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明,雷元寬
(1、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羅平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羅平 655800)
“十三五”云南油菜產業發展對策
吳進明1,雷元寬2
(1、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650201 2、羅平縣種子管理站,云南羅平655800)
本文在闡述“十二五”時期云南油菜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十二五”云南油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對“十三五”云南油菜產業發展進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十三五”云南油菜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十三五”;油菜產業;云南;對策
1、生產現狀
油菜是烤煙-油菜輪作、水稻-油菜輪作、玉米-油菜輪作的重要作物,是實現周年高效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云南常年種植面積達到450萬畝,種植面積處于全國前10位,是主產省份之一,也是國家規劃的優勢產區。平均畝產120公斤,總產50余萬噸,原料產值超過30億元。“十二五”期間,云南創造了全國最高單產,畝產突破450千克,百畝連片平均畝產超過360千克,千畝連片平均畝產超過290千克的高產紀錄,達到全國冬種早熟油菜的超高產水平。
“十二五”期間,云南油菜種植面積整體呈微增長態勢,占全國比率也在逐年微升(見表1),種植面積從2010年的26.98萬hm2增加到2014年的29.62萬hm2,年均增長2.36%。

表1 2009—2014年云南省油菜種植面積、總產及單產情況

表2 2003—2013年云南省菜籽油供需情況(單位:萬噸)
2、加工現狀
“十二五”期間,云南省油菜籽加工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大中型成規模的加工企業少,幾家大型加工企業的日壓榨能力均在300~500噸之間,全省80%以上均為小型加工廠或家庭作坊。全省年均菜籽壓榨量在50萬噸左右,年均產油量約18萬噸(按出油率35%計),年均餅粕產量約32萬噸。據中國菜籽信息網數據統計,2011年“全國油菜籽收購加工百強企業”中,云南省僅有3家,與湖北、江蘇等油菜籽加工大省相比,云南省油脂加工實力相對較弱。
3、消費現狀
“十二五”期間,云南全省80%的食用植物油為菜油,具有不可替代性。與全國情況相似,由于近年來食用油消費需求缺口逐年擴大、進口油料大量涌入、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因災減產等諸多原因,食用油自給率不高。據云南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測算,2013年全省菜籽油供給19萬噸,消費41萬噸,缺口為22萬噸,自給率僅為46.34%(見表2),云南大量依賴調入滿足本省食用油需求,不僅使云南油菜產業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也關系到全省“油瓶子”的安全問題。
4、油菜產業的“四園”經濟特點日趨彰顯
“十二五”期間,云南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作為支撐產業發展的技術平臺,有效地發揮了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領、促進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云南油菜生產的帶動性也逐年增強,促進了旅游業(如羅平、騰沖、麗江等地)及養殖業、蜂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經濟、生態及社會綜合效益日趨明顯,云南油菜產業的發展逐漸彰顯了油園、花園、蜜園和菜園(菜苔作蔬菜,菜苔做腌菜)“四園”經濟的特點。
1、對油菜產業的認識不夠
目前,社會上容易將糧食生產與油料生產對立起來,對糧食作物多年連續種植的不可持續性認識不足,對種植油菜控制土傳病蟲害、培肥地力的生態效益認識不夠,沒有建立起立足于糧油兼豐、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的耕作制度。對發展油菜產業對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也認識不足。
發展油菜是實現糧油兼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油菜根系能分泌一種抗菌物質——硫苷,葉片、莖稈等地上營養體也含有一定量的硫苷。種植油菜后能有效控制土傳病害,還能增加土壤肥力。因此,建立合理的輪作的耕作制度,對促進糧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糧、油雙豐收具有重要意義。
2、油菜種植規模小,產業發展不平衡
云南油菜種植面積僅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另外,由于種植水平的差異,各產區間單產水平和生產成本差異大,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油菜產業的平衡發展。最高單產達6000kg/hm2,最低單產僅750kg/hm2,差值達5250kg/hm2,生產成本較大的產區達7500元/hm2,較小的產區僅3000元/hm2,單產及生產成本的差異極大挫傷了農民油菜種植的積極性,阻礙著油菜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3、油脂加工業落后
云南省油菜籽加工企業規模小、布局雜亂,80%為小型加工廠或家庭作坊,全省僅3家左右的大型油脂加工企業能與全國大型油脂加工企業競爭。小型加工廠加工成本高,每噸油菜籽加工成本需400元左右,比大型加工廠要高出200元左右。其次,云南省小型加工廠均分布在鄉鎮地區,無統一管理,加工設備陳舊,加工水平落后,許多加工廠不對“雙低”油菜籽單收單儲而混加工,結果使產品質量和效益下降。
4、品牌創建認識不足
盡管云南的油菜生產了大量的高原優質和生態油菜籽,但由于加工技術落后,品牌開拓不力,目前還沒有形成有影響的高原生態菜籽油品牌,制約了油菜產業附加值的提升。羅平秋播油菜菜花節聞名全國,但麗江、騰沖等旅游勝地的油菜菜花還沒有形成品牌,相關的蜂蜜產品也還有待開發。
1、“十三五”國家對油菜產業發展的政策意向
“十三五”期間,當棉花、大豆的目標價格試點取得成功后,國家下一步將會對油菜籽、玉米、食糖等大宗品種也實施目標價格改革,甚至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也可能會將小麥、水稻這些主糧品種逐步過渡到目標價格范圍之內。
國家對油菜產業發展的支持將從“黃箱”政策向“綠箱”政策轉變。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的承諾,政府對農業的直接補貼不能超過農業產值的8.5%,而現在我國針對有些農產品的補貼已超過這個限制。“十二五”期間,油菜籽最低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價格,2015年臨時收儲政策已經完全執行不下去了,國家取消了收儲政策,改為中央財政給油菜主產區:安徽、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七省油菜籽收購提供補貼,具體收購價和是否收儲菜籽油由省級政府確定。因此,我國油菜產業發展的“黃箱”政策是不可持續的。在這種環境下,國家將會把過去對油菜籽價格的補貼,轉變為對農業科研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補貼,這樣就可以實現從“黃箱”政策向“綠箱”政策的過渡。
總之,“十三五”期間,國家對油菜產業的發展將會朝著針對新型經營主體的精準補貼、目標價格補貼和農業基礎設施以及農業科研補貼的方向去側重和傾斜,這也意味著農戶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結構要轉型升級,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為。
2、“十三五”云南油菜產業發展態勢分析
在油菜產業發展進入市場化改革的新常態下,受國際油料市場的沖擊,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十三五”期間,國內油菜產業的發展將會面臨生產規模萎縮的嚴峻考驗,云南也不例外。
“十三五”期間,就云南而言,油菜市場還會維持供弱需強的總體態勢,甚至“供趨弱,需變強”的態勢將更加明顯。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菜籽類產品的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加大。
“十三五”期間,通過市場優勝劣汰的選擇,保留優勢產區,淘汰劣勢產區,云南省油菜生產布局將進一步優化,油菜在農業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將更加合理。
“十三五”期間,云南油菜產業的布局和結構通過市場的選擇優化,云南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領等提質增效措施,將使全省油菜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明顯提升。
1、抓兩個重點——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領
依靠科技增強內涵,打造優質、安全、生態食用油品牌,是云南油菜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間,應加快新品種研發和新技術推廣。把選育優質、高產油量雜交油菜品種,集成輕簡化高效實用技術,良種良法配套推廣;加快油菜良種產業化,改擴建良繁基地,建立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因地制宜開展油菜機械化生產示范推廣等列為重點扶持的環節。同時,加快推進油脂產業建設,積極引導支持油脂加工企業生產低芥酸菜籽油、低硫甙餅粕及其它精深加工產品,著力解決好油菜生產從土壤→品種→種植→加工→產品以及流通環節的安全性問題。
要以品質較好的高原油菜籽為依托,建立農業合作組織,開發標準化的特色油脂產業,打造云南高原油菜優質、安全、生態品牌。此外,還應以典型輻射帶動全省油菜產業協調發展。本著鞏固大區,發展新區的原則,優先扶持羅平、玉溪、騰沖等油菜主產區進一步提高油菜種植水平,通過建設科技示范園區、示范樣板等方式,帶動油菜大面積的高效生產,全面提高油菜單產、總產和品質。
2、挖兩大潛力——提高單產和提升綜合效益
全省油菜平均單產120Kg/畝(與全國平均數持平),云南氣候十分適宜油菜生產,有大面積(百畝以上)超過300Kg/畝,小面積超過400Kg/畝的高產典型,說明單產提高到150Kg/畝的水平是可能的。
“十二五”期間,云南油菜產業在經濟、生態及社會綜合方面的效益日趨明顯,逐漸彰顯了油園、花園、蜜園和菜園(菜苔作蔬菜,菜苔做腌菜)“四園”經濟的特點。“十三五”期間,應繼續挖掘全省油菜產業“四園”經濟的潛力來規避其比較效益低的現實,通過迂回戰略,提升其綜合效益,促進云南省油菜產業健康發展。
3、打造兩個品牌——優質菜籽油和油菜花旅游品牌
菜籽油是云南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占全省畝產食用植物油的80%,其中雙低品種已占90%。利用云南生態和氣候條件,建設綠色生態原料基地,打造雙低優質菜油和高油酸(與橄欖油相當)品牌,對提高油菜產業的效益意義重大。
云南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可打造油菜花與美麗風光相結合的生態旅游品牌。云南是春、夏、冬油菜產區,一年中6~9月,12~3月都有油菜花。油菜作為花卉的優勢:種子便宜,易種易管,花期長,規模大,花與油兼收。油菜產業與旅游產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潛力很大。
4、側重兩個方面——早熟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
云南具有開展早熟育種和高產潛力研究的優勢條件,可利用云南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和在國內有特色的小孢子培養、胚直播成苗高效種質創新技術,創制油菜特異種質材料,培育突破性大品種,為我國一年三熟油菜產區早熟、特早熟油菜品種選育提供育種材料和技術支撐。
利用云南有利油菜創高產自然氣候條件,應開展油菜高產(〉300kg/畝)、超高產(〉400kg/畝)基礎研究,開展油菜高產、超高產的產量構成及相關生理生化指標研究;建立油菜高產、超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云南具有油菜畝產突破500千克的潛力,通過加強研究,可為提高云南乃至全國油菜產量做出貢獻。
[1]吳進明:“十二五”云南省油菜產業發展研究報告[R].2015.
[2]吳進明:2015年度云南省油菜產業決策咨詢報告[R].2015.
(責任編輯:劉冰冰)
云南省現代農業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編號:A300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