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邢薇 劉文會 馬艷杰
1 前言
當前冶金產業情況下,鋼鐵工業各工序能耗的降低有利于降低噸鋼的總能耗。但有時其中某一工序的能耗雖然相對的增加了,卻有利于大幅度降低下一工序的能耗。比如提高鐵精礦品位,雖然使選礦廠的能耗相對高一點,但卻能大幅度降低煉鐵的能耗。據調查統計,如果鐵精礦品位提高1 %,對整條煉鐵及煉鋼作業線來說均能有不同程度的節能。所以冶煉前各工序的節能,都要為最終降低每噸鋼的總能耗服務,這里就存在能耗的經濟合理性問題。
選礦廠的生產實踐證明:確保選礦流程穩定、提高精礦品位均是降低選礦廠能耗的關鍵。下面通過對唐山某選礦廠(下面稱之為X礦)的流程考察,找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改進流程、調整操作的有益建議,從而討論能耗的經濟合理性。
2 選廠磨礦環節生產流程評述
2.1 當前X礦磨礦車間的主體設備情況
目前X礦選廠磨礦生產的主要設備:一段包括3臺2730格子型球磨機 ;二段包括1臺2730溢流型球磨機、2臺2140溢流型球磨機、4臺2130溢流型球磨機、17組高頻篩、兩臺JXZ-Ⅱ型精選機和180-320mt不同磁場強度的磁選機及六臺內慮式過濾機等組成。
2.2 當前磨礦車間流程的主要特點
首先,磨礦流程較短,流程反應速度快,從一段入磨到過濾出精礦時間大約40左右分鐘;其次,流程后期設備改造較大,當前流程較復雜加之流程反應速度快,故事故率較高;再次,當前雖然加裝了一臺內慮式過濾機和兩臺數字控制高頻篩,但排除礦石性質原因,一段入磨量仍然是制約選礦廠班產的主要因素;第四:受經營大環境影響,急需做好降本增效,科學操作調整。
綜上所述,結合選廠實際的設備情況與生產特點,在生產組織中首要的任務就是流程量的控制。只有在穩定的流程中,才能提供調整操作的保障;其次,就是通過流程的梳理保證精礦的指標合格(直接制約著選廠的經濟效益);最后,就是通過對礦石變化情況的應對措施與調整經驗的積累來保證流程穩定(是選廠平穩生產的基礎)。
3 選廠磨礦車間生產流程調整建議
3.1 磨礦車間流程穩定性的掌控
目前控制流程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段磨機的入磨量、二段磨機的開停、高頻篩振幅大小及篩網組合和渣漿泵上礦量。
1)一段入磨量:礦石硬度性質直接影響一段溢流細度、分級機的返砂量大小。個人認為提高分級效率,是提高一段入磨量保流程穩定的有效手段。
2)就當前二段小球磨的開停:實際上二段球磨磨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流程的穩定。提高二段磨礦效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頻篩的篩分效率,另一方面能保持合理的流程礦漿濃度,易于流程穩定。同時,還能降低一段分級的溢流要求,有利于提高一段入磨量。當礦石性質較硬,一段球磨給礦受限的情況下,更要充分利用二段球磨的效率,此時選擇開停二段球磨機就要考慮球磨機自身的型號特點,2130與2140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球磨機筒體的長度上,筒體長度直接影響著礦石在磨機內的破碎時間。
3)大部分情況下,高頻篩振幅的大小直接體現著掌控流程的難易程度。同樣調整篩子振幅與篩網組合也是控制流程的最有效手段。高振幅和粗篩網,提高篩分效率的同時會對流程礦漿的濃度造成影響,當礦石較硬時往往高的振幅粗的篩網,會造成二段返回量的濃度下降,久之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造成“堵管”事故,所以在一些客觀條件下,班長的生產調整既要打產量又要兼顧流程穩定。個人經驗:比較提倡三種不同規格的篩網同時使用,并且東西兩區的篩網組合不要太單一。
3.2 關于磨礦車間精礦品位的控制措施
目前關于精礦品位的控制,也就是精礦指標的控制,在流程調整上主要方法包括:高頻篩振幅及篩網目的調整、精選機磁場閥位及切線水壓的控制、精礦泵池礦漿濃度的掌控,以及對流程循環量礦漿濃度的控制。
1)高頻篩對穩定品位的影響:調整高篩振幅是通常情況下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不是第一選擇。當品位低時,因為對其的調整直接會影響精礦的產量;當品位較高時還要兼顧流程量的穩定情況。保持較穩定的品位,個人認為篩網組合與振幅應該隨流程情況變化,合理及時調整,不能等、靠。關于組合情況,個人認為不能極端化。
2)精選機的調整:磁場及閥位大小的調整應該作為精礦品位調整的第二選擇,大部分情況下通過精選機磁場和閥位的調整品位能有1%的范圍波動,適用于大部分的品位波動調整,而且對流程穩定性和精礦產量影響不大。
3)精礦泵池添加清水控制礦漿濃度對品位的影響:個人將其列為品位調整的第一選擇,其比較適用于大部分情況下的微調。清水的注入降低了礦漿濃度,提高了精選機的選別效率。
4 結語
冶金流程的節能降耗應存在于每一道冶煉前工序,冶煉前工序也能為整個產業鏈創造好的節能條件。所以,隨著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在節約直接能耗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分析和研究間接能耗,從而達到全面節約能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