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飛 韓蕾 關央央 呂殿元 古飛
摘 要:過去時間因素在產品設計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設計大師黑川雅之在他的書里說過:“設計有著一種以人類記憶為主線的共同語言。設計激發、觸動、撫慰著人們,當中就包含了每一個人的記憶。”本文通過分析產品設計中的過去時間因素,得出了跟過去時間因素相關的兩種設計形式,并加以闡述。過去很久的叫做歷史,歷史沉淀出文化,闡述了產品設計和傳統文化的關系;個人經歷的叫做記憶,記憶聯系著情感,闡述了編輯記憶的設計。
關鍵詞:過去時間因素;設計與文化;編輯記憶
1 設計與文化
文化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文明)和精神財富(文明)的總和,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一種積累,一種沉淀,一種傳承。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文化對設計的影響不可小覷。設計萌發于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同時也經歷著漫長的時間才得以形成,因而必須強調特定地域的歷史、傳統和自然特性。每件設計品在醞釀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植于設計對象和設計師所處的文化時代、地理環境的土壤中,設計是作為某種文化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而存在的。
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文化始終是民族靈魂之皈依,它雖然無形,卻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維系著民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生命。世界設計近代史上日本的設計不得不提,雖然比歐洲一些國家起步晚,但是發展迅猛,迅速在全球設計界站穩腳跟。這主要依賴于日本實行的雙軌制,使得高科技風格和傳統手工藝并行發展。不管是哪種形式,這些設計的基本思維還是受到日本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往往以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來表現作品主題精神,有時借助于鮮明的民族傳統特色符號,比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傳統書法、繪畫、民俗等具有民族審美特色的視覺圖形,形成了日本的和式風格。同時日本設計以傳統的“空靈、虛無”的禪宗文化為基礎,融合了日本藝術特有的“清愁、冷艷”的濃郁色調,追求藝術中浮現的優美和冷艷的感情世界,豐富了設計的視覺語言,如五十嵐威暢、柳宗理、原研哉、黑川雅之等設計大師做的產品設計,都可以讓觀賞者從中感受到一種“靜、虛、空靈”的禪宗文化。
相比日本設計,中國設計還沒有形成一種民族風格,但是中國文化對設計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祖先創造的華夏文化以及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與審美趣味都是設計中可供開發的靈感源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也是多元化的,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都有其特定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各個民族的文化,像傣族文化、苗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當然了,也有代表中國的中國結、山水畫、中國書法、京劇臉譜等各式各樣的具有中國民族審美的視覺圖形,中國歷史悠久,傳統元素多且雜,難以用某一元素去統一他們,這也是中國設計難以形成風格的一個原因。但是中國設計還是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國際上最出名的應該是明式家具設計,明式家具的形成跟當時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2 編輯記憶
有人說人要活在當下,過去的事已不重要。這種觀點是錯的,事實上人活在從過去到將來的一個完整連續的時間里,除非人失憶,要不然過去時間里接觸到的一些人或事物總會在腦海里打上深深的烙印。人類的記憶聯系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形體、顏色和材料,這些都不能逃離人的記憶,追溯這些記憶,設計得以實現,獲得了意義和感覺,設計的工作就是編輯這些多樣的復雜的記憶。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記憶表象,是指保存在人腦中的曾感知過的客觀事物的形象。記憶表象是刺激不在時,通過間接的方式(如語言提示等)出現在頭腦中的事物映像,可以隨意控制,在頭腦中保持的時間較長久,在認識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儲存在大腦中的知識大多數是以記憶表象的形式出現的。據研究推測,人腦中的形象信息與語言信息比例約為1000:1。記憶表象是想象的基礎,設計師要善于利用記憶表象來做產品的外觀設計,即設計師要懂得如何利用人的記憶來做設計,以促進消費者對產品的記憶、理解和思考。
有一種編輯記憶設計叫年代懷舊。每個年代都有著其特殊的記憶,以游戲舉例,80年代很少有人玩電子游戲,那個時代大多數人玩的都是扔沙包、跳皮筋等戶外活動;90年代初期推出了超級瑪麗、魂斗羅等可連接在電視上玩的游戲,90年代后期的仙劍奇俠傳、紅警等電腦游戲一時風行;進入21世紀,夢幻西游、魔獸世界等游戲特別流行,還有當下流行的英雄聯盟,這些形象都是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烙印。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特定情感的年代記憶,也就是年代懷舊情結,記憶表象的一種表現形式。從人類心理學來看,懷舊情結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特征,是人類先天性的本能認識,也是人類心理需要所產生的結果。就像看青春類的電影一樣,去看這類電影的大多數人都已經過了那個時代,有過類似經歷的往往會產生心靈共鳴,甚至哭的涕泗橫流。做產品設計也需要這種心靈共鳴,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壁掛式CD播放器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尤其是它的拉繩開關。在現代社會仍然使用CD播放器的人就是懷舊情結比較明顯的一類人,而拉繩開關是90后及之前幾代人的共同記憶,這種借用喚起了擁有這些記憶的人的情感,從而促使人們去消費。
還有一種編輯記憶設計叫童心未泯。每個人都經歷過自己獨特的童年,不管是在貧窮中度過的還是在富有中度過的,大多數人回憶童年的時候總有一些事物是值得懷念的,比如半塊橡皮、泰迪熊、公主裙等,這些事物可能是曾經擁有的,也可能是曾經夢寐以求而沒有的。這種心理也是一種懷舊心理,這種現象也很多,在90后這代人中特別流行過兒童節,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存在相當一部分人自稱“寶寶”,其實這些“超齡兒童”并不是抗拒成長,而是留戀童年的單純與美好。在家居界占有一席之地的Kidult ( Kid + adult )風格,其實是一群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有著兒童特質的心態、心境、個性、趣味。盡管外表成熟,也要在內心保留“kid”的一角,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圓滑和世俗這幾個字,他們想要的,就是始終保持那一顆簡單而又容易快樂的心。比如中國設計師連芝銀設計的“佛洛格”凳,羅圈腿、圓滾滾的肚子、翹翹的屁股,不僅兒童喜歡,在成年人中也很受歡迎。
過去時間因素是產品設計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定文化背景、特定時間、特定地域下成長的人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個人的經歷往往會有種特別的情愫,這種情愫或大或小,對人的影響程度不一,但是總歸是有影響的。設計師要學會利用這種過去時間因素來做設計,創作出更好的產品。
參考文獻
[1]何燦群,董佳麗,向威.設計與文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2]黃主靜.設計心理學.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劉能強.設計心理學基礎.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