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姍姍 白麗紅 章匯
摘 要:隨著我國船舶運輸業務國際化程度的加大,我國需要越來越多的外派船員,但是我國船員的生存空間面臨著巨大的困難,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船員作為特殊的群體,其人身安全時刻處于不安全的狀態。目前我國201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外派管理規定》并不能有效解決目前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救濟手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關于外派船員與相關利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不明確;二是由此導致外派船員在面臨人身傷亡時,其責任主體的確定難題。本文基于我國法律規定,通過對外派機構,外派船員,船東三者之間法律關系的分析,從而對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確定進行探討。
關鍵詞:外派船員;外派機構;勞務派遣
1 概述
在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司法實踐中,由于外派機構、船員、船東之間法律關系的不明確,使得在發生糾紛時,船員或其家屬進行索賠時,外派機構和船東之間互相推諉,由此外派船員在發生人身傷亡時,其合法權利得不到及時的救濟。
外派船員涉及到三方主體:船員外派,外派機構、船員、船東三方當事人。明確三者之間的合同關系對于解決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糾紛至關重要。首先,目前我國在理論和實踐中國年長期存在著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分,勞動合同受到《勞動法》的規范,而勞務合同則屬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受到《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制。其次,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對“外派船員勞務合同”予以明確的規定,其屬于勞務合同還是勞動合同也存在爭議,法律規定的不一致導致在適用法律方面存在著不規范、不統一的情形。在司法實踐中,涉及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問題往往是依據侵權案件處理。正是由于法律對于外派船員勞務合同關系的規定不明,由此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糾紛的定性不明,直接會導致法律救濟手段以及適用法律的不統一。
2 外派機構與船員之間法律關系分析
首先,關于外派機構與船員之間的法律關系而言,外派機構將船員外派到國外船公司上工作,由此外派機構和外派船員之間存在著勞動合同關系。在實踐中,存在以下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外派船員屬于外派機構的員工,此時“船員外派合同”為勞動合同,在此情況下當船員受到人身傷亡損害時,其可以依據依據勞動合同向外派機構索賠;第二種是外派機構常會與外派船員簽訂一份勞務協議,約定船員的工資待遇、服務期限,同時約定由海外雇主為船員投人身傷害保險等,在此情形下船員受到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時,因其與外派機構之間的合同約定,其無權向外派機構索賠。
筆者認為,首先,在外派機構和船員之間的“船員外派合同”,由于外派船員與外派機構之間,船員自然的處于弱勢地位,因此二者不屬于平等的法律主體;其次,基于目前我國實踐中,依據《船員條例》第44條規定:“船員服務機構為船員用人單位提供船舶配員服務,應當督促用人單位與船員依法訂立勞動合同,船員用人單位未與船員依法訂立勞動合同的,船員服務機構應當終止向船員用人單位提供船員服務。”以及載實踐中國年外派機構與外派船員的實際情況,將二者之間的“船員外派勞務合同”認定為勞動合同更有利于船員的保護和船員外派市場的發展。并且
3 外派船員與船東之間法律關系分析
就外派船員與船東之間的法律關系而言,同樣存在兩種情形:第一是外派船員與船東之間簽訂了雇傭合同,在此情形下,船員遭受人上傷亡損害賠償時可以依據雇用合同向船東索賠;第二種情形,船東與船員之間并沒有簽訂的雇傭合同,這種情形類似于我國的“勞動派遣合同”,在此情形下船員與船東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合同關系,因此在發生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時,外派船員并不能向船東索賠,只有在認定船東具有過錯的情形下,才可以依據侵權責任向船東索賠。依據侵權責任向船東索賠,無疑加重了船員證明船東存在過錯的舉證責任,而在實踐中,船員往往存在著舉證困難,因此使得船員的人身上傷亡損害賠償異常困難。
筆者認為無論船東與外派船員是否簽署雇傭合同,鑒于船員直接為船東提供服務,船東與外派船員之間存在著事實的雇傭關系。此外,依據《合同法》第36條規定,但是人未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因此筆者主張船東與外派船員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雇傭合同關系。因此在船員發生人身傷亡時,船員可以依據該事實雇傭合同以違約責任或者依據侵權責任要求船東承擔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責任。
4 外派船員人傷亡損害責任主體的確定
依據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船員在發生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時,其責任主體有二:
一是外派機構,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外派機構與船員構成勞動合同關系,因此在外派船員發生人身上傷亡時,其可以依據我國《勞動法》第73條、《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以及《船員條例》向外派機構請求工傷損害賠償。
二是在船東責任的確定上,船東與船員構成事實上的雇傭合同關系,因此在發生人身上傷亡損害賠償時,船員可以依據該事實合同,依據合同中的規定向船員提起違約之訴,或者依據侵權責任向船東提起侵權責任之訴。需要指出的是在提起侵權之訴時,同樣需要符合侵權構成要件。
5 結語
綜上,筆者認為在船員外派中,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為:船員與外派機構之間構成勞動合同關系,外派船員與船東之間構成事實上的雇傭合同關系。而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情形下,外派船員可以向外派機構可以依據違約責任向外派機構提起工傷保險,也可以依據違約或者侵權向船東提起損害賠償責任。
參考文獻
[1]魏鑫:《我國外派船員發生勞務糾紛時責任主體在實踐中國年如何規定》,載法制與社會,2013年03期。
[2]王亞男:《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博士論文。
[3]張麗英:《從船員雇傭方式的變化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川船員規定的修改》,載中國海商法年刊,2011年03期。
[4]陳瑞娥:《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5]張達真:《外派船員海上人身傷亡法律適用問題淺析》,載法制與社會,2013年13期。
作者簡介
張姍姍,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國際經濟法專業。
白麗紅,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
章匯,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