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潘娟
快樂運動快樂成長
——揚州市十二五立項課題《幼兒園“歡動課”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文 潘娟
“歡動課”是指在健康和藝術領域里實施以“讓幼兒在歡快愉悅的活動中成長”為理念的體藝活動課程。它是一門綜合趣味游戲、體育、體操、音樂、舞蹈等活動的綜合課程。它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體驗各種活動。促進幼兒潛能開發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自尊心、自信心、合作能力、社交能力,構建幼兒強健的體魄,喚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幫助幼兒在快樂、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和諧、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我園所選的《幼兒園‘歡動課’的實踐研究》就是改變傳統的晨間活動和體育活動模式,建構健康與藝術領域融為一體的一種新的活動課型。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素養得到較好的發展,使其身心健康、心情愉悅。根據我園實際狀況和教師實際水平,我們定位在兩大類先著手研究,具體是:
(一)健康領域歡動課——快樂玩球
“快樂玩球”活動課程是指由小籃球、小足球等多種球類項目組成,以球類教學、戶外球類區域活動、室內球類區角游戲、球操等高低結構形式開展的,促進幼兒對球類運動產生興趣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總和。
(二)藝術領域歡動課——動感韻律
《綱要》中提出;“要重在激發情趣,提高審美體驗,給幼兒廣大的表現、表達、創造的空間。”只有當音樂活動所有的內容、形式、方法與幼兒處于和諧的相互作用狀態時,才能讓幼兒充分的感受、表現音樂,從而發揮其獨特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園‘歡動課’的實踐研究》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強身體、育心智、愉心情、鍛煉腦;喚起幼兒喜歡運動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幼兒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合作、交往、耐力、堅韌等品質。養成互相尊重,團結協作的習慣,最終提高身體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1.歡動:歡快的運動
2.歡動課:幼兒園健康與藝術教育領域融為一體的一種創新的歡愉活動課型。
3.幼兒園“歡動課”的實踐研究,是指幼兒園以“讓幼兒在歡愉的活動中成長”為理念的體藝活動。強調教學過程的動態展開,是一種情感體驗,是一種強調幼兒自主參與的教學研究。

1.法規文獻依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依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綱要》還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每天戶外活動不少于“兩小時”,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2.教育理論依據: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在開創中國論,科學化實驗時所寫的《我的主張》中指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生活豐富多彩的體育教育也要把握時機。“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是培養幼兒健康行為。即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實踐理論依據
從幼兒身心發展本能需要來看:幼兒喜歡運動,熱愛運動是他們生理上、心理上的本能需求。如果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提供必要、充足的活動機會、滿足他們好動欲望就能使幼兒身心發育正常,體魄健壯、生命力強大,可為其一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幼兒藝術活動的新認識來看,幼兒體育活動離不開藝術,而幼兒學習藝術又離不開身體活動。
4.兒童發展理論依據
我國心理學家李惠桐在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幼兒心理發展有重要意義,對幼兒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也有很大關系。一定數量動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幫助兒童及早擺脫對成人過多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開拓眼界、增長知識。
1.研究目標:
(1)探索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心情愉悅的、科學的體藝教育內容及有效、適宜的組織策略,形成園本課程。
(2)激發幼兒對“歡動課”的興趣愛好,注重幼兒個性發展,全面提高幼兒身體素質。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快樂成長的樂園。
(3)提升教師體藝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師對體藝方案的設計能力和實施能力。高質量地形成園本“歡動課”教學方案。
2.研究內容:
(1)篩選創編健康、藝術領域能促進幼兒發展的“歡動課程”教學內容。
(2)探尋“歡動課”教育促進幼兒發展可選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3)研究“歡動課”小、中、大班教育目標、內容體系。
3.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地紫郡幼兒園)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
[3]張暉《幼兒園課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4]戴瑞絨、金琇珍《幼兒園‘歡動課’的實踐與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