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保險行業的迅速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保險產品營銷已成為保險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平臺,在保險營銷當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從微信營銷的意義出發,分析傳統保險營銷模式的利弊,進而探討保險微信營銷的途徑。
關鍵詞:保險;微時代;營銷模式
微信營銷是網絡時代對傳統營銷模式的一次創新,借助微信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品牌推廣、渠道拓展和售后服務等功能。微信營銷的優勢在于:第一,團隊組建、運營管理和過控管理的成本較低;第二,用戶粘性強,微信最開始作為即時聊天工具而產生,作為朋友需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朋友圈里面的好友,對于推送的內容更容易接受,傳播性高,推廣效果好,企業或公司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用戶的流失率較低;第三,精準度高,用戶在關注微信平臺時,商家可以獲取用戶的年齡和區域等信息和資料,能夠根據用戶屬性來投放內容,便于建立客戶關系,為后續營銷推廣做準備。
1 傳統保險營銷模式分析
保險營銷是指以保險為商品,以市場為中心,以滿足被保險人需要為目的,實現保險企業目標的一系列整體活動,保險營銷渠道的選擇會給保險營銷策略的制定和執行效果產生影響。傳統的保險營銷模式分為直接營銷和間接營銷兩種,直接營銷,是指保險公司借助公司的業務人員對保險消費者直接提供各種保險商品的銷售和服務;間接營銷,是指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代理人或保險經紀人等中介機構來推銷保險商品的方法。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多采用保險代理制度進行保險產品的銷售。
保險代理制度的優勢體現在:第一,大力促進了保險產品的推銷,保險代理人對市場進行了有效拓展,彌補了保險公司網點少、營銷人員不足的狀況;第二,有利于提高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增強公司在保險市場當中的競爭力。保險代理人經常聯系潛在客戶,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一旦投保后,便形成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固定關系,客戶發生任何風險,保險人可以第一時間提供后續服務,形成穩定的客戶關系;第三,有利于保險公司建立健全保險信息網絡,由于保險代理人客戶多,信息渠道廣,能迅速了解保險市場的需求,公司可以有針對性的制定各種保險產品,從而使保險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求得發展。
但是,保險代理人進行保險產品銷售的方式,同樣存在風險和弊端。首先,保險代理人的報酬主要來源于業務量的多少,保險產品銷售得越多,收入就越高,有的代理人為了追求高收入而忽略了承保質量,由此帶來的風險全部由保險公司承擔,被保險人如果發生任何風險,不僅影響被保險人的理賠,還會給公司帶來負面效應。其次,有的代理人為了銷售產品,對用戶實行“軟磨硬纏”的戰術,使用戶產生各種逆反心理,也為保險公司的持續發展帶來隱患。此外,如果保險公司為了追求高利潤低成本,不注重定期培訓,代理人的自身素質參差不齊,缺乏法律法規的意識,有的代理人利用推銷保險進行欺詐,給被保險人造成經濟損失,從而擾亂保險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2 保險公司微信營銷途徑分析
微信營銷越來越受到各個企業或商家的喜愛,保險公司應抓好微信平臺的強大功能,做好微信營銷模式與策略。
(一)建立保險公司微信公眾平臺
保險產品的功能就是保障風險,當人們的生活風平浪靜時,保險也許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旦發生風險,就能體現出保險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大眾的風險防控意識,需要保險公司樹立良好的公眾口碑,從正面進行宣傳和引導,把企業文化、產品信息、投保與理賠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傳播出去,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形象。保險公司可以在微信平臺登記注冊,利用公司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宣傳和推廣,比如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在官方微信平臺中定期推出保險普及型知識,養老保健小知識,車險、意外險等理賠流程,還對保險行業的新規定進行推送,讓用戶及時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和保險信息。
(二)推出微信二維碼,拓展廣大客戶群
借助移動互聯網中的O2O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是目前很多企業正在運用和推廣的方式。保險公司可以推出微信二維碼,讓更多的用戶關注公司微信公眾號,將傳統的平面廣告、報紙媒體以及各種紙質宣傳資料與網絡宣傳結合在一起,發揮其強大的功效。公司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眾多的客戶,也可以借助老顧客發展新顧客的方式,比如老顧客帶來的新顧客掃了二維碼,老顧客就會得到公司的獎勵,這種“一帶一”的方式獲得的客戶群體更加忠誠,粘度更大。
(三)開通“微信直通車”,打造微信客戶服務平臺
微信平臺除了宣傳保險公司,樹立公司形象,打造品牌的功能外,還應具有客戶服務的重要功能。客戶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進行相關保險的政策了解、保險咨詢、保單辦理、保險理賠等方面的咨詢,同時還應提供在線簡易、快捷的理賠服務,車輛事故時有發生,但勘察理賠的專員有時無法及時趕到現場,被保險人只要把事故現場照片、身份證等通過微信平臺傳給保險公司,就可以實現快速理賠。目前國內多家大型保險公司已開通微信簡易理賠服務。
(四)實現“微支付”,實現簡易險種的推廣
這種方式是利用互聯網的線上支付方式來實現,通過手機微信付費、支付寶付費、在線銀行轉賬等方式,實現簡易險種的推廣,比如泰康人壽的“出行無憂保障險”、“天使愛心卡”、“航空意外險和高鐵意外險”等有針對性的特色險種,平安保險的“百萬任我行”、“快樂寶貝卡”、“平安好醫生體檢卡”、“感恩母親卡”等簡易險種,只需綁定保險代理人的服務代碼就可以自助購買,金額小,操作方便,不但能增強客戶的用戶體驗,還能推動微信營銷的發展。
當然,微信作為保險營銷的一種手段,真正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界面設置和功能還沒完全滿足用戶需求,安全問題存在漏洞,平臺推送的信息不夠及時,內容質量不高等方面有待完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保險行業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推廣和發展已不可避免,希望保險公司能抓契機,推動營銷模式的創新,實現保險行業的跳躍發展。
參考文獻
[1]粟榆,陳宇靖,張洋.“互聯網+”背景下保險營銷模式變革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6(04)
[2]常興華.保險O2O營銷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4(12)
[3]萬艷秋.微信營銷特點及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4(13)
[4]王艷.企業微信營銷的模式與發展前景分析[J].商業經濟.2014(09)
作者簡介
鄧涵(1982-),女,漢族,四川蓬溪人,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西南科技大學工作,助教,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