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日前,由上海洛克公園主辦的中國首個世界街頭籃球大賽——“JUMP 10世界街球大獎賽”成功舉辦。為舉辦本次聯賽,洛克公園在上海世博園中國館附近興建了新的場館,該場館賽前已面向公眾開放。
JUMP 10,是上海洛克公園的創始人戴富祺為彌補亞洲地區業余籃球聯賽的空白而提出的想法,相較于洛杉磯德魯聯賽與法國的Quai 54,洛克公園的JUMP 10所邀球隊國際性更強,11個國家16支隊伍,幾乎代表了全世界街頭籃球的最高水準。
如今,在上海已經開設13家分店的洛克公園對于未來發展有更高的目標,戴富祺告訴《新民周刊》:“選擇世博園這樣一個地標,就是為了在品牌上拔高JUMP 10賽事。”他希望將這里打造成中國街球的“麥加”。

作為體育運動類場館,洛克公園致力于營造年輕時尚的感覺,涂鴉、音樂、看臺、酒吧、餐廳一應俱全。
2005年夏季的一天,一個溫州男孩領著一個國外來的朋友奔波在上海街頭,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家可以打籃球的室內運動場,但是在跑遍了上海街頭后,兩個男孩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場地。外國男孩不禁對溫州男孩抱怨中國的運動場地太少了,而此時溫州男孩的心中萌生了一個了不起的想法。
這個溫州男孩就是現在上海洛合體育發展有限公司CEO戴富祺。畢業于澳大利亞南十字大學工商管理系的他,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設計工作,既給別人打過工,也曾嘗試自己在家辦設計工作室。
但心懷創業夢想的戴富祺并不滿足于這樣的狀態,他曾想過與父親一樣從事服裝行業,但是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直到上述“搜索”籃球場的事件,成為了他想要開辦一家屬于自己的室內籃球運動場的契機。
于是,戴富祺與一個同伴開始籌劃創業。兩人拿著從家里借的20萬元,騎著自行車開始在全上海尋找合適的場地。最后,在虹口區花園路找到了一個老廠房,面積大、位置好,戴富祺對此很滿意。兩個年輕人當即拍板并付下定金,正當他們滿心歡喜地準備大展拳腳時,卻遭遇了“晴天霹靂”——當時的廠房房主表示這個廠房至少能用五年,但合同卻只能一年一簽,這樣的舉動引起了戴富祺一個朋友的懷疑。經過查證,原來該廠房一年后就要拆遷。后來,戴富祺和朋友找到房主試圖拿回全部定金,但最終只追討回了一半。
開局不順,給戴富祺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一度想要放棄創業的夢想。幸運的是,不久后一個全新的機會出現了。
當時的戴富祺住在楊浦區周家嘴路,某天他看到家對面昆明路上的一個老廠房貼出了招租啟事。他下意識地覺得機會來了。
“這個廠房當時被用于群租,住了約600人,一次火災事故后這里被徹底取締,不允許再住人。”戴富祺向記者回憶道,由于廠房本身結構不適合用做倉庫,房主急于出租在附近貼發了很多小廣告。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戴富祺決定來個“實地考察”。老廠房在事故后經過粉刷的二樓和二樓的超大露臺讓戴富祺眼前一亮,最終,他以每天一平方米約0.3元的價格租下了這個破舊的廠房,從此真正開啟了自己的夢想之路。
剛剛起步的戴富祺,除了家里湊的20萬元以外沒有更多資金,于是,廠房的裝修和改建都不得不自己動手。
巨大的電風扇,墻上的涂鴉和地上的油漆桶,輪胎和各色便條,伴著這股濃郁的美國廢墟風,上海最早的街頭籃球館誕生了。
在當時的上海,戴富祺的籃球館因風格獨特且具有唯一性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慕名而來,尤其是周末場館幾乎每個時間段都爆滿。其中也不乏名人明星的到來,如:著名歌手潘瑋柏,中國前職業籃球運動員姚明等,使得這里也成為了上海最負盛名的街頭籃球館。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廠房倉庫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租金與產生的經濟價值不成正比,交通不夠便利或過于偏僻對消費者而言都是缺乏吸引力的原因。還有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這樣的廠房終有面臨拆遷的一天。
三年后,昆明路上的第一家室內籃球運動館無奈結束了營業,整個廠房最終也被完全拆除。同年,戴富祺的第二家洛克公園因為合同期滿被迫中止了合作。
這是1.0時代的洛克落幕,但也是洛克公園開始轉型升級的全新起點。
八強賽當日,不僅現場爆滿,同時在線觀賽者更是高達120萬人次。JUMP 10 的含義是籃球場上角逐的球員有10人,地面到籃筐的高度是10英尺,以及腎上腺素加速的時間是10秒。第一屆JUMP 10總冠軍獎金高達10萬美元,加之各國球隊球員的衣食住行,據戴富祺推算,整場比賽成本約在1000萬元左右。
戴富祺坦言,第一屆JUMP 10 很難獲得直接的經濟收益,但這位“80后”總裁也信心十足地告訴《新民周刊》記者,這些表面上的利益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看重的是整個比賽所能帶來的規模效應和宣傳效應。
在經歷了早期的失敗后,戴富祺進入虎撲網擔任副總裁,洛克公園團隊也被虎撲網全部收購。據戴富祺透露,他在虎撲網任職時期擁有1%的股份,“要知道,現在虎撲網在上創業板后,這1%就值好幾千萬了。”
不過,戴富祺始終沒有放棄過重振洛克的念頭,當時機來臨,他毅然放棄了虎撲網優厚的待遇和這1%的股份,投入到了洛克公園的重啟中。
2010年電商的興起對實體商城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電商平臺在時間及空間上的便利性以及價格方面所帶來的優惠等優勢把實體商城打了個措手不及。實體商城想要挽回頹勢,不得不由單一的百貨向體驗式商城轉型。而這一改革,正是戴富祺等待已久的時機。
那年,匯金百貨提供近兩千平方米的場地引入洛克公園,希望借此增強商城的體驗性并提高商城人流量。二次創業的戴富祺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但是新的場館一個月運營下來只有兩萬多元的收入,最困難的時候,單日營業額僅為14元,場地經營嚴重虧損。
對于夢想的執著和堅持讓戴富祺頂住了來自家庭、經營上的種種壓力,他竭盡全力讓場館盈利,一年不到,他將公司扭虧為盈。目前,他在上海的13家門店,單日所有門店最高人流量總和超萬人,這意味著在上海15%打籃球的人會去洛克公園,洛克公園的會員數已達10萬人,其中付費會員數將近5萬人。那么,戴富祺和他的洛克公園到底與同行業競爭者有什么不一樣?
洛克公園與競爭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模式,“我們現在走的是與商業地產合作的模式。”戴富祺說道,“我們是第一個進入商場的球館,從莘莊的凱德龍之夢開始,現在一線最知名的商業地產集團里包括龍湖、百聯、保利、華潤、綠地等都與我們簽訂了合作協議,跟我們定制球館。”
此外,在經營上,洛克公園還有三大制勝法寶。據戴富祺介紹,首先是品牌和氛圍,“作為體育運動類場館,洛克公園致力于營造年輕時尚的感覺,涂鴉、音樂、看臺、酒吧、餐廳一應俱全。”
其次,洛克公園設置了專門的休閑娛樂社交場所,提供桌球、上網設施、體育教育及親子類項目等等。戴富祺表示,通過這些方式,洛克公園迅速擴大了消費者群體,能將朋友聚會、家庭的休閑娛樂都包含其中,“這就從單一的運動設施及場館提供中跳脫出來,并且增強了消費者在洛克公園的二次消費能力。”
洛克公園不僅要做場所的提供方,更要提供豐富精彩的內容,因此,洛克的第三大“殺手锏”就是組織精彩紛呈的體育賽事和活動,甚至能在其官網和訂閱號上,為那些表現出色的業余球員做專訪。
隨著實力的增強,洛克開始承辦、舉辦一些大型的體育活動,例如,今年6月洛克公園在世博園館承辦了上海市第二屆市民運動會市民籃球節,8月末洛克舉辦的JUMP 10大獎賽正是本次籃球節里最大的活動。
為了在行業內做得更好,洛克公園在服務上也下足了功夫。記者看到,在洛克公園的場館里,運動者有更衣室,可以洗熱水澡和干洗衣物。
“雖然我還有一些場館是建在廠房倉庫里的,在購物中心里我們用的土地也都是別人用剩下的邊角料,但是我們簽的都是商業地產,這就與我最初創業時完全不一樣了。”戴富祺說,“我們現在最大的競爭者就是電影院,它們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比我們高,但是一家商場里只能有一家電影院,所以在大商場里還有我們的空間。”
歷經挫折與困難,洛克公園成功轉型進入了2.0時代,而戴富祺沒有止步于此,進軍全國是他下一步的計劃。
“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我們能有這樣的發展不是單純因為某一件事情觸發,而是中國的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了這個階段。”戴富祺表示。
今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印發《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首次明確了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閑業、場館服務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彩票八大重點行業。《規劃》中提出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數超過600萬人,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等目標。
對此,戴富祺回應道:“從政策上看,2014年12月份政府發布了46號文件,這個文件給我們整個體育產業吹來了一股東風。這個政策出臺,我們理解為是體育產業的春天到了。因為國家提出了一個3萬億年總產值的概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體育產業中,整個體育產業的市場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戴富祺還補充道,目前上海在體育產業上的細則還沒有出臺,“政府主要是引導和資源上的介紹。例如:NBA中國,以及體育總會,都和我們有合作。體育總會知道民營企業發展不容易,就將他們11個NBA球星中的大部分的活動都放在了洛克公園,支持我們舉辦一些球星見面會和比賽。”
除了政策上的扶持,社會需求量增大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以美國為例,美國每人每年在體育上的消費是中國的十倍,相較之下中國體育市場增長空間還很大。
“目前,中國與國際上的經濟水平開始接近,并不斷向發達國家靠近,甚至于幾年后可能超過發達國家。所以,當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對于精神上和身體健康上的追求會增強,以文化和體育為主心骨產業的春天也就來了。”戴富祺進一步分析道,而隨著全民運動的興起,當下年輕人愈加注重身材,為了保持身材或者塑形會去運動或者健身,同時,中老年群體也越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加強運動鍛煉的意識正逐步提升,“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我的新店沒有做廣告,位置就算較為偏僻,但無論周末還是工作日這家店都會爆滿。”
乘著這股春風,戴富祺朝著夢想不斷前進,他下一步的目標是建成洛克體育中心,“做全國第一個真正市場化經營的體育綜合體,將運動、比賽、培訓、餐飲都整合在一起,形成Sports Mall。”
戴富祺目前正在商議一個1.5萬平方米的廠房。他向記者透露道:“我們將在今年年底正式啟動這個項目。我們雖然在建設、運營場館上是專家,但是做體育產業還是有短板,所以需要做很多內部儲備,人力儲備,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
按照戴富祺的預計,洛克將投資5000萬元左右做這樣一個體育產業孵化園和體育產業的場館,先形成體育商業綜合體,再以這種模式與政府合作,爭取在全國進行推廣。
“體育產業本身是一個陽光健康的行業,洛克公園的發展既有利于服務并滿足民眾的需求,又可以創造體育產業的價值。”在戴富祺的設想中,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在五年內上創業板。
不僅如此,在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同時,戴富祺還希望為他人夢想助力,“一些年輕人創業,可以到這個體育產業孵化園來租一個辦公室,我們可以提供指導基金,風險投資和技術扶持。”
前往夢想的路上,戴富祺依舊需要不斷克服種種困難與阻礙,但是他堅信憑借洛克目前的實力,并抓住、抓好每一次機遇定將創造出屬于洛克公園的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