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師
(寧波大紅鷹學院金融貿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75)
SPS措施對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王師師
(寧波大紅鷹學院金融貿易學院,浙江寧波315175)
SPS措施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農產品出口面臨的巨大障礙,而浙江省作為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大省,也受到了極其重大的影響。本文通過闡述近年來浙江省農產品貿易出口情況,分析了浙江省農產品遭遇國外SPS措施的根本原因,進而提出合理規避SPS措施對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限制與阻礙的建議與策略。
SPS措施;農產品出口;影響
隨著全球農業經濟的發展,SPS措施成為了各國保護本國農業的重要手段。浙江省作為農產品貿易出口的大省,雖然農產品貿易的發展速度保持著較高的水平,但國外SPS措施實施對其農產品的出口也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1、SPS措施的定義
SPS措施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為了保護食品安全、動物和植物生命健康而對進口商品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設立的降低風險的標準、法規和要求,還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國際貿易的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11]。
2、SPS措施的特點
(1)普遍性。SPS措施所影響的產品范圍極廣,既包含了農產品等初級產品,還涉及了由農產品所加工而成的成品。國外SPS措施不僅針對浙江省出口的農產品提出了高質量要求,還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加工程序和環境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
(2)隱蔽性。SPS措施的實行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但由于過度執行,容易使它變成一種表面科學、實則隱蔽的貿易保護主義壁壘。
(3)易變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產品標準的認識也逐步上升,各個國家的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法規、標準不定期發生變化,導致出口商難以適當地應對這些變化。
(4)費時性。企業是按標準來生產產品的,一項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改變必然要求企業消耗時間來調整其生產。
(5)不協調性。雖然WTO等國際組織一直呼吁使用國際標準,但由于SPS措施實施的廣泛性,導致WTO也無法制定一個世界各國通用的國際標準,因為各國的技術和生產水平也各有不同,難以推廣一個SPS措施的國際標準。
要研究農產品遭遇國外SPS措施的現狀,就要針對浙江省農產品主要的出口國所采取的SPS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出口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家有歐盟、日本、美國。農產品的出口也是如此,所以本文針對這幾個國家(地區)進行研究。
1、浙江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及遭遇國外SPS的現狀
(1)歐盟的SPS措施。歐盟是國際貿易中為保護本國食品安全而采取SPS措施較為頻繁的地區,其安全保障體系堪稱世界最為復雜的體系,同時其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也最為苛刻,是我國農產品重要出口地之一[12]。近些年來,歐盟頻繁地修改或發布食品安全政策和技術法規。如在2016年2月,歐盟制定嬰兒配方食品相關條例,明確規定了嬰兒配方食品和較大嬰兒配方的成分要求。
近年來,歐盟成為中國出口蜂蜜的主要市場,中國對歐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歐盟對中國市場蜂蜜進口貿易的擴大是其對全球蜂蜜需求猛增的反映。同樣的,浙江省蜂蜜的出口也受到SPS措施的限制。以浙江寧波為例,2015年,寧波1—10月蜂蜜出口持續保持強勢的勁頭,共出口蜂蜜1818.1噸,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50.8%,轄區蜂蜜出口目的市場前三位分別是南非、日本、比利時。雖然寧波今年的蜂蜜出口呈增長狀況,但SPS措施對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同樣影響著寧波蜂蜜的出口。

表1 浙江省與各國(地區)的出口總額(單位:萬美元)
(2)美國的SPS措施。美國是世界貿易強國,2015年美國在WTO通報的SPS通報共166條,相比2014年的133條,同比增長25%,其對我國采取的SPS措施一直位于前列。水產品是浙江省所出口的農產品里具有較大優勢的產品,也是主要的創匯農產品。在2011年至2014年間,浙江省水產品出口額由177399萬美元增至199776萬美元,但是相對于其他出口產品來說,其增長速度是較為緩慢的。在2012年,1—2月浙江省寧波口岸出口水產品3.8噸,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減少39.3%,所以從局部來看,水產品的出口量也在下降。SPS措施一直是美國在農產品進口方面實施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的主要工具,特別是在進口我國水產品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2002年至2012年間,我國對美國的水產品出口貿易額由8.1億美元漲至29.5億美元,發展迅猛。近年來,美國涉及水產品的SPS通報不斷,使我國水產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美國政府對于相關產品實施標準限量以及合格的評定程序等都在范圍、數量上進行不斷完善,增加了應對難度,提高了國內安全標準,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貿易保護主義,使美國成為了浙江省水產品出口受阻較為嚴重的地區,嚴重影響了浙江省對美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健康順利發展[1]。
(3)日本的SPS措施。日本對進口農產品的標準極高,甚至有些標準超出國際標準,還有些標準的設定十分不合理,其目的僅僅是為了保護本國農產業的發展,沒有遵循SPS協定的相關規定。若出口日本的相關農產品不符合其規定,將被滯留在國內市場,造成國內農產品企業巨大的損失。在日本,食品安全是受到社會極大關注的,國家也十分重視所進口食品的安全,當然,農產品也不例外,他們與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方面的法律有《食品安全法》、《衛生安全法》等。2016年2月18日,日本修訂了食品衛生法案項下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標準規范(修訂農業化合物殘留標準),該通報將影響其所有的貿易伙伴,我國的農業出口也受到了挑戰,浙江省也要對此引起重視。
2013年,中國茶葉出口的總量為325806噸,總金額為124631萬美元。浙江省是中國茶葉出口的重點地區,由于日本對農業化學物標準的修訂,日本對浙江省茶葉實行了嚴格的SPS措施,浙江省出口的茶葉只能遵循高標準,而且本省又是茶葉出口小地區,不能影響世界價格,因此浙江省茶葉的出口量隨之大幅度下降。
2、浙江農產品出口遭受SPS措施限制的原因
浙江農產品出口遭遇國外SPS措施壁壘的阻礙,不僅是由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同時也有浙江出口企業的內在因素,包括自身的產品質量標準低、含科技水平不高、產品安全標準滯后、加工程度低、相關政策支持和服務不到位等。
(1)國際因素。第一,國際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全面提高。隨著食品市場的開拓,食品引發的安全事件逐漸增多。2013年從愛爾蘭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25個國家的生豬肉中,檢測出其生豬遭到二惡英污染,至此,食品安全問題全面升華為全球都要面對的嚴重問題,從保護人類、動植物健康著眼,促使全球各國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健全食品安全標準法規,強化動植物疫病預防與控制等,特別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等更為顯著。
第二,發達國家保護本國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具有標準歧視性[13]。在WTO的推動下,各國農產品關稅大幅降低,關稅壁壘保護作用逐漸下降,但各國又要保護本國農產品的發展,所以發達國家就通過實施SPS措施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出口。有些甚至以高于國際標準的要求來限制我國農產品的進口。很多遭受了SPS措施的中國企業認為有些進口國采取了過高的檢驗標準,就是為了阻止我國產品進入。種種國際因素,更加加劇了浙江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困難。
(2)內在因素。第一,出口產品的質量不過關,企業科技水平不高。在形式各異的SPS措施下,浙江小部分農產品出口企業能達到目標市場的要求,但是也并不能達到所有國外市場的SPS措施要求。大部分農產品出口企業通過一些技術改造、自主創新措施,以及取得國際權威認證或者進口國內某些權威認證機構的認證來減少遭遇SPS措施時所帶來的影響,但是仍會有小部分企業由于企業本身資金不足,造成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不過關,無法達到進口國的要求,從而不得不選擇放棄該進口國市場。因此,浙江農產品出口頻繁遭遇國外SPS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企業自身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和科技水平不高。
第二,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規范的舉措。在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普遍存在違規使用農藥、添加劑、防腐劑等現象。有些農產品采收前打藥,如水果和蔬菜;有些不執行停藥期,導致農產品的殘留農藥量超標。同時,加工過程中存在較多人為過失,如2001年浙江舟山等地的出口蝦產品事件,正是因為部分剝蝦工人在生產加工上的違規操作,他們為了防治手指發炎而涂搽氯霉素藥膏導致氯霉素殘留超標。
第三,相關政策支持和服務不到位。目前,中國的風險預警信息系統比較薄弱,不僅對國內外相關行業及產品信息的收集不夠充分,而且由于網絡的不健全,對相關的國外先進標準、知名企業標準和有關國家的技術法規的信息收集量不足,反饋也不及時,使出口農產品被國外海關扣留的事件頻繁發生。
浙江農產品出口已經初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出口機制。國際SPS措施發展和標準升級的趨勢帶給浙江的影響是比較復雜的,從長期來看,這種發展趨勢對浙江農業產業發展有利,但近期一些貿易伙伴國以SPS貿易壁壘遏制浙江農產品出口的形勢也十分嚴峻,尤其是美國、歐盟和日本,而這些國家正好是對我國使用SPS措施最為頻繁的國家,因此必然對浙江農產品出口產生極大的影響。
1、積極影響
首先,有助于優化浙江省的農產品結構。由于浙江省所出口的農產品主要依靠的是人工生產,生產效率較低,很多農產品出口企業對產品的數量要求大于其對質量的要求,所以浙江省農產品的出口極易受到國外SPS措施的影響,我們對此必須極度重視。SPS措施是農產品進口國為保護本國農產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也是技術進步的產物,浙江省之所以受其影響程度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浙江省農產品的質量達不到國際標準,而像美國、日本等科技領先發達國家極易針對我國農產品的質量采取一個較高的標準,來阻止我國農產品進入這些國家。因此SPS措施的實施,有助于提高浙江省的生產效率,促進農業技術的進步,發展擁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具備較高農產品標準的企業,舍棄低水平的企業和低標準的產品,促進浙江省農產品產業的調整和優化,也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高的生活質量,鼓勵更多農業生產商培育綠色無污染的健康農產品。其次,有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國外通過SPS措施促使浙江省的企業提高科技水平和環境標準,以此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保障浙江省農產品的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
2、消極影響
第一,將導致浙江省農產品出口速度增長緩慢。在國際上,一些進口國頻繁地變化其技術標準及其各項條款,加大了浙江省農產品出口企業應對的難度,提高了農產品出口的風險,直接阻礙了浙江省農產品的出口,降低了農產品出口的數量。第二,導致浙江省農產品出口成本增加。農產品進口國針對浙江省農產品實施較高的標準,直接導致生產和流通成本的增加,使浙江省出口的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上升,降低了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第三,降低了國內農產品價格,減少了國內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收益。出口速度的變緩和出口成本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出口收益的減少,而且大量的不符合進口國標準的未出口農產品滯留在國內市場,導致國內市場供過于求,間接導致了國內市場農產品價格的下降,降低了農產品企業的收益。第四,國際間的貿易爭端增多。由于一些發達國家為保護本國產業而反復以人類與動物安全為借口,不斷要求國外的出口企業提高農產品質量,不斷地增加產品檢疫標準,導致浙江省也遭遇了很多不合理的SPS壁壘,增加了國際爭端。
1、政府的對策
(1)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工作。浙江政府應將相關規定配套,形成完整的體系,在統一的基礎上,制定規范的農產品標準,逐漸完善農產品評估體系,一步一步與國際農產品標準接軌,完善能滿足農產品需要的標準體系。針對茶葉、蔬菜、畜產品、罐頭、藥材及蠶絲等主要農產品,努力實現整個農產品生產制造過程都有合理、規范的標準作為技術依據。按照具有國際水準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規章來組織生產,以提高浙江省農產品的質量,這也是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2)完善發展生態農業的鼓勵政策。浙江政府應倡導生態農業的發展,減少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生產;靈活運用已有的科技,支持企業研究和發展相關的生態農業技術,培養生態綠色品種、生物及有機化肥、生物農藥等,建立起服務于生態農業技術的相關體系,促進農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將生態農業貫穿于農業生產中。浙江政府部門不但要鼓勵相關的專業人士對生態農業發展的研究,主動提供農業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時也要對農業生產商采取獎勵政策,鼓勵浙江農民種植生態農作物,加快農產品的轉型,為綠色生態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2、企業的對策
(1)學習掌握與SPS協議相關規則。面對其他國家對浙江省農產品實施的各色各樣的貿易壁壘,尤其是SPS措施壁壘,企業應加強對SPS協議相關規則的學習,對自身所遭遇的各種各樣的SPS措施,及時抓住重點,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浙江省農產品出口企業應當及時關注其出口國SPS的最新動態,把握對方所要針對的方向,及時改進,合理應對。
(2)提升農產品的科技水平。浙江大多數的農產品都是人工作物,而不像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采取機器化生產,所以浙江省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低,往往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要求。
根據調查表明,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投入遠遠大于我國的科技投入,我國的科技水平比較落后,遠遠跟不上發達國家標準的變化,浙江省也不例外。針對該現象,浙江農產品出口企業必須在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上多做研究,學習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不僅要使浙江省農產品的生產達到數量要求,也要努力使農產品的質量達到較高的國際標準,進而保證浙江省農產品在國際市場擁有立足之地。
[1]劉小麗:SPS措施對中國出口美國水產品的影響研究[D].江南大學,2014.
[2]譚晶榮:浙江省農產品貿易現狀、結構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3(3).
[3]吳瑞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22).
[4]董銀果:SPS措施影響貿易的模式——以中國農產品為例[J].上海大學學報,2008(3).
[5]周英豪:浙江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受阻影響因素研究及對策[J].國際商務,2014(10).
[6]楊茂、宋歌華: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現狀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5(3).
[7]蔣天穎、謝敏、鄭長娟: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現狀與運作機制——以寧波為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8]宋海英:SPS措施對中國蜂蜜出口歐盟的影響——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4(1).
[9]董銀果:SPS措施對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1(2).
[10]宋海英、陳志鋼、董銀果:國外SPS措施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9(1).
[11]董銀果:SPS措施對豬肉貿易的影響及中國遵從方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12]李帥、張晨陽:技術性貿易措施在歐盟外貿管制法中的運用[J].商務部條約法律司,2005(1).
[13]董銀果、姜盼:中國農產品遭遇SPS措施的原因探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2(11).
[14]蔣天穎、史亞男:寧波市物流企業空間格局演化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5,35(10).
[15]宋海英、陳志鋼:SPS措施影響國際農產品貿易的研究評述[J].農業經濟問題,2008(6).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