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向紅
立足游戲精神促課程游戲化
文 王向紅
“幼兒園課程應該游戲化,充滿游戲精神——自由、自主、創造和愉悅?!睘榱俗屛覀兊恼n程更加“有趣一點,生動一點,實在一點,有效一點”,形成一種鼓勵、欣賞、服務、觀察和合理指導游戲的課程文化,我們努力嘗試創建課程資源庫,給游戲精神一個支點;變革區域化游戲,給游戲精神一個落點;深化專用室活動,給游戲精神一個亮點等幾個方面開展積極的行動。
游戲精神課程游戲化

1.拓展收集途徑,豐富課程資源收集內容
我們從課程資源庫的職能出發,努力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使我園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努力向內容科學、管理有序、應用有效的目標邁進。
首先,合理選擇庫房地址。立足為課程服務的角度,分別成立材料資源庫(實地)、人力資源庫(電腦)、信息資源庫(實地和電腦),分庫進行存放,以利于課程資源的收集整理。其次,確定資源收集內容。對材料資源庫中可收集到的材料資源進行了分類;其次,通過資源普查的形式了解家長、社區中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員的信息等,納入人力資源庫;同時對園內現有的圖片、圖書、課件、音像資料、網絡信息等分類整理。最后,制定收集、獎勵制度。定期收集,每月開展一次全園性大收集活動;隨時收集,每個班級的門口都設立了廢舊材料回收箱,進行不定期的隨機收集;志愿提供,社區中的各類企業長期免費為幼兒園提供各種廢舊材料。獎勵制度,每個幼兒都有一本“收集東收集西”的小本,每次收集后,我們都會以“小貼紙”進行獎勵,期末幼兒可以用來兌換禮物。
2.嘗試5S管理,提高課程資源存取效率
為凸顯管理的有序,提高管理的效率,我們嘗試把“五常法”運用到課程資源庫的管理中。明確人員分工職責。所有物品入庫之前,由保育員負責進行清洗、消毒、上架。由管理人員詳細登記類別、數量、進出庫信息等。教師領取物品需填寫好領取登記表,并做好相關的使用記錄。同時,進行定置定位管理。目前,我園的材料資源庫資源分為十一大類,有近兩百種材料。我們將所有資源進行開放式存架,讓資源看得見。其類別區域、資源物品上都使用文字標簽進行明確標示,并擺放整齊,使其一一對應,便于存和取。
養成良好存取習慣。教師在領取歸還時要求及時整理、復位。同時,要求將班級中零散收集的資源及時上交資源庫。
3.設立專人負責,傳遞課程資源更新狀況
配備課程資源專職管理人員。選取學習意識強、有強烈責任心、富有創意的優秀教師擔任課程資源庫的專職管理人員,全面負責資源庫的各項工作。發揮傳遞課程資源信息作用。做到明確職責、各類統計、及時公布,并努力挖掘新課程。
區域游戲因其活動的形式、材料、內容等能最大化地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而受到他們的歡迎。由此,我們將區域游戲的變革作為落實課程游戲化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1.合理規劃,讓空間利用最大化
針對區域游戲空間設置的問題,我們梳理出“里面外面、四周中間、桌上地上、立面頂面”的設置策略,使區域游戲時教室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巧用走廊,大膽“拓展”幼兒游戲空間。為了讓孩子們能有更大的游戲空間,我們將較為吵鬧的角色區搬至走廊,使“動靜交替”的原則得到真正落實。桌椅進區,大膽“侵略”集體教學陣地。我們把教室內剩下的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等這些區域進行了調整。不僅利用了四周和中間,還將桌子挪進每個活動區中,同時,也設置了一些可以在地毯、柜立面等開展的游戲。
2.倡導自選,讓幼兒游戲自主化
清理柜子,去除標簽。在走廊的角色區,我們只擺放了清空材料和標記的桌子、椅子、櫥柜等,沒有標明區域的名稱。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把選擇游戲場地、游戲內容、游戲伙伴、游戲材料的權利還給孩子。我們還將角色區的游戲材料集中存放到一旁的柜子中,并分為裝扮類、實物類、玩具類、工具類、其他類,孩子可以根據游戲的需要自主選取。如:早上,孩子們都在為計劃自己的游戲忙碌,先插好區角游戲牌,邀請同伴一起游戲,隨后在“我的游戲計劃”上用繪畫的形式制定今天游戲的內容和構思游戲的情節等。
3.注重觀察,讓教師指導專業化
為了更好地助推教師走近兒童解讀童心,我們嘗試通過以下方式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一是捧起手機,開展影像記錄。透過鏡頭老師們逐漸發現了孩子們更多令人驚奇、驚異、驚喜的游戲表現。二是有求再應,適時介入游戲。也就是當孩子招呼你、邀請你、需要得到你幫助的時候,才可以去介入他們的游戲。當然,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回應與指導,需要教師視情況而定。三是借助指南,開展行為分析。我們重新設計了觀察記錄表,并借助《指南》來指導教師分析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狀況,從而引導教師在材料提供、師幼互動等方面思考如何有效支架幼兒的學習。
1.真實,滿足探索需要
我們在專用室的創建中還原兒童游戲生活的“真實情景”,讓游戲材料可觸摸、可參與、可操作。走入“木工修理間”,你能看到都是“真家伙”,可以讓幼兒體驗敲敲打打、鋸鋸刨刨、拼拼裝裝的樂趣;走進”生活體驗館”,各種廚房用具、小家電等一應俱全,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自己準備、自己制作、分享品嘗的愉悅……
2.走班,發展獨特興趣
在開展專用室活動的形式上,我們打破了班級的限制,以“走班”的形式開展??紤]到孩子的年齡特點與知識經驗基礎,讓他們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喜歡的專用室進行活動,且不限制他們進入各室的活動次數。
3.家長,豐富游戲資源
從事各行各業的家長是豐富的教育資源,也是一支特殊的“教師隊伍”。在“家長助教”這一活動中,我們將其引入到專用室的助教中。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幼兒的活動,彌補了教師在課程實施中能力的不足。
我們前期做的改造,只是課程中的一小部分。雖然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確實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園教師的理念和行為。為了讓游戲精神充斥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讓兒童置身于課程的中央,我們將沿著從局部改到全面改造,從積極創新到整體建構的思路,增強思辨力,提高行動力,不斷推進課程游戲化的速度和質量。
(江蘇省無錫市東湖塘中心幼兒園)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原晉霞,汪麗.試論幼兒園課程資源室建設[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11).
[3]課程游戲化只為更貼近兒童心靈[N].中國教育報,20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