媽鄧某英幫忙找關系,后鄧某英告訴她已經和閩侯縣教育局的領導打過招呼了,讓她放心去應聘。2012年8月,鄧某英接到前往閩侯南嶼江口小學工作的通知。得知江道平是自己的“大恩人”后,2012年國慶期間,鄧某珠通過鄧某英約了江道平到福州梅峰路附近的一家酒店吃飯,飯后將事先準備好的一袋茶葉和一袋裝有20000元現金的保健品盒送給了江道平。
案發后經紀檢部門查證,江道平在任教育局局長期間,在項目建設、教師調動、職務提升、招考錄用、職稱評聘、新生入學等方面為他人提供便利,從中收受數十人賄賂,共計約66萬多元。
參與此案經辦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很多落馬官員都是先收錢后辦事,江道平有點不一樣,他收取的大多錢物,都是在事情辦好后,當事人及其親屬送上的“感激”。但看似人情社會的“感激”,卻往往觸犯了法律,這不得不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