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莉
探索幼兒閱讀教育策略推進閱讀教學科學化進程
文 李莉
我園結合省級課題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科學化研究』,通過多種形式的調查,了解家長、老師對幼兒早期閱讀與早期閱讀教育的認識,揭示本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如閱讀目標僅限于教育功能、閱讀材料單一,教學方法陳舊,閱讀環境單調等,并針對問題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策略,使幼兒園的閱讀活動充滿生活化、趣味化,體現新穎性和時代感,以促進本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科學化、健康化發展。
早期閱讀問題科學化策略

為制定正確而有針對性的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目標體系,我們通過查閱《幼兒園早期閱讀與早期閱讀教育的調查研究》、《幼兒家庭早期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和《不同年齡幼兒閱讀行為的觀察研究》等文獻,掃描幼兒園、家庭早期閱讀教育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閱讀目標僅限于教育功能、閱讀材料單一,教學方法陳舊,閱讀環境單調等),觀察幼兒閱讀行為特點及閱讀水平上存在的年齡差異,努力從情感和態度上培養幼兒閱讀興趣,從能力和技能上培養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并讓幼兒了解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轉換關系。
1.挖掘幼兒園閱讀資源
通過共享方式,擴大幼兒閱讀的范圍,主要包括:幼兒園閱覽中心的資源、幼兒園環境資源、班級提供的閱讀材料、班級交換使用的閱讀材料,自制閱讀材料等。
2.挖掘家庭閱讀資源
家庭之間通過“圖書交換節”、“家長沙龍”、個別家庭互換方式共享閱讀資源。
3.挖掘社區閱讀資源
充分挖掘社區圖書館、社區公告櫥窗、社區中商場、郵局、理發店、超市、醫院、書店、學校、標志、廣告、標簽中的閱讀資源,讓幼兒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習的契機。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是指 “以幼兒自身經驗為基礎,在適當情景中,通過幼兒對文字、符號、標記、圖片、影像等材料的認讀、理解和運用,對幼兒身心所施加的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影響活動。”我們始終以泛閱讀觀和多元材料觀指導為方向,正確定位早期閱讀,在現實描述、問題尋繹的基礎上揭示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現狀,建構起泛閱讀觀念、早期閱讀的多元材料觀、內容觀和有效的早期閱讀教學策略,促進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科學化、健康化。

1.創設幼兒“閱覽中心”
選擇采光好的三樓教室作為固定的“閱覽中心”,根據幼兒的喜好,布置成色彩時尚溫馨、家具舒適的閱讀環境,靈活擺放室內桌椅、軟墊,以提供幼兒獨立閱讀、結伴閱讀或集體閱讀的空間環境。
制定閱覽中心的制度。在“閱覽中心”的墻壁上布置充滿童趣的溫馨提示,包括閱讀時間、自制圖書證使用制度、按標記取放圖書制度、圖書損壞賠償與修補制度,養成幼兒良好的圖書借閱習慣。
除分散的個別閱讀外,適時進行閱覽中心集體教學活動,如閱讀入門“玩書”活動、“圖書證寶寶”、“送圖書寶寶回家”等活動可以在“閱覽中心”以班級為單位進行。
設置“圖書醫院”。圖書借閱后,如有破損并能修補的,家長與幼兒或教師與幼兒共同“挽救”圖書寶寶。
設置“好書推薦欄”。向幼兒和家長推薦最新圖書或由幼兒和家長推薦自己閱讀到的好書。
閱覽中心根據閱讀內容分為圖書類、自制圖書類、期刊報紙類和其他類四類,并按照小、中、大班由低到高分年齡排列圖書,便于取放。
2.創設班級閱讀環境
選擇安靜、采光好的區域,創設吸引幼兒的圖書角。根據幼兒的喜好,布置溫馨舒適的“圖書角”閱讀環境,提供開放的書架或書面朝上放置的書袋,并充分使用墻壁,為幼兒展示圖書角活動的成果。與幼兒共同商量制定圖書角閱讀規則,并用標志標識,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
提供豐富的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閱讀材料。圖書、期刊雜志在閱讀材料中占取比例最大的,除圖書外,還提供來源于生活的社會性閱讀資料,如廣告、符號、購物單、標簽等,磁帶、多媒體課件、碟片、電視等視聽材料,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還有拼圖、圖卡等操作性閱讀材料。幼兒的自制閱讀材料更能吸引幼兒的關注,自編故事、家長為幼兒拍攝視頻、自制圖書等。
營造良好的閱讀心理環境。良好的心理環境主要指的是人際關系的和諧,即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幼兒的關系,當然還有在幼兒園中營造的閱讀氛圍。教師每天為幼兒安排充分的閱讀時間,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在安定愉快的氛圍中,教師在閱讀方法、規則及閱讀技能上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指導。
1.圖書角活動
教師積極結合本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征或教學需要,開展豐富的圖書角活動,并組織教師進行相互觀摩學習,如故事排圖活動、自制圖書展覽活動、故事大王講故事活動、問題樹活動、小記者采訪活動等等。
2.教師組織專門的閱讀活動
教師充分挖掘有趣的閱讀資源,進行有目的的多種類型閱讀資料的閱讀活動,如圖書閱讀活動(小黃雞和小黑雞)、圖片閱讀(早晨)、標志閱讀活動(鄉下老鼠逛公園)、多媒體課件閱讀活動(小狗抬花轎)、動畫片閱讀活動(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以幫助幼兒建構多種早期閱讀經驗,學會一些閱讀技能。
3.生活中滲透的閱讀活動
我們本著”無處不在閱讀”的觀念,在班級、盥洗室、睡房、戶外游戲場設置各種不同的規則圖標和事物標簽,當孩子進入科學區時,當孩子洗手時,當孩子在戶外游戲時,都能接觸到不同的閱讀材料,在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閱讀因素。
4.閱覽中心的閱讀活動
閱覽中心在每天下午戶外游戲后和離園前后,為幼兒或幼兒家長提供自由閱讀的機會;幼兒閱覽中心還執行班級輪換使用制,在向全園幼兒開放的借閱時間以外,教師可填寫閱覽中心使用申請單,根據安排進行集體的閱讀活動。
5.社區閱讀活動
教師根據早期閱讀教育需要,組織開展社區閱讀活動,如:帶領幼兒參觀醫院、超市、蘇寧電器、書店、寵物店等,接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閱讀材料種類,幫助認識標志、標簽、圖案、廣告等的含義。
6.幼兒園大型閱讀活動
通過大型閱讀活動,展現教師、家長和幼兒的階段性成果,在快樂的活動過程中,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如:我們先后開展了故事姐姐講故事比賽、故事媽媽講故事比賽、世界圖書節童話劇表演活動、親子自制圖書展覽活動、特色圖書角活動的評比活動、教師早期閱讀教學評比活動等等幼兒園大型閱讀活動,并在活動中帶動家長、教師對早期閱讀教育研究進行積極探索。
1.直接與間接指導、個別與集體教學相結合
直接指導:“教師通過語言示范、啟發提問、講解、評價等手段,直接指導幼兒的方式。”間接指導:“教師通過自身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語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勢的暗示等手段,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語言活動。”在小組活動和圖書角活動中,幼兒是主動閱讀的,此時教師以間接指導為主,直接指導為輔,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幼兒在相互交流的探索中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集體教育活動是早期閱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由于幼兒的語言閱讀能力具有個別化的特點,因此,教師則要根據幼兒閱讀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進行個別化的指導。如:晨間談話活動中,教師安排兩名幼兒在晨間活動時進行簡短的談話活動來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在談話過程中給予個別化的幫助,在談話后,教師會就兩名幼兒不同的談話進行個別交流和指導。
2.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積累大量的早期閱讀教學經驗,通過一課多研、一人一課、教學評比等方式發現、探究、創新,共同探索科學的早期閱讀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不同的情景能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根據閱讀活動的需要,為幼兒創設或選擇了各種不同的情景,通過情景的渲染,幫助幼兒理解。教師還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對問題進行思考,加深理解。如《鄉下老鼠逛公園》教學活動中,要求幼兒能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教師以故事《鄉下老鼠逛公園》引入,創設了故事情景,提出問題:“小老鼠為什么會被請進交通學校?小老鼠違反了哪些交通規則?”幫助幼兒理解交通標志的作用和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表演法。在閱讀后讓幼兒進行表演,有助于加深幼兒對故事人物角色的充分理解。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幼兒自發進行閱讀后,學習表演閱讀內容,提高口語表現力、作品理解力和創造力。角色的扮演可以讓孩子盡情表達、自由發揮,并體驗到閱讀活動的樂趣,深受幼兒的喜愛。
游戲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法在早期閱讀教育中的運用,幫助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體驗閱讀材料。游戲法指的是教師運用游戲規則,學習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句式或傳遞的知識內容。在活動《十二生肖的故事》中,教師為培養幼兒對十二生肖漢字的興趣并幫助幼兒認識漢字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采用了“我說你猜”的游戲,讓幼兒用身體動作做出各種動物的特征,讓同伴拿出相應的漢字卡片,然后互換表演,看誰表演得最貼切,拿漢字卡片最正確。
示范模仿法。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師提供規范化語言、正確閱讀方式、書寫姿勢等榜樣,讓幼兒自然模仿學習。這是早期閱讀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如:大班《我愛寫字》活動中,教師為了給幼兒提供直觀的書寫的正確姿勢,在活動開始時就播放了兩段視頻,要求幼兒討論正確和錯誤的書寫姿勢,模仿學習正確的學習姿勢。
視、聽、講多感官參與法。“視”即為幼兒提供具體形象,“聽”即為幼兒提供語言示范、錄音、音頻,并進行語言啟發引導等,“講”即提供機會讓幼兒講述,三者結合充分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早期閱讀活動,全身心的投入能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中班教學活動《紙盒上的標志》,在活動中,孫老師首先引導幼兒觀察“紙盒上的標志”,并說一說猜一猜紙盒上代表著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類;然后教師總結講解認識環保標志,樹立環保意識;最后教師引導幼兒布置紙盒,舉辦紙盒展。整個活動根據教學需要將視聽講做密切結合起來,在交流和操作過程中,讓幼兒了解紙盒上的標志,并知道空盒不亂丟,要保護環境衛生。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早期閱讀教育指導,幫助提高家長早期閱讀教育的素養,為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期閱讀培養提供依據,為幼兒共同打造溫馨和諧的閱讀環境,共同推動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科學化進程。
經過兩年的教育研究,我們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體系,課題前后的比較研究報告中顯示出在家庭、幼兒園和社區教育的合力下,課題研究后期的在園幼兒對閱讀顯示出較濃的興趣,其語言能力和表演水平也明顯得到了提高,同時,他們的閱讀行為有了很大改觀,這也是我們最感欣慰的。但我們都堅信這僅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科學化進程中的一個站點,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我們會不斷反思、反復實踐,針對未解決的問題和將出現的問題,繼續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江蘇省高郵師范學校附屬實驗幼兒園)
[1]張加蓉、盧偉.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