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聶迎利
中新乳業合作從乳制品貿易到全產業鏈的跨越
——專訪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副部長(中國關系事務)羅杰先生
文/本刊記者聶迎利
新西蘭是全球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國。如同中國用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一樣,新西蘭用僅占全球2%的乳制品產量,創造了全球貿易額30%的份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而對于中國來說,新西蘭不僅是重要的乳制品進口國,更是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新西蘭是第一個完成中國入世雙邊談判的國家,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第一個與中國展開自由貿易協議談判的發達國家,第一個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的發達國家。在當前中國奶業奶價低迷,奶業發展面臨困難,又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西蘭對中國奶業的發展前景預期如何,又會與中國奶業開展怎樣的合作?帶著這些問題,《中國乳業》雜志記者在2016年中國奶業展覽會期間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副部長(中國關系事務)羅杰(Roger Smith)先生進行了專訪。

▲《中國乳業》雜志記者(左)對羅杰先生(中)進行采訪
對于羅杰的采訪,就從新西蘭的2%和30%開始。對此,羅杰頗感自豪。在被問到原因時,他將其歸納為產業、氣候、歷史、創新、信譽五個方面,這也成就了新西蘭和中國之間日益加深的合作和伙伴關系。
產業基礎?!笆称芳庸I是新西蘭最大的產業,”羅杰表示。從產量上看,新西蘭每年生產的食品量可以供給4 000 萬人食用,但是新西蘭只有400 萬人口,這就意味著將有90%的食品用于出口。“新西蘭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產量是需求量10 倍之多的國家。”
氣候適宜。如果你去新西蘭游覽觀光,你會發現,新西蘭的氣候非常適合草地的生長。在羅杰看來,這些草又能夠幫助奶牛產奶,使新西蘭成為了乳制品重要的生產國家,也讓牛奶生產更加高效?!耙驗?,我們不需要進口更多的糧食和飼料。”
歷史積淀。羅杰告訴記者,從人類到新西蘭定居開始,乳制品的生產和加工就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延續下來了。“從我自己的經歷看,我家五代都是農民。18世紀時,我的曾祖父就在蘇格蘭養牛,是一個小農場的佃農,養了15 頭牛;我的祖父19世紀20年代在新西蘭養了24 頭奶牛;我的父親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養牛并擴大了飼養規模,現在我們家共飼養了200 頭奶牛?!绷_杰還告訴記者,在新西蘭,農民是一份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這與社會對職業的認同不一樣,比如在中國,會認為農民不如律師,但在新西蘭,人們會認為作為農民比律師更好?!耙驗檫@份職業的備受尊敬,所以我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p>
創新發展。奶牛養殖雖然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是它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的行業。羅杰說:“我們會進行大量的科研投入。新西蘭在農業方面是一個很有創新力的國家,我們會研發新的技術,來提高產量。”比如LIC公司(家畜改良公司),從1940年代就開始在基因技術方面進行改良;還有Waikato Milking Systems公司所生產的新的擠奶機器;再比如從事乳制品加工的恒天然公司。“其實,它們不僅僅是生產產品、生產食物,它們會更關注食品安全和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羅杰進一步表示。
信譽支撐。不管是對一個企業來說,還是對一個國家來說,誠信都是立足之根本。因此,羅杰認為,新西蘭的成功來源于其享譽全球的產品質量和誠信,“其它國家非常愿意購買新西蘭的乳制品,是因為新西蘭的產品值得依賴,不管是個人消費者,還是大的客戶,他們都知道新西蘭有非常嚴格的農場標準、食品標準?!?/p>

提到新西蘭和新西蘭的乳制品,對于乳業行業內人士來說,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其價低質優的原料粉,而對于廣大消費者,安怡、安佳品牌的嬰幼兒奶粉、黃油、奶酪一定不陌生。它們都來自中國與新西蘭乳制品的貿易。但是,近年來,隨著兩國乳業的發展,中新兩國之間乳業的合作,已不再是簡單的乳制品進出口貿易,而是向著更廣闊的空間和領域發展。對此,羅杰認為,這是一個必須的趨勢。
“從產品方面看,除了新西蘭的企業會向中國出口原料粉、奶酪、嬰幼兒奶粉、超高溫滅菌奶以外,現在,很多中國的乳品企業也在新西蘭建設了工廠,他們的產品也會銷往中國,”羅杰說,“這能夠顯示出來,中新之間的企業合作,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是一種長期的伙伴合作關系。”
羅杰接著向記者介紹到:“其實,新西蘭與中國的合作已經不僅限于乳制品的貿易。”
根據羅杰的介紹,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與中國農業部之間的合作已經有40 多年的歷史了,而近年來,更是不斷深入。2001年,兩國農業部簽署了《中國—新西蘭農業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立了中新農業聯委會;2010年3月,兩國政府簽署了《中新奶業合作安排》;2005年以來舉辦了6 屆中新奶業對話會;2008年中新自貿區協定實施以來,兩國奶業貿易往來更加頻繁,新西蘭對中國的乳制品出口量最高增長9 倍;兩年前,恒天然集團與中國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新西蘭奶業交流中心”,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13年,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部長內森·蓋伊與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簽署了中新兩國農業合作戰略協議;2016年4月,新西蘭總理訪華期間,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兩國的農業部長又簽署了中新農業發展伙伴關系協議。
“這將有助于中新兩國通過公共或私人伙伴關系進行知識和技術的分享”,羅杰認為。同時,也將中新兩國的合作領域擴展,比如,獸醫培訓、博士生培訓,以及在草地管理、食品安全、動物基因改良、基因技術、擠奶機等方面的合作等。
羅杰特別向記者強調,與中國的合作,除了政府層面的合作之外,如與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合作等,還在積極推動企業之間的合作。他說,就在本周,又增加了3 個合作項目。一是安碩公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牛奶質量方面的合作;二是幫助中國乳企的獸醫去新西蘭參加培訓課程;三是幫助中國乳企的奶農去新西蘭參加培訓。
中新兩國乳業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力度不斷加深,是因為新西蘭看好了中國的乳業市場的發展前景?!氨M管當前中國乳業面臨一些困難,但是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在自己的膳食結構中增加乳制品,這是人們生活富裕的一種表現。同時,中國對乳制品的消費量還是在穩健增長的。對中國市場我們充滿信心”。

新西蘭現代農業的發展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因此,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中新兩國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中國從新西蘭吸取知識和經驗,購買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但是在羅杰看來,合作是雙方共贏、共同受益的。
對于中國來說,當然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識、技能,包括整個產業鏈,從最初的牧場中的牛奶生產,到動物權益保護、環境保護,最終的結果是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越來越安全了。
而對于新西蘭來說,至少也有三方面的收益。一是,中國乳業發展得更為強大之后,人們會愿意購買更多的乳制品,這會幫助新西蘭乃至更多國家的乳業成長。這是共贏的。二是,新西蘭也能從中國合作伙伴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新的技術、新的經營模式。這種知識的學習,不是單向的。三是,新西蘭許多大的企業提供的不僅是產品,也提供服務,包括技術、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等。中國乳業的發展,可以促成中新之間全產業鏈的合作。
談到這里,羅杰說:因此,我們對中國乳業市場高度重視,并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到中國來,將自己的產品帶到中國消費者面前展示。比如,參加每年4月在哈爾濱舉行的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此次來參加中國奶業展覽會的企業,覆蓋了奶業全產業鏈,可以提供全產業鏈的產品和服務。如家畜改良公司(LIC)可提供基因技術,EldersInternational NZ Limited公司可提供育成牛、種畜,New Zealand Pump Company可以提供桶泵,Tru-Test公司可以提供稱重系統和奶量計,Zee Tags可以提供優質的動物識別耳標和耳標鉗,恒天然可以提供乳制品,而安碩集團AnsureQuality可以提供獨立的審核、檢查和檢測等。而且,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到中國,因為他們看到其它企業來到中國后取得的成功。

▲新西蘭展團領導和工作人員在展位前合影
采訪的最后,羅杰向記者表示,在新西蘭,不管是政府之間,還是企業之間,大家都是在合作做事,如初級產業部與新西蘭貿易發展局共同合作促進企業的對外交流與發展。即使兩者之間是競爭關系,也都像是在乳業的共同的大家庭中一樣。
只有和諧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在祝愿中新兩國乳業合作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希望中國乳業能夠實現和諧、共贏、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