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丹
列寧沒有使用過“黨報的人民性”這個概念,但從他編輯的一系列黨的報刊的工作實踐看,他正是按照恩格斯關于“深信你的聽眾正是你想要同他們說話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89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的思路辦黨的報刊的。早在1899年在為計劃中的《工人報》撰稿時他就強調:“編輯部和撰稿人之間要保持密切的聯系”,“編輯部和撰稿人對理論問題、當前的具體任務和怎樣編好報紙(或叢書)的基本看法要一致。”(《列寧全集》第2版第4卷157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他一向反對“讀者管讀、作者管寫”的“資產階級對合法報紙通常所習慣的那種想法和做法”,多次批評將這種陳舊的認識帶到黨報工作中。
1904年底,列寧就創辦第一張布爾什維克機關報《前進報》致信全黨,寫道:“希望所有把這個機關報看作自己的機關報并意識到一個社會民主黨黨員的義務的人,永遠拋棄資產階級對合法報紙通常所習慣的那種想法和做法,如說什么寫是他們的事,讀是我們的事。所有社會民主黨人都應當為社會民主黨的報紙工作。我們請求所有的人,特別是工人,給我們寫通信稿。讓工人們有更多的機會給我們的報紙寫稿,可以寫各種各樣的問題,盡量多寫些自己的日常生活、感興趣的問題和工作情況,沒有這種材料,社會民主黨機關報就一文不值,因而也就不配稱為社會民主黨的機關報。”(同上,第9卷86-87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912年他論述《真理報》工作時再次談到這個問題,他寫道:“如果工人的報紙這樣輕視工人所關心的事情,它難道還能夠存在下去嗎?……而且還會極嚴重地損害報紙本身的業務,即報紙發行以及像辦企業那樣的辦報業務。報紙本來就不是一種讀者管讀、作者管寫的東西。”(同上,第46卷176-177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他在創辦《前進報》(1905年1-5月)時,實際上已經提出了后來在黨的報刊實踐中需要正確處理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黨報的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他說:“我們對于把工人的(‘大眾化的)機關報與總的(指導性的)知識分子的機關報分開的想法深表懷疑,我們希望社會民主黨的報紙能夠成為整個運動的機關報,工人的報紙和社會民主黨的報紙能夠合并為一個機關報。”(同上,第9卷88頁)
1913-1914年列寧領導《真理報》工作時強調:“對《真理報》來說,現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危險是失去廣大讀者”。“應當努力使《真理之路報》[當時《真理報》為躲避書報檢查而改的名稱]的讀者按工廠、按地區等等組織起來,并大大超過目前的組織水平,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加通訊報道、管理報紙和推銷報紙的工作。應當設法使工人們經常參加編輯工作。應當……應當做的事真是太多了!”(同上,第46卷290頁;第25卷109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01年8月《火星報》第7號“工人運動要聞和工廠來信”欄刊登了一位彼得堡織布工人的來信,信中寫道:“我把《火星報》拿給許多工友看過,結果把這份報紙都弄破了,而這號報紙卻是很寶貴的…… 這里講的都是我們的事情,是關于全俄國的事情。這是無法用金錢來估價,用鐘點來計算的。”(同上,第6卷456頁注釋73,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這從側面反映了列寧辦的報紙與人民的關系。在《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中,他把黨的出版物與人民的關系概括為“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
十月革命后,列寧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論我們報紙的性質》(1919年)、《偉大的創舉》(1920年)等著作中一再強調這樣的觀點: “為蘇維埃群眾服務的報刊,對于政治領導人員的問題,對于無關緊要的政治措施,即各個政治機關的日常工作和例行公事,要少費一些篇幅。這一點我們必須做到,而且也一定能做到。”他要求社會主義報刊“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農群眾怎樣在日常工作中實際地創造新事物。”同時把各種壞蛋“登上黑榜”。(同上,第34卷136、138頁;第35卷93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他談到報刊關于政治領導人“日常工作和例行公事”的報道與反映人民群眾之間關系的處理,實際上便是我國黨領導的媒體如何做到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問題。
1974年,蘇聯歷史學博士阿·奧科羅科夫教授編輯出版《列寧論報刊與新聞寫作》一書,他在前言《列寧與黨的報刊》里將黨性、思想性、戰斗性、人民性、真實性列為列寧黨報理論的基本原則。根據他的闡述,“人民性”(партийность)是指:“報刊應當成為人民的報刊。不管從什么意義上來說,它都應當是人民的,因為它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它依賴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最積極的支持。我們報刊的人民性原則,來源于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的著名論斷。我們的報刊作為一種新型刊物,即與人民休戚與共的刊物,沒有,也不可能有違背人民任務和物質的自己的一套任務和利益。我們的報刊在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迫切任務的條件下,在不斷地得到成長和發展。我們的報刊在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迫切任務的條件下,在不斷地得到成長和發展。”“蘇聯的報刊(包括目前的機關報)與人民群眾保持著緊密聯系。工人記者和農村記者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廣,它體現了列寧關于報刊人民性的思想,體現了新社會所有的建設者都參與報刊工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