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舉辦第5期讀書與薦書活動。集團總經理胡思勇主持并推薦書目。
集團總經理胡思勇:
品鑒書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現代社會正在成為由知識型組織構成的社會。本書作者德魯克說:“在當今的知識社會中,一個知識工作者也許并不處于大企業或大機構的最高層,但他影響著一個組織的績效和結果,這樣的知識工作者在我們的社會中正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每個知識型組織里,有大量獨立工作的知識工作者。每一個知識工作者是不是一位管理者,我們不能以他有沒有下屬而定。在每一個知識型組織中,總有人單獨作戰。雖然他們沒有下屬,但他們仍然是管理者,因為他們是自己的決策者,也是資源的整合者。真正有創造力的知識型組織,每個知識工作者都是“內部企業家”。胡思勇同志指出,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是一個知識型組織,包括廣告營銷部門也是知識型組織,每個記者、編輯、廣告工作者都是“內部企業家”。
推薦理由:本書作者彼得·德魯克是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家,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 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部著作,已傳播到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其中《管理的實踐》一書奠定了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的經典。
集團工會周鋼:
品鑒書目《傳播觀念的歷史考察(第二版) 》。本書是作為一本學術著作,作者張昆教授為深入地梳理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傳播思想,通讀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傳記資料的文獻資料,全面地吸收了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第二版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以思想人物為線索,傳播觀念紛呈;第二,對傳播觀念進行解讀,科學客觀評價;第三,以文獻理論為支撐,涉及流派較多。本書提煉出的十幾位重要思想家的傳播觀念,系統勾勒出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思想的圖譜,給國內新聞傳播史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路、框架和研究范式。
推薦理由:本書提煉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傳播觀念,是引領新聞人思想、啟迪新聞人心靈的一道“學術大餐”。涉及理論與學派眾多,有集權主義、自由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等。作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僅參考文獻就有142本書,其中外文著作80本,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扎實的理論基礎。本書代表了張昆教授30余年對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心得和感悟,是國內新聞傳播史研究的一本難得力作。同時,也為集團“全媒體、多元化”發展提供有益的學理支撐和實踐指南。
湖北日報新聞出版中心王兵:
品鑒書目《草原帝國》。是一部經典中亞通史著作,發表于1939年,作者勒內·格魯塞是法國著名歷史學家、游牧民族歷史文獻權威。以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與王朝為綱,以紀事本末體的方法系統介紹了古代游牧部落或政權興衰更替的歷史。書中將活躍于歐亞草原的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民族歷史按草原帝國進行研究。從上古匈奴人開始,以成吉思汗時期為重點,描述了新石器時代到清朝吞并喀什噶爾、新疆被納入中國版圖為止這片歐亞大草原上無數征服者的歷史,描繪了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互動的歷史畫卷。
推薦理由:作者勒內·格魯塞是對世界歷史學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歷史學家,他一生潛心研究東方歷史與文化,他的著作《草原帝國》為我們展現了三千年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的恢弘史詩。《草原帝國》的偉大在于它記錄了一段起伏的歷史,一個民族的雄才膽略與驍勇善戰。這本書將給予你智慧與力量,并啟迪你勇往直前。
湖北日報群工輿情中心張培鐵:
品鑒書目《王鳳儀年譜與語錄》。王鳳儀先生是二十世紀世界大變革前夕的樸素的思想家。原為偏僻山溝里的一位農夫,家貧,不曾讀書。因篤盡倫常,義赴友難,乃見性明道。先生既不曾讀過佛經道典,又未學過圣經賢傳。生平講道,完全是由躬行實踐中生出來的。先生長時期生活在荒僻落后的山村,飽嘗鄉下人們的饑苦寒酸,尤其對家庭中的苦惱,更為深刻。經過數十年的體驗了解,認識到家庭是人類繁衍的源泉,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單位。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偉人哲士,以致平民百姓,無不生長在家庭里,欲生出好的子女,必須從家庭徹底轉變;欲家庭轉變,就必須從夫婦作起,振興母教,提倡婦女道德,建立新家庭。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家庭的問題。先生講道多用鄉言俚語,但卻從這些淺近而樸素的語言中,講出了繼往開來的大道理。
推薦理由:該書內容豐富多彩,精彩紛呈,經典多多。行走在塵世間,要與人為善,善解人意。眼神應該慈祥,臉色應該和藹,腰身應該謙恭,心底應該平和,靈魂應該是寧靜。我們要從善從儉生活,真實工作、誠實為人,有一顆寬容的心,做一個友善的人。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襄陽分社朱雪晴:
品鑒書目《大清相國》。長篇歷史小說《大清相國》塑造了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再現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云。廷敬行走官場五十余年生涯,體現他揭時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滿著濟世救民的理想主義情懷。2007年年底,時任北京市長的王岐山即將上調中央,在向同僚們告別之時,他推薦了兩本書,其中之一便是在當年出版的歷史長篇小說《大清相國》。
推薦理由:《大清相國》是歷史傳記中難得一見的好書。王躍文寫歷史,寫這本《大清相國》,并不是說寫那段歷史,寫一種教科書或者人物傳記似的,他是通過這個人物的環境、背景、他的性格、氣質、命運給我們今人很多啟發。在《大清相國》里,對“清官、好官、能官、德官”提出了“宅心仁厚、精明能干、從善如流、不乏鐵腕”的16字標準,本書既涵蓋了社會發展、社會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變化,又包括了干部的修身修行,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