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玉
摘 要:在城市道路中,多為瀝青材料,具有堅實耐磨、不透水等優勢。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的交通量以及負荷量不斷提高,對瀝青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城市道路瀝青道路中常見的病害,從而探究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期為城市瀝青道路的建設提供參考以及借鑒。
關鍵詞: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
最近,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道路建設的力度也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強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對道路維護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常見病害主要有波浪、滑溜、坑槽、沉陷、松散、車轍等多種類型[1]。瀝青路面的病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較大的危害性,嚴重威脅到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為了提高城市道路的質量水平,必須要對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同時應該針對病害進行分析,尋找合理的解決措施,不斷促進道路使用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1 瀝青路面的應用特點
從路面質量來看:瀝青路面平整,駕駛舒適性高;從路面壽命來看:瀝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點,設計壽命15年;從道路維修來看:瀝青路面維修方便,維修完成后,可馬上開放交通;從造價來看:現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對于高等級公路(II級以上),兩種路面造價差別不大。目前狀況:高等級公路以瀝青路面為主,約占九成[2]。
2 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分析
(一)泛油
瀝青混凝土道路常見的一種病害為泛油,多發生在高溫季節。泛油主要是指瀝青從土層下部和內部向頂部移動時,將瀝青排出路面。當高溫季節,行車量過多容易導致泛油問題的發生。另外,在油石來看大的地段,泛油問題也多有發生。高溫夏季一般由來看大的雨水量,雨水進入到瀝青路面內部,進而影響到瀝青與礦料的粘結力,最終使得瀝青剝落,產生嚴重的泛油現象。在多數狀況下,泛油分布呈現間斷式特點[3]。泛油主要是因為瀝青用量過大,具體原因有三個:(1)混料配比不符合要求;(2)施工達不到要求,管理不善;(3)施工單位使用習慣存在不當。
(二)裂縫與推移
裂縫在瀝青路面中也常有發生,裂縫主要是由于路基問題造成的。路基的壓實度、沉降等都會導致裂縫以及推移。施工的接縫質量也會導致裂縫的發生,甚至產生瀝青老化現象。推移現象與路基施工質量具有非常大的關系,主要包括透油層或者車輛超載等多種因素。城市道路建筑過程中,如果為對基層表面進行仔細清掃,會影響到透雨層的均勻度,進而直接影響到瀝青面與基層的粘結程度。
(三)水破壞
水破壞的危害力度要明顯高于泛油病害,一般情況下,水破壞主要是指誰對路面結構造成的影響。水破壞主要包括撤槽、坑洞以及網裂等多種類型。網裂主要指,產生的網狀裂縫,多是由單條平行裂縫衍變而成的,主要有橫向以及斜向兩種縫網。撤槽則是指車轍在瀝青路面留下的凹陷坑槽,大小以及深度存在差別,多分布在路面兩側[4]。水破壞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瀝青與混凝土配比的不當,最終產生路面空隙。在水破壞的影響愛,裂縫逐漸變大,甚至產生網裂或者形變。在降雨后,車輪會直接影響到松散石料,形成坑洞,一旦未進行即時處理,則會產大面積的路面破損,產生嚴重的損失。
(四)松散
道路表面層多會出現松散等多種問題,主要原因是集料顆粒的脫落。集料的含泥量屬于影響路面松散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含泥量大于標準程度時,會使得瀝青接觸大量粉塵,在長時間的使用下,容易發生集料脫落現象,最終產生松散后果。另外,混合料的密實度屬于另外一個影響到道路松散病害發生的重要因素。密實度滿足道路需求時,才能避免發生局部松散。
3 城市道路瀝青路面修復措施
維修首先要切除將要挖開的部分,最好切割成直線好看。埋好管道后必須對回填的泥土夯實處理,不然以后會沉降,會破壞已做好的路面,然后再做好水泥穩定基層,再做油面或者做成混凝土面即可。
(一)泛油問題的解決策略
車轍路段多會產生泛油現象。在瀝青用量上,應該結合馬歇爾設計方法,計算出最佳值,從而保證瀝青用量的適宜性,是避免產生泛油現象的一個有效措施。針對瀝青用量正常但是仍發生泛油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合料設計方法的問題,因此,應該研究并應用適應具體情況的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
(二)坑槽、裂縫等處理方法
小面積的路面病害(如坑槽、裂縫等):對于瀝青路面路基完好僅是瀝青面層出現的坑槽,首先把坑槽損壞的部分進行清除,松動的路面一定要清除干凈,但不一定要采用圓洞方補的方案。深度超過4 cm深的坑槽可進行分層填補,每層不超過4 cm,具體方法如下:
1、挖補法
針對小面積的路面病毒,可以采用挖補法,主要過程為:利用公路養護車,使用滾筒式攪拌器,進行現場再生修補,此種方法機動性強,簡單、方便,雖可處理舊瀝青混合料,但配備得過分簡單。
2、填料法
填料法,是一種臨時性坑槽修補方法。其修補工序首先對坑槽內雜物、散料等進行簡單清理后(緊急時也可以不用清理),填放瀝青混合料,通常每層厚度不宜超過10~300px,然后將料推勻、整平,碾壓成型。
3、局部加熱修補
利用紅外線技術加熱路面,使用熱補板(使用液化氣燃燒產生紅外線)將坑槽及周圍路面加熱來軟化瀝青混合料,從而改善兩者之間的結合,然后由人工耙松,加入還原劑(乳化瀝青),添加新的瀝青混合料,人工平整后,使用小型壓實設備壓實。
(三)水損害的防治措施
1、提高路面材料的粘結力
路面使用的瀝青材料,應該選擇粘性來看大的種類,或者可以有效應用聚合物改性瀝青[5]。對于瀝青水穩定性較弱的問題,可以應用抗剝離劑。集料應該選擇表面粗糙、呈憎水性、表面干凈的。對集料的酸堿性進行測試,選擇堿性集料,并對混合料進行合理配置。
2、提高路面的壓實度
在施工中,應該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有效實現表面平整度等問題,提高路面的壓實度。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使用合理的壓實工藝,保證瀝青路面的質量水準,保持壓實度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孔隙率在6%以下。另外,瀝青混合料在攪拌過程中容易發生離析現象,直接影響到孔隙率以及滲水情況,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做好瀝青混合料的攪拌工作,減少離析現象的發生。
(四)松散問題的解決策略
1、增強瀝青混合料的粘結強度
瀝青混合料的粘結強度與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一致,采用高粘度的改性瀝青或是添加抗剝落劑可以提高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減少松散顯現發生。具體與水損害防治措施的第一條相關。
2、提高級配設計水平
級配設計水平較高的路面集料不易離析,且容易碾壓密實,具有良好的骨架結構以及抗變形能力。級配設計中比較關鍵的因素是空隙率,通過有效控制孔隙率,可以減少松散問題的發生率。另外,還應該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盡量減少路面離析,離析是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和泛油的重要的直接原因。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城市道路瀝青路面進行修復之前,一定要進行專業的考察,找出這些病害的真正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如果出現的問題嚴重,就要進行整個面層的銑刨,然后重新做瀝青面層,如果損壞的深度不深,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部分修復,這樣會節約成本的。
參考文獻
[1]譚巍,許毅飛,孔令云. 小半徑彎道路段瀝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與防治[J]. 公路交通技術,2013,02(02):40-43.
[2]謝于剛,蔡敦煌. 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問題的分析及其解決方案[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22(01):187.
[3]凌浪,劉祥. 瀝青路面水損害的病害機理、影響因素及解決措施[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02(03):18-19.
[4]李鑫. 試論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及養護對策[J]. 四川建材,2016,02(06):158-159.
[5]趙彥成. 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