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賢

中國魅力水鄉,小橋流水人家。房屋臨河而筑,居民擇水而居。江南大宅門,庭院深深處,正在講述著一個個絲路蠶花的美麗故事;那山脊黑瓦所組成的線裝書里,記載著的是一部部經典有趣的古老童話。
“人家兩岸柳蔭邊,出得門來便入船。”
以前的水鄉就是這樣,沒有公路,出門坐船。婚喪嫁娶所用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船,還是船。
“萬工轎、千工床,十里紅妝迎來美嬌娘。”這就是當時湖州南潯具有濃厚水鄉傳統特色的婚慶典禮。
在這場“十里紅妝”的婚禮現場,你會看到,一擔擔梳妝、一杠杠嫁妝,朱漆髹金,流光溢彩;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歡聲笑語,浩浩蕩蕩。仿佛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吉祥喜慶。
神采奕奕的新郎,雍容華貴的新娘,佇立船頭,英姿颯爽;新娘身著鳳冠霞帔,頭頂大紅蓋頭,用最古樸的方式讓人們領略了百年水鄉婚俗的莊重與浪漫。
你負責皎如月光,我負責詩酒詞章;
你負責美麗榮光,我負責華彩綻放;
你負責蒹葭蒼蒼,我負責在水一方。
小船悠悠,歲月悠悠,鑼鼓喧天,槳聲欸乃。迎親隊伍一邊欣賞著兩岸的美景,一邊還能咀嚼出許多文化的韻味。
還有那一排江南女子——美麗的伴娘們:旗袍加身,油紙傘在手,婀娜多姿,恍惚間,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就這么……
“到了,到了。”穿過一座座靜臥的石橋,走過一條條長短不一的弄堂,便來到一戶白墻黑瓦人家……
這就是新郎新娘的“愛巢”。
從坐喜船、抬花轎、祭魚神,再到新人拜天地……數百年來,江南水鄉的婚嫁風情一直都充盈著人文的情懷,從細節中彰顯出歷史文化的博大和厚重。
除了盛大的婚慶典禮,在江南水鄉,最值得一提的還有美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魚湯飯”。
相傳民國元老、湖州人陳果夫對烹飪營養十分講究,他的妻子朱明老家正是在湖州南潯區荻港村。于是,陳果夫聘請了荻港村內綽號為“雞骨頭”的烹飪高手施慶生掌勺,一心研究陳家菜肴。在陳家菜肴中,“魚湯飯”是深受荻港人喜愛,并用于喜慶的傳統餐點。
婚禮結束之后,眾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魚湯飯。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農家魚宴,也是湖州“百魚宴”的雛形。
喧鬧過后,水莊的夜晚,魚香彌漫,盡顯祥和之美。人們或是聊天,或是唱著魚歌,激情背后所映襯出的,恰是一張張喜慶的笑靨。
“年年有‘魚,步步 ‘糕升。”一聲吶喊,喊出了他們的熱情和希冀。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因為這一聲吶喊,歲月的流逝改變的只是容顏,相濡以沫的愛情讓剎那成為永恒。因為這一聲吶喊,多少年的風風雨雨,不離不棄;多少年的相濡以沫,風雨同樓;多少年的同甘共苦,情比金堅!
雨霽日長花爛漫,夜深睡美夢飄浮。
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這詩情畫意的南潯水鄉找到了歸宿。為新人賀喜,為愛情歡唱,為幸福的生活高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