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春
摘 要: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分析流動風險中的問題是理論研究的重點。流動性風險逐步成為整個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研究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原因以及效率,分析了當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現狀,最后分析了如何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效率。
關鍵詞:風險管理;商業銀行;次貸危機
自金融市場發展以來,商業銀行的流動風險一直伴隨著銀行體系的安全與發展。當前,流動性風險的影響以及管理因素是學者研究商業銀行風險的重要原因。自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這讓金融市場的流動風險中的問題逐步深化。
1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1.1 風險管理的原因
在企業經營中風險與收益是密不可分的。而商業銀行本質上就是將各類的風險歸集起來的企業,很多業務發展與風險息息相關,這主要是因為銀行的核心在于風險偏好下獲得的收益,因此收益與風險并存,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當前如何完善風險管理,如何合理的運行風險管理機制,這與當地的民生以及金融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在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的金融體系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重大的結構改造中,金融體系日漸完善。我國的商業銀行在不斷借鑒先進的國際案例時,需要逐步意識到控制風險的重要性,然后逐步將風險管理作為商業管理中的中心。因此,很多銀行都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細則,旨在推動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
風險管理無處不在,一些風險是潛在的,還有些風險是表面的。全面的風險管理覆蓋了企業價值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崗位,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控制風險。當前企業的監管作為風險防范的重要部門,這能夠減少風險的發生,將潛在的損失降到最低,對于專業部門起到了督導以及監管的作用,做到事前風險管理。
1.2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決定因素
從經營層面來看風險管理的效率,這與銀行自身的經營效率息息相關。當前的盈利能力、增長量、流動性以及如何開拓業務都能夠提升商業風險管理。就國內外學者在微觀層面進行的分析與論證來看,盈利能力、資本質量以及結構共同構成了資本評價體系。在專家對西班牙銀行的資本擴張進行研究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銀行的資本增長率是解釋變量,而資產以及負債的利率之差能夠顯示出經營管理者的效率以及差異。
當前,不同的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效率不同,而商業銀行的管理差異也很大,目前我國的銀行包括開發、進出口、農業發展等幾種政策性的銀行,五家國有商業型的銀行,十二家全國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等。在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中,市場的定位使得銀行的風險類型不同。在《銀行微觀層面》一書中,學者提出銀行類型的不同,其資本化程度均不同,這些都會影響銀行的盈利。因此,銀行所有制的類型以及能否上市將影響銀行的風險管理效率。
1900年,美國經濟疲軟,經濟的疲軟性使得經濟的周期性逐步轉化成銀行體系中的系統風險管理。當前國內的經濟波動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管理以及經營效益,在資本擴張期,銀行會利用利潤再投資進行資本的擴張。經濟疲軟期,融資成本還會逐步增加,這使得資本發生一定的波動。此外,貸款的違約率也使得銀行的收益不斷下降。在相關的經濟周期中,經濟在不斷擴張,風險在減少,未來我國將著手將經濟周期納入相應的框架,從國際上達成了銀行周期性的共識。
2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現狀
2.1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現狀
在他國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推動下,我國的政府在市場方面開始逐步轉型,商業銀行逐步上市,這需要不斷提高銀行風險管理質量。當前,我國的風險管理起步比較晚,實踐理論較為落后,商業銀行在先進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進行銀行風險實踐,成果顯著。我國商業銀行在市場管理方面,業務面比較窄,市場利率尚未發生變化,由于經營的原則以及風險,我國的商業銀行應采取敞口管理的政策規避市場風險,不斷推行金融發展與創新。當前,商業銀行的風險以及負債涉及了很多以利率和匯率為主的金融產品,這導致市場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在風險操作與管理方面,風險數據的缺失導致很難建立符合商業銀行風險特色的數據,近年來的銀行操作風險意識較薄弱,這導致銀行的內控建設較為落后,尚未形成完善的防范制度,缺乏風險管理文化。
2.2 商業銀行在中國的實踐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準備從兩方面實施新資本協議,一是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實施新資本協議,二是部分規模較小的商業銀行繼續沿用現有的管理方法。對于中小銀行,可自行實施新資本協議。為貫徹新資本協議中的精神,銀監會需要推動并確保如期實施國內實施新資本協議。在協議的落實中需要構建穩定的基礎數據,推進內部的系統應用,積極推行壓力測試。當前的商業銀行在13年實施的《資本辦法》中展示了商業銀行轉型的決心,邁出了銀監會指標的重要步伐。未來,商業銀行需要加強收入與成本管理,促進銀行構建數據系統。
2.3 變量的結果
從我國的銀行風險管理現狀以及風險管理理念出發,本文從銀行經營、行業層面以及宏觀層面尋找風險管理中的變量。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管理目標與方法是因地制宜的,我國的商業銀行管理中需要有充足的資本率衡量,充分彰顯較高的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以及貨幣市場不發達,銀行缺乏多元化的投資工具,而銀行的資產主要集中在貸款業務方面,這需要我國的商業銀行及時更新,選擇好業務分布,在信用指標的選擇中盡量多選擇一些,將操作風險貫穿于銀行經營中的方方面面。
3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效率
3.1 建立健全的監控體系
銀行作為中介機構,無法直接產生國民財富,銀行通過借貸、融資將閑置的資金最大化的利用,而若是這部分資金沒有放置出去,而僅僅是壓在銀行,那么銀行此時不僅沒有收益,還要每月給租戶支付利息,利潤自然無從談起。因此,社會上的一些經濟狂潮與銀行并沒有直接關系,銀行不應該相信每年高倍增長的利息收入,銀行只有老老實實的按照客觀經濟辦事,切莫走捷徑,作為銀行的管理者需要頭腦清醒,切莫做違規的事情,穩健經營。
銀行內控包含組織、資金、財務等幾方面的控制,資金控制是內控中的最終目標,資金投向需要堅持完善的授信管理,堅定風險的程度,防止客戶授信過度,保證將資金風險分散。在國外的一些商業銀行最常用到的是最小值核定法,根據借款人的經濟實力申請額度。當前,銀行根據對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的評估、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確定企業的授信額度。這種綜合實力的分析要比之前的一些凈資產分析法要專業,這也是未來的努力方向。此外,在銀行內部推行內部崗位分級授權制度,需要在銀行內部評級的層面中,制定好可調節的內部授權方案,然后下屬銀行借助不良資產的比例區分銀行的信用授權,合理的約束各銀行的信用規模。再者,需要銀行方面強化稽核系統,完善好稽核制度。在分級行的基礎上建立稽核部門,需要強化稽核力度,對于分行的領導保持相應的權威性,每年一兩次稽核,及時檢討自身的行為。在當前各個風險管理處的努力下,充足、追回、核銷等方法對于風險資產進行管理,收效顯著。
3.2 建立人事干部制,強化資金防范風險
銀行融資部門擁有資金出入的權限,而每個信貸員都有審查、調查以及跟蹤方面的職權。在一個崗位呆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將感情加入工作中。在銀行中工作,若是自身沒有一定的自律意識,會容易犯審查不嚴的錯誤。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大的關系網,除了幾個部門每月的檢查之外,還要加強相應法律政策的學習,提高法律水平,嚴格要求自己。從人事管理層面來看,考核干部的重點在于把控資產的質量指標,創造多人監督的系統機制,建立互相激勵、互相監督的管理。
在銀行的管理系統中,每年需要提取足夠的風險防范金融,此類基金可以購買一部分國債等穩定的保險方式每年存下去。而呆賬的準備金也需要適當的放款,建立好存款風險以及回來期等風險策略,推動多元化的融資,分散當前的投資風險。
3.3 科學化的貸款組合
投資的分散化以及多樣化的原則作為風險管理中的一條重要法規,多樣化以及分散化的原理在于減少相關的貸款性,縮小風險貸款組合,將相應的放款數量對象化。當前分散化的放款數量需要銀行增強小額貸款,然后根據概率的分析結果,分散貸款的平均值,減小風險。當前,各個國家的金融風險管理者應當分散銀行風險,授信對象需要精練的多樣化,增加放款的行業性以及特征性。
貸款定價作為風險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西方的國家以及銀行需要重視貸款的定價功能,及時核算籌資的成本,最終達到成本管理。國內的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因為風險大、成本高,導致銀行缺乏積極性,一些信用籌資成本低的企業往往加速不良貸款的增加。在市場進程不斷加快中,銀行未雨綢繆,需要構建好自身的信用體系,增強信貸的風險防范。借助渠道宣傳速度以及效益,長遠利益以及眼前的效益,最終形成統一的風險文化。只有這樣,才能貫徹落實改革措施。
4 結束語
銀行的風險流動性一直以來都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的重視,雖然銀行當前已經實行了多種衡量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方法,但是這些仍然不能滿足銀行發展的現實需求。在研討商業銀行流動風險的時候,應當重視宏觀經濟的影響,正視我國的社會經濟制度,調整好貨幣的供給方式,提升貨幣的貼現率。
參考文獻
[1]王旭東.新巴塞爾資本協議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量化管理[J].金融論壇,2004,(2):57-61.
[2]宋首文,代芊,柴若琪等.互聯網+銀行:我國傳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變革[J].財經科學,2015,(7):10-18.
[3]李汀.商業銀行的合規風險管理與商業銀行的規范化經營[J].經濟問題探索,2010,(4):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