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杰 李萬磊 張春雪
摘 要:六安地區位于安徽省西部,常被稱為“皖西”。六安地處大別山山脈,地勢高峻,平原經濟模式無法復制,而紅色旅游經濟根植于六安這片革命老區,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要素,與經濟發展是互為條件,相互作用。紅色金融發展是指提高紅色旅游經濟內的金融結構,提升紅色旅游經濟的發展,改善紅色旅游經濟的體制弊端。
關鍵詞:金融發展;金融機構;紅色經濟
中小城市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大城市與農村之間聯系的結構要點,但是受大城市經濟的洼地效應影響,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與發達城市,人才流失嚴重,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化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限制因素。從安徽省六安市的經濟地位和社會發展水平來看,六安市在金融發展的進程中需要準確定位自身,明確自身的優勢,合理確定城市發展基調,因地制宜地開展經濟活動。進而獲取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成就。
1 六安市經濟發展的現狀
2015年六安全市國民經濟生產總值達到1143.4億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2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527億元,比上年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393.6億元,比上年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比率由20.3︰47.5︰32.2調整為19.5︰46.1︰34.4。
從六安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來看,相對于全省來看,第一產業所占比率依然較大,第三產業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務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而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關鍵點,可以拉動周邊多個行業的發展,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2 六安紅色金融
2.1 六安紅色經濟概述
六安境內大部分地區被大別山山脈所覆蓋,而大別山地區是解放戰爭期間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大別山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一共有4萬多平方公里,六安一市就占有一半以上。紅軍時期的蘇維埃政府在此遺留了200多處的紅色革命物質遺產和諸多的文化遺產。
近年來,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六安市政府以天堂寨景區為核心,將周邊的紅色旅游資源連接起來,形成一系列的紅色旅游路線,有效地把紅色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結合起來,利用紅色旅游路線將學習革命精神,傳承優秀文化和傳統的旅游相聯系,寓教于樂,享受知識旅行,建立起新型的旅游路線形式。“紅色旅游”有效的整合了當地的社會資源,極大的激活了革命老區的經濟活力,更是創造了紅色經濟的發展新模式。
2.2 六安紅色金融
紅色金融是指在一個地區紅色旅游產業已經產生完善的體系和較大的規模時,圍繞紅色旅游所產生的、專注于服務紅色經濟的金融體系。目前來看,六安地區旅游經濟已經形成了區域性經濟體型,聚集有一定數量的專為紅色經濟服務的金融機構,初步建立了紅色金融服務中心。但是,相對于發達地區,六安市還需要進一步促進紅色經濟的發展,提高紅色經濟金融化的比率,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更好的為廣大紅色旅游的旅客提供服務。
2.3 紅色金融主體建設
六安市區政府需進一步扶持金融產業的發展,擴大金融產業的規模,使其逐漸成為皖西地區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和融資樞紐。以六安市區為中心建立皖西地區的區域性金融中心能夠有效吸引資本的投入,減少人才和資源的流失,富集社會的有效能力,從而有力推動六安市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紅色金融還需要滲透到鄉鎮,在霍邱縣城關鎮、霍山縣衡山鎮、金寨縣梅山鎮分別建設成為本縣區最大的金融中心,向外承接來自六安市區的紅色金融業務,進而向轄區的廣大農村地區進行金融輻射,覆蓋不發達地區。對于每一條重點紅色旅游線路,各地的紅色旅游景點直接依靠附近城鎮就近發展紅色金融,做到紅色旅游的金融全覆蓋。
3 六安地區金融發展還需紅色旅游還打破地區限制
總所周知,經濟的發展會影響金融產業,對其產生的作用也是決定性的,金融產業發展反過來也可以推進地區經濟的進一步升級。要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狀態前提是經濟有一定的產業規模。然而我們注意到,大別山地區分屬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多個市縣。紅色旅游資源也廣泛分布于湖北黃岡市、孝感市、河南信陽市和安徽六安的金寨,霍山等地區。行政區域的割裂和不同的縣域政策必然造成各地區紅色旅游產業無法承接聯系,本是一體的紅色旅游資源被分割開來,各地區的紅色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限制,各地各自為政,相互競爭客源,只開發本轄區的旅游資源,無法形成品牌效益的同時,還造成相關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如果可以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將整個大別山地區紅色旅游資源統一整合起來,共同發展紅色經濟,共同打造大別山的品牌,對各地都有一定的好處,而六安作為大別山地區的橋頭堡,其經濟效益遠遠大于其他地區,向東直接承接來自于廣袤長三角的各類金融業務,其金融潛力不可同日而語,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整個大別山地區金融中心。
4 六安市紅色金融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4.1 總體目標
六安市致力于通過借助紅色旅游的春風,推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利用紅色金融運作為紅色經濟的發展提供融資、信用服務等各種便利。政府通過對金融機構的經營運作來引導資本市場的風向,優化本地區資源配置,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一方面,通過金融產業自身的產值增長提升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率。另一方面,在解決革命老區的窮困問題的同時,聚集大別山地區的金融資源,利用區位和交通優勢,把六安市建立成為皖西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
4.2 金融發展方向
一個區域金融中心的建立依靠的是金融產業的結構分層和政府部門的管理監控。紅色金融的發展需要紅色經濟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結構不斷完善,更要注重于鄉鎮經濟的發展,立足于地方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立足于為紅色經濟產業鏈服務的小微企業。從政府層面來看,對外要聯系大別山地區的其他市縣,相互合作,避免產生“同質競爭”現象的出現,還要與相鄰的發達合肥地區有緊密的經濟聯系,借力于合肥打造一個向長三角地區宣傳平臺,吸引更多的客源,開發新的旅游市場。對內要加強市場管理,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嚴厲打擊破壞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扶持創新性金融服務企業,加強對系統性風險的監控,建立起可靠有效地機制。
5 總結
目前來看,雖然整個六安地區金融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但是還保持著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央政府為中部制定了“中部崛起”國家戰略決策,對此六安市應該抓住機會,借助于政策上的優勢,重點發揮自己的第三產業優勢,積極向長三角靠攏,吸引外部投資,汲取發展經驗。同時,借助于“天堂寨”的品牌,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利用紅色金融促進紅色經濟發展。從各方面綜合來說,六安擁有非常好的金融發展前景,只要能抓住機遇那么未來的六安成為一個金融發展中心也并非不可能。
參考文獻
[1]劉應國.安徽省六安市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J]. 現代商貿工業, 2012, 24(8):61-63
[2]六安市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六安市人民政府.2015-4
[3]楊敏,岳世忠.對構建區域金融中心的理論探析[J].時代經貿.2012(2):142-142
[4]林江鵬.黃永明.金融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_兼論金融中心建設[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6).49-54.
作者簡介
左杰(199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區域經濟。
李萬磊(1995-),男,安徽六安人,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學。
張春雪(1995-),女,安徽宣城人,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