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鳳英
摘 要:離退休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鞏固改革成果,穩定社會大局,建立和諧社會,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余熱,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人員工作的重要保證。老同志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政治思想工作必然有其特殊性。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到來,我國離退休人員呈現出三新三多特征:一是人數增多;二是高齡者多;三是病患者多,由此帶來不少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因此,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這一不可低估的、不容忽視的特殊群體的思想先進性,對于鞏固我國改革成果,穩定社會大局,建立和諧社會,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余力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新時期,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即要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服務人的精神,努力將老齡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才能收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1 深入了解離退休人員的心理特點和思想狀況
現實中了解到,離退休人員的心理特點和思想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位的變化,產生心理上的失落感。有的離退休人員,特別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領導干部,離退休前小車跟隨,前呼后擁;離退休后,尤其是車改后,情況發生巨大變化,在精神上無疑是一種“打擊”,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對于普通職工而言,有的人離開工作崗位之后,也會出現一時有不適應,無所適從,思想空虛,頓感失去了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第二、交往減少,產生情感上的孤獨感。孤獨感是離退休人員常見的心理特征之一,有些人離退休后產生心理抑郁傾向,這是由于離開了他們熟悉的工作環境與曾親密交往的同事,兼之體能的下降,社會交往大大減少。有的與子女分居而孤單,有的即使居住在一起,也可能由于“代溝”的原因而不能順利地溝通與交流,這樣就不能充分感受到親人的關懷和體貼,容易形成孤獨抑郁、內向的心理狀態。
第三、環境的改變,產生情緒上的消極感。有些離退休人員沒工作了,不能適應突然處于休閑生活的環境,特別是有些同志在家里又不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業余愛好少,又沒有其他文藝特長,一時又放不下架子融入到普通老年群體中,遇事尷尬無奈,本來身體不太健康的人就更加衰弱,從而引起失眠、情緒消極等反應。
因此,我們既要逐一了解他們各自的具體情況與具體問題,又要把這個群體的心理特點與思想狀況上升為規律性的認識,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2 關心離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
堅持“以人為本”,就應該重視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去關心離退休人員,讓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養,尤其是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那么,他們的“心結”就容易解開。
首先,要切實關心離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活動是加強離退休人員思想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離退休人員參與社會主義四個文明建設,傳播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展示老有所為精神風貌的重要途徑。一是組織豐富的文體活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可以陶冶性情,促進人們的思想、生活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經常性的組織他們參加晨練、歌舞、書畫、棋牌、攝影、球類等文體活動,通過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充實自身的生活,施展自己的長處,增進思想溝通,增強集體主義精神;二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活動環境。開辟固定的活動場所,安排專職服務人員,征訂各類黨報黨刊和生活雜志,讓他們及時了解時事政治,引導他們講政治、講大局、講原則,講奉獻;定期開辦各類知識講座,如心里健康咨詢、健康養生、更年期的保養等,并為他們展示風采搭建平臺,這樣既鍛煉了身體,愉悅了心情,又增強了單位的凝聚力。
其次,要充分落實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待遇。一方面要保證離退休干部的離、退休費的按時足額發放和醫療費用的按制度報銷,另一方面,對于普通的離退休職工,我們也應該一視同仁地落實關于離退休工資與醫療費用的政策,急老同志所急、憂老同志所憂、辦老同志所需,讓離退休人員真切體會到單位的關懷。
3 充分尊重離退休人員,發揮他們的優勢
我們要充分尊重離退休老同志,創造、利用一些途徑,讓他們“老有所為”,發揚他們的長處,發揮他們的余熱,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自我教育,促使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升華。
首先,要發揮老同志的政治優勢。要組織成立離退休人員黨支部,推選政治素質好、黨務工作經驗足、身體健康、群眾威信高、樂于奉獻、熱心離退休事業的同志擔任支部書記和委員;完善黨組織活動制度,規范離退休人員黨員管理。要充分發揮離退休人員黨支部作用,把離退休人員活動場所當做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定期組織學習、開展文體娛樂活動以及外出參觀學習等;建立離退休人員工作信息聯絡員制度,及時掌握老同志的思想動態。充分發揮離退休人員黨支部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作用,提高離退休人員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離退休老同志經歷過長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的鍛煉,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堅強的黨性立場,政策水平較高,廉潔自律性較好,要發揮他們的政治優勢,讓他們通過言傳身教,參與對單位年輕人的政治教育,為培養“四有”新人而做出新的貢獻。老同志除了可以在關心教育下一代方面發揮政治優勢以外,還可以協助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查處嚴重違紀事件,為黨和人民把好關,站好崗。
其次,要發揮老同志的經驗優勢。離退休老同志除了具有德高望重的政治優勢,還具有豐富的科技、管理等經驗優勢,在離退休干部這支人才隊伍中,不乏專業技術精湛的人員,經驗豐富的綜合性管理人才,他們歷經風雨、飽見世面,積累了豐富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因此,他們可以在許多領域施展自己的才干。例如,通過邀請老干部參加“諸葛亮會”,請他們出謀劃策,這使他們感覺到自己仍然是主人,自己依舊是動力,他們的思想政治態度自然而然地與社會合拍、與時俱進。
4 堅持以人為本,熱心為離退休人員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要樹立“服務第一”的思想,在服務中強化管理。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照顧弱體、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做到親情服務。離退休老同志體弱多病,如何保證其健康延年,至關重要。
一是建立健康檔案。搞清離退休老同志的身體、病歷等基本情況,為他們的健康實行多種保險,如人壽保險、醫療保險,及時走訪慰問,到患者家中或醫院探望了解病情,做好醫藥費用的報銷,耐心安撫開導,讓他們體驗組織的溫暖、黨的關懷。
二是落實節日慰問。在傳統節日時組織對離退休老同志的慰問,做好慰問物資的發放,形成制度,幫助他們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
三是實行政務公開。積極宣傳上級部門有關政策,要用足現行國家政策,對工資調級、醫保賠付標準等直接關系離退休干部切身利益的政策予以公示,嚴格按規定辦事,充分尊重離退休干部提出的意見、建議。對每一位來訪離退休人員,離退休人員工作者都要做到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周到服務;要正確認識來信來訪問題,明確職權、掌握政策,用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
四是提倡和鼓動離退休老同志第二次創業。離退休老同志離崗后,空閑時間較多,要動員鼓勵那些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同志,充分發揮自身特有的優勢,進行“二次創業”,如自主辦公司、或受聘企業做些生產指導或市場方面的指導工作,而有經營頭腦的則可考慮做生意,這樣,既充實生活又得到實惠,既宣傳了黨的有關經濟政策,又服務了經濟發展,讓他們在經濟建設中體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