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校彬

摘 要:礦石破碎機可廣泛運用于礦山、冶煉、建材、公路、鐵路、水利和化學工業等眾多部門,其用途是將較大的礦石破碎成較小的符合要求的碎塊。但是傳統的礦石破碎機流程復雜、耗電量過大、投資規模大、不能有效的剔除雜物,這些弊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對礦石行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關鍵詞:進料口;出料口;均整板;彈簧調整裝置;驅動電機;滾輪;變頻顯示器;變頻控制開關
一種可控式礦石破碎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頂端設置有開口的進料口,所述殼體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托架,所述殼體的內下部設置有轉子,所述轉子上安裝有破碎錘頭,所述轉子通過皮帶連接至驅動電機,所述轉子的外圍處設置有反擊板,所述反擊板的下方安裝有均整板,所述均整板的后部殼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彈簧調整裝置,所述轉子的正下方開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部設置有篩分裝置,所述篩分裝置包括篩板和驅動裝置,所述篩板的一端與固定支座軸連接,所述篩板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為一個電機和曲軸結構,曲軸結構的一端與電機軸固定連接,曲軸結構的另一端與篩板活動連接,曲軸結構包括轉軸和轉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設計的有益效果是:
設計合理、安全可靠、顆粒成型好。
具有篩分礦石的功能,將傳統的多臺機器聯合使用改為單臺設備實現功能綜合,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在實現破碎與篩分的同時,只需要相當于原來負責破碎工作地工人數目的員工,即可滿足生產需要,有效提高了礦石的處理效率。
反擊板采用一體結構,將傳統的三級破碎變為一級破碎,錘式和反擊式破碎機合理結合,吸收了兩種機型的優勢,破碎效果更加優異。
增加安裝均整板,使破碎后的礦石粒型更好,均整板能夠調節,有效控制出料粒度大小。
設置有加料提升機構、軌道和加料斗,使得給破碎機添加礦石物料更加輕松簡便,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只需要在地面上將礦石填入加料斗即可,加料過程時間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當破碎裝置中的原料低于最佳負荷時,驅動電機的電流低于設定值,變頻控制開關自動提高上料電機的電流,使鋼絲繩自動增加進料量;當破碎裝置中的原料高于最佳負荷時,驅動電機的電流超過設定值,變頻控制開關自動降低上料電機的電流,使鋼絲繩自動減少進料量或停止進料,有效提高了礦石的粉碎研磨效率,同時避免了電機因過載而燒毀。
一種可控式礦石破碎裝置,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頂端設置有開口的進料口4,所述殼體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托架2,所述托架2上設置有網孔,所述殼體1的內下部設置有轉子3,所述轉子3上安裝有破碎錘頭9,所述轉子3通過皮帶11連接至驅動電機10,所述轉子3的外圍處設置有反擊板6,所述反擊板6的下方安裝有均整板7,所述均整板7的后部殼體1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彈簧調整裝置8,所述轉子3的正下方開設有出料口5。
所述出料口5的下部設置有篩分裝置,所述篩分裝置包括篩板16和驅動其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篩板16的一端與固定支座17軸連接,所述篩板16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篩板16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0-15°,篩分裝置自斜上至下,振幅逐漸減小,因此選擇的振幅比傳統的圓振動篩和概率篩的振幅稍大。驅動裝置能夠驅動篩板16進行運動,所述驅動裝置為一個電機和曲軸結構,曲軸結構的一端與電機軸固定連接,曲軸結構的另一端與篩板16活動連接,曲軸結構包括轉軸18和轉臂19,所述轉臂19固定于滑槽20內,所述轉臂19一端與篩板16軸連接,所述轉臂19的另一端與轉軸18軸連接;當電機軸轉動時,帶動轉軸18轉動,從而轉臂19轉動,進而帶動篩板16進行運動,實現振動篩分,所述篩分裝置的下方設置有細料收集板21。
工作時,驅動電機10通過皮帶11帶動轉子3做逆時針高速旋轉,轉子3的錘頭9在托架2的間隙中運行,礦石進入后收到錘頭9的高速撞擊,礦石破裂并撞向反擊板6發生細碎,通過連續撞擊,礦石顆粒直徑小于托架2上的網孔直徑時,通過網孔下落到均整區,錘頭9在均整區將礦石進一步細碎化后,從出料口5處排出,細料收集板21對篩分后的礦石進行收集回收利用。
所述進料口4的上部設置有支架13,所述進料口4的兩側設置有橫軌12,所述橫軌12與接觸地面的斜軌24相連接,所述支架13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上料電機14,所述上料電機14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15與繩輪22相適應,所述繩輪22纏繞鋼絲繩23,所述鋼絲繩2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加料斗的橫桿26;其中,上料電機14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15與繩輪22相適應,是指上料電機14的動力輸出通過減速機15,作用于繩輪22上,使其旋轉,當繩輪22旋轉時可收緊鋼絲繩23。
所述加料斗包括導向輪25、橫桿26、擺臂27、轉盤28、斗箱29和滾輪30,所述導向輪25設置在斗箱29的前端,所述滾輪30設置在斗箱29的后端,所述斗箱29的中后部兩側設置轉盤28,所述轉盤28上設置有擺臂27,所述斗箱29兩側的擺臂27通過橫桿26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輪25安裝在斜軌24和橫軌12組成的軌道內部,與斜軌24和橫軌12相互適應,能自由滾動;所述滾輪30安裝在斜軌24和橫軌12組成的軌道上部,可沿軌道上沿滾動。
使用時,擺臂27固定連接鋼絲繩23,當鋼絲繩23收縮時,拉動整個加料斗沿斜軌24上升,到達斜軌24和橫軌12的連接部位時,導向輪25從斜軌24進入橫軌12水平移動,鋼絲繩23繼續收縮,擺臂27在轉盤28的作用下經過旋轉,被橫桿26拉著繼續向上運動;由于轉盤28設置在斗箱29的中后部,在橫桿26的拉伸作用下,斗箱29的后部翹起,滾輪30離開軌道,此時導向輪25仍在橫軌12內部,斗箱29內的礦石倒出,進入進料口4;加料完畢,鋼絲繩23放松,斗箱29后部下落,滾輪30重新作用與斜軌24和橫軌12的連接部,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軌24下滑,同時,導向輪25沿橫軌12向外運動,直至回到斜軌24;當加料斗回到地面時,可進行填裝礦石,留日后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