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天津世紀天源安全衛生評價監測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污水處理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預防
張艷萍
(天津世紀天源安全衛生評價監測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本文結合實踐在分析污水處理技術流程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污水中有害物質類別、有害物質分級及預防措施。
污水處理;有害物質;職業病;預防措施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逐步發展,水體污染逐漸惡化。目前污水中所含有害物質復雜多樣,在處理過程中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根據國家對化學有害因素、物理因素職業接觸要求,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做一技術分析探討,供實際參考借鑒。
目前,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或生物法。物理法是指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主要包括過濾、沉淀等;化學法是指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主要包括中和、氧化、還原等;物理化學法是指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主要包括氣提、吹脫、吸附等;生物法則是用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主要包括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等。污水處理一般步驟為:污水→格柵→除油池→沉砂池→調節池→生化曝氣池→沉淀池→排水管網。其中經過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回流進入生化曝氣池,此過程產生的清水符合排放標準,污泥宜定期進行清理,并經處理后做成泥餅外運。
污水經過上述處理流程最終達到國家或地方對出水水質的規定、要求,但作業人員在水處理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有害物質,易引起職業病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污水處理過程中主要有害物質存在的種類分析匯總見表1。此外,污水處理過程中還存在其他有害因素,匯總見表2。

表1

表2
根據污水中有害物質分級確定其對人體危害程度的大小,以采取相應防護措施、個體防護用品等加以預防,見表3。

表3
4.1選址。宜選在飲用水源下游,并在生產區與辦公區間設置防護保障屏和隔離綠化帶。高噪聲設備應單獨布置,并安排在底層,內窗采用雙層密閉隔聲觀察窗。
4.2采用新型的處理工藝。優先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無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設備和管道應采取有效的密閉措施、通風、凈化措施;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減震、消音、隔聲等綜合降噪措施。
4.3污水處理過程宜連續化、機械化、自動化,減少工人接觸毒物的機會,降低作業強度;主要建構筑物宜露天布置,以便硫化氫等毒物擴散、稀釋;加料間設置泄露報警裝置、事故通風設施;產生酸堿等腐蝕性有害物質的作業場所設置不斷水的沖淋、應急洗眼裝置。
4.4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防護面罩、防護眼鏡等防護用品,并定期更換;配備空氣呼吸器、呼吸面罩等應急防護設備。
4.5對生產設備及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修,避免非正常運轉情況下導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4.6開展有害物質的宣傳推廣。積極推廣宣傳、教育活動,明確企業承擔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和義務;對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的培訓及職業健康體檢。
綜上可知,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影響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要加強對有害物質的監測、危害分析、預防和控制,并在此基礎上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改進生產工藝、改善作業環境、完善預防及防護措施保證作業人員身體健康。
[1]李愛春,周敬文,楊學山.污水處理生產工序職業病危害及防護對策[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7(1):20-22.
R12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