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娟
摘 要:企業要保證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大對人才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提高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之間激烈的競爭從最初的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之間的競爭,發展成為了人才之間的競爭。為了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要向發達國家成功的人才開發的策略學習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重大人才工程,加大企業實施科學的人才資源管理規劃,加強對企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不斷學習與國際技術標準相適應的技術,提高在創新思想和技術水平上與國際發展接軌的能力,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我國的科學性國家建設和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管理人才素質;企業;國際競爭力
我國企業能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大環境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國企業中的管理人才素質水平。如今發展迅速的經濟環境和全球化經濟的形成,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和管理人才的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要善于抓住這個機遇,制定相應的措施,不斷吸取國外成功的人才培養方針政策,培養我國企業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根據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統籌國內不同所有制企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企業培養不同領域的管理人才,要實現知識理論與實踐鍛煉相結合,從而學以致用,培養一支適應性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這對于促進我國更快實現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1.1 我國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我國的改革開放實行以來,受到國際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的經濟格局發展了巨大的變化,在知識經濟時代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企業的發展不斷學習國外的企業發展模式,在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實現了企業發展技術和技術人才的穩步上升,國際競爭力逐步上升,呈現出整體規模持續增大、成長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國的企業受到了國際的矚目,對國際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發展企業戰略的不斷推進下,我國的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的營業總額不斷上升,帶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提高,切實提高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我國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是我國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企業與國際規模大的企業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掌握的技術水平也相對落后,不僅僅是營業總額和人均收入之間的差距,更是對國家科技發展水平、人才素質培養、企業經營能力和競爭力差距的一種反映。
1.2 我國企業的技術專業化程度低,國際競爭力先天不足
由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起步較晚,跟不上國際大環境的發展進程,雖然在改革開放以來企業規模和經濟效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仍然不能跟上國際先進企業的發展水平,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先天不足。目前我國企業的發展,產業集中度較低,對企業規模和分布的調控不夠科學,企業的發展規模參差不齊,大多數企業的發展規模較小,沒有能夠代表我國先進的發展水平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品牌,因此制約著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產業的發展集中,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更加科學有效的促進企業規模的擴大的收益的提高,以更少的發展成本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我國應該有效的調控企業的發展,對規模較小的單體企業鼓勵實現企業集中,擴大企業的規模發展,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1.3 國際化程度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所欠缺
國際上具有較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均以國際市場為平臺,綜合調配國際上各地的不同發展水平和資源的分布,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實現在國際各地進行產品的投資、生產、消費等活動,在國際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我國企業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充分的融入到國際市場的發展進程中是必然的趨勢。目前我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程度較低,企業的海外市場銷售總額在總銷售額中所占比重較低,銷售產品在海外市場中的覆蓋程度較低。高素質人力資源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資源,要提高企業在海外市場中的規模,提高海外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占優比重,就要加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實現境內培訓與境外研修相結合,充分掌握海外市場的發展趨勢,適應海外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程度,從而促進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2 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2.1 制定人才培訓方案,配備國際業務相關人才
要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擴大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規模,就要充分了解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需要有管理人才根據在海外市場中面臨的實際情況,對消費者的需求趨勢做出準確的預測,確定相關產品的供求關系,從而使企業的產品輸出能夠與國際消費者的需要相適應,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要從企業中選拔工作能力突出的人才,從企業外積極吸取海外高素質人才,培養其現代化管理理念,拓寬國際視野,從而滿足企業在海外市場擴展方面的人才需求。
2.2 加強對企業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培訓
為了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提高企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必然的趨勢,要從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提高員工對國際環境的了解程度、掌握先進的技術水平,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培養企業人員的創新意識,能夠充分適應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企業在國際上競爭能力。
2.3 建立相關的獎勵體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我國的企業發展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較落后,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較弱,要制定與績效掛鉤的薪酬制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運用創新意識,為企業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提出有效的建議,促進企業規模的加大,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推廣程度,利用國際資源的整合水平,將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范圍擴大到全球,促進企業的經營活動走向國際化。
3 結語
目前我國企業的國際化水平還較低,企業在國際上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進行探索,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是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要圍繞我國企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要領域開展相關的培訓,提高企業人員對企業發展的了解程度,接受高水平技術知識的學習,建設一支擁有創新意識、新經營理念、國際化程度高、管理水平高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潘峪竹,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提升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J],北京:商場現代化,2011(7)
[2] 劉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核心競爭力提升[J],北京:人力資源管理,2011(4)
[3] 王惠,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淺析[J],長春:才智,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