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郭平
我國上市公司資金配置的效率研究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郭平
資金是維持社會生產持續進行的血液,作為稀缺的社會生產要素,其能否得到最優的配置,關系到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資金通過金融市場流向不同的行業,帶動其他經濟資源和人力資源流向相應的部門,從而促進行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樣,企業的資金配置也事關企業的長遠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以此揭示我國上市公司資金配置現狀,以期在資金配置方面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
上市公司 資金配置 效率
企業集團作為普遍存在的組織形式,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資金通過金融市場把資金配置到不同企業,企業通過內部的資金配置將資金配置到各分子公司,進而配置給各個投資項目。社會資金配置效率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內部資金配置效率是公司金融的核心問題。對資金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資本市場,而對內部資金配置效率的研究比較少。目前,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披露日趨完善,為研究上市公司內部資金配置效率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持。
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例,分析影響內部資金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資金配置效率進行研究,提出改善內部資本資金配置的政策意見及建議。
許鳳指出,要結合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和分工以及內部資本市場兩個方面研究其內部市場,彌補了內部化理論的不足[1]。姚遠指出,金融市場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交易成本的提高,內部交易成為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徑。跨國公司的內部資本市場好比一個小型的國際金融市場,合理將資源配置給各個分部[2]。董悅雙指出,跨國公司經營戰略、較高的外部交易成本以及高效率的內部資本市場融資使跨國公司出現貿易、金融內部化的傾向[3]。
在上市公司總資本一定的條件下,資本將會持續流向效益好、成長性高的行業,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減少股東與代理人、債權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資產替代問題和逆向選擇問題,從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本文所研究的上市公司資本配置效率主要是指投資效率,即企業內部資金的合理分配問題,為使會計信息質量與資金配置效率的關系研究更加完善,筆者分別分析了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的關系。高質量會計信息可以緩解投資不足,可以抑制過度投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1)會計信息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正相關;
(2)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不足負相關;
(3)會計信息質量與過度投資負相關。
本文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具體經濟背景及其發展情況,為盡量避免可能的變量遺漏,在參考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下列變量作為控制變量,即企業增長機會、公司資本結構、公司規模、盈利能力、代理成本、股權集中度、管理費用率[4]。
從A股上市公司年報研究規律發現,上市公司折舊數據披露多數仍然不充足,通常用利潤加折舊的方式間接測算現金流,現金流指標無法準確取得。因此,本文用利潤指標替代現金流指標,反映資金配置標準或者投資機會的指標使用利潤回報率。首先,在各分部資產結構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用利潤替代現金流測算各分部現金流獲取能力的高低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其次,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是績效考評及投資評價的核心指標。因此,這種替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研究上市公司營業銷售情況時,本文選取了上市公司的營業總額作為產出量,同時選取其每年的固定資產凈值加上流動資金,以及每年平均員工數量分別為資本投入量和勞動投入量。營業總額可以較為完全和準確地代表上市公司的產出總額,排除了稅收以及匯率等一些影響因素。在資本投入量的數據選擇上,固定資產凈值與流動資金總量之和完全代表了上市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本投入量,這樣一來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分析的系統誤差,增加結果的準確性。
本文選取2010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通過國泰安數據庫獲取相關數據,由于要用到上年末數據,實際所用數據為2011年~2015年上市公司數據(如表1)。在運用Excel和SPSS19.0對樣本數據按年度和行業進行整理過程中,最終以深市A股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實證研究。

表1 行業分類及樣本數

表2 樣本觀測值的分布特征
對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長期投資+無形資產)/總資產、修正的瓊斯模型殘差絕對值、企業增長機會(營業收入增長率)、公司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公司規模(期初總資產的自然對數)、盈利能力(基本每股收益)、代理成本(資產周轉率)、股權集中度(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管理費用率這些變量進行描述性分析,表2列出了樣本觀測值的分布特征。
從表2可以看出,公司投資水平,即(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投資+無形資產/總資產)的標準差為0.2207,均值為0.3490,最大值為0.9829,最小值為0.0000,總體來說,投資水平分布較均勻,但是,不同企業的投資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會計信息質量(瓊斯模型的殘差絕對值)的標準差為0.0201,均值為0.0100,最大值為0.7369,最小值為0.0000,總的來看,不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水平差距并不大。
整體資本配置效率分析如表3所示。回歸結果將總樣本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存在過度投資的樣本和存在投資不足的樣本,通過表3可以看出,過度投資樣本數1031大于投資不足樣本數988,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過度投資現象更普遍。從均值來看,過度投資的均值為0.19029,投資不足均值為-0.165322,因此,我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現象更嚴重;從最大值來看,過度投資的最大值為0.63802,投資不足的最大值為-0.0000433;從標準差來看,過度投資的標準差為0.1358,投資不足的標準差為0.1070,因此,過度投資的樣本相對于投資不足樣本更分散,且個別公司存在較為嚴重的過度投資現象。總的來說,我國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資現象,資本配置效率不高,需要進一步地對上市公司的資金配置效率模型進行優化。
5.1金融發展與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無關
近年來,我國股票市場和信貸市場的蓬勃發展并未使社會資本配置的效率提高,這一現象與發達國家形成較大的反差,原因在于我國的資本配置效率不僅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非市場因素的影響。這使我們在研究資本配置效率和金融發展的關系時,并不能僅局限于內生增長理論等宏觀層面的分析,而應該把研究范圍細化到與金融市場、金融中介等相關的社會文化環境、政治體系與管理制度,著眼于對其進行微觀作用機制分析。如不考慮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金融市場的制度特征,簡單地依據相關理論或國際經驗來推斷中國金融發展對企業資本配置效率的作用,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進而制定出貽害企業長遠發展的資金配置政策。
5.2股票市場發展與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呈不相關狀態
近年來,我國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并沒有明顯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究其原因在于,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仍存在諸多不規范行為。因此,加強對股票市場的監管,使上市公司的代理積極主動地以真實的業績引導資本流動,才是提高資本配置效率的關鍵所在。同時,非國有銀行類金融機構具有靈活的經營機制和龐大的市場需求,積極穩妥地推進非國有銀行類金融機構發展,使其在資本市場和資金市場上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推動整個社會的資本配置效率最大幅度提高,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的資金配置效率。
[1]許鳳.我國企業內部資本市場存在性的實證性研究——來自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D].東南大學會計學,2007.
[2]姚遠.我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資本市場效率研究[D].揚州大學,2012.
[3]董悅雙.在華跨國公司融資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5.
[4]安杰.管理層激勵對內部資本市場配置效率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0(4).
[5]葉書懷.民營企業債務融資結構研究分析[J].時代金融,2014 (33).
[6]包菡.民營企業融資結構的優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07).
[7]張建.試論國有企業的融資方式及融資結構[J].現代營銷,2015 (06).
[8]陳毅.房地產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結構對財務績效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6).
[9]Cecil Hastings,Frederick Mosteller,John W. Tukey,Charles P.Winsor.Low Moments for Small Sampl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rder Statistics[J].The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1947(3).
F275
A
2096-0298(2016)08(b)-027-02
郭平(1978-),男,漢族,黑龍江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財務信息化、管理會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