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紅+何靜莉
高校檔案是高校在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其他各項活動中形成的以文字、圖表、聲像等各種形式呈現的原始記錄,是傳承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載體。高校檔案中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比如學校的艱苦創業的過程,教職員工先進事跡以及學校優秀學生成長成才的經歷等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不斷挖掘檔案中的寶貴資源,發揮高校檔案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促進作用。
1 高校檔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檔案工作的應有之義。教育部和國家檔案局制定的《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將高校檔案界定為“高等學校從事招生、教學、科研、管理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學生、學校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載體的歷史記錄”。這些承載著豐富內容的高校檔案真實地記錄著高等教育發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有著明顯的文化特征和時代印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真實寫照,自然也成為大學精神的重要載體。從形式上看,高校檔案歸檔的檔案材料包括紙質、電子、照(膠)片、錄像(錄音)帶等各種載體形式,可以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地再現學校工作、學生生活學習、教學工作各方面的情況;從內容上看,高校檔案能詳細地記載高校在管理、教學、科研過程中形成的各類材料,其中就包含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如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由此可見,高校檔案中含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時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的作用和價值。檔案工作在記錄和傳承中自然就承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如果能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檔案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和挖掘檔案工作的優勢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將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
1.2 高校檔案工作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周恩來總理曾經指出,應當用檔案印證歷史事實。檔案是歷史的真跡,必要時能使歷史再現,是歷史存在的各種現象的物質載體。高校檔案資料大多記錄的是本校發展史上的人和事,都是學校辦學過程的真實寫照。用檔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高校檔案是在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其他各項活動中形成的,以文字、圖表、聲像等各種形式呈現的原始記錄,是第一手資料,因此具有真實可靠性。如果作為教育素材使用,相比較課堂上較為枯燥的說教有更強的說服力,更能使大學生接受和信服。其次,高校檔案資料可以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不竭動力。高校檔案不僅包含著各種文字資料、圖片、數據表格以及具有實證價值的實物,還有較為珍貴的錄音、錄像資料和數據光盤等信息記錄,記載著學校辦學歷程中積累行程的文化根基、精神和歷史。如果將檔案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起來,教師就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和挖掘檔案資料中的教育資源,比如學校艱苦創業的過程以及師生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績等,教育引導大學生過好大學生活,并鼓勵他們通過努力為學校做貢獻,為未來的學弟學妹們樹榜樣。
2 利用高校檔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目前,不少高校越來越重視檔案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價值,比如北京大學利用檔案弘揚北大精神,清華大學利用檔案開發清華精神和清華校訓等等,多數學校利用檔案進行校史展覽,師生員工共同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三觀”教育。但是從總體上看,檔案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還遠遠不夠,其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有待解決。
2.1 檔案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沒有被充分重視。從事高校檔案工作的管理人員認為檔案工作是為學校提供相關服務的工作,自身沒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當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們則認為那是黨政工作人員、輔導員、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事情。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沒有充分認識到檔案工作對思想政治教育巨大的促進作用,缺乏對高校檔案真實生動、豐富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利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檔案資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管是高校檔案管理者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高校檔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因此,檔案資料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同時,檔案資料的內容也有待豐富。目前,高校檔案館收集檔案的主要依據是《高校檔案實體分類規范》,按照此標準,很多生動豐富的、有紀念意義和有價值的資料不能記錄進檔案,特別是一些建校時間不夠的學校檔案資料更顯得淡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利用的檔案資源就更顯得不足。
2.3 利用檔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夠豐富多樣。雖說目前不少高校對檔案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的越來越多,但從整體上看,利用高校檔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還比較單一,大多數高校主要是利用校史館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校、自強、自立的教育,而現實中還有一些高校連校史館都沒有。相比于外國一些高校,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我們做的都還很少。比如國外高校檔案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會采用多種形式,有展覽、資料匯編、開展文化活動、討論會等等。如何合理借鑒國外的方式為我所用值得思考和探索。
3 利用高校檔案工作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3.1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調動學校各部門的力量共同探索。首先,高校檔案部門也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者”。長期以來,檔案部門工作者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看館人”,認為只要把檔案接收過來,按要求整理好,并能及時地提供利用就是完成了任務。其實,新時期檔案工作者應該提高思想認識,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與我無關的心理,不僅要接受、保管好檔案,還要用活檔案資料,充分發揮高校檔案的育人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把檔案的育人功能落到實處。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對檔案工作的認識,充分挖掘檔案資料的價值和內涵,合理利用學校檔案館這一實用基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變“死”檔案為“活”教材。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夠積極主動地深入檔案館,深入挖掘檔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真實感人、生動形象的第一手資料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3.2 積累素材,豐富檔案資料,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按照目前《高校檔案實體分類規范》的標準,高校檔案館收集的檔案顯得有些單薄。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檔案還需要不斷積累更多的生動素材。首先,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相當于大學生的第二張身份證,是未來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建立誠信檔案將有助于對大學生進行誠信品格教育,督促大學生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關注自身的形象,警示他們要著眼于未來,力爭做一名講信用、負責任、敢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其次,建立大學生社團檔案。高校社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建立社團檔案對于社團活動的開展以及社團活動的總結、評估都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社團檔案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還可以記錄、傳承健康向上的社團組織的管理和開展活動的經驗。再次,建立師德檔案。教書育人,師德為先。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突出強調了師德的重要性。但是一個教師的師德水平高低是看不見、摸不著也難以丈量的,所以就出現了一些地方不知如何去抓師德建設的情況。為每一位教師建立師德檔案,檔案可以包括教師年度師德自評、師德成績考評和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等等,按照“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劃分,評價結果作為教師年度內評優評先的依據,這樣可以使師德評價由“虛”變“實”。建立一支師德優良的教師隊伍,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必要條件。最后,可以通過建立心理檔案、貧困生檔案、名人檔案等方式,豐富高校檔案資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更實用的資源。
3.3 大膽創新,運用多種形式,營造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圍。新時期要利用檔案資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僅要利用傳統的方式和方法,更要不斷創新、運用多種方式方法。首先,大多數學校都采用了的舉辦校史展覽的方式。校史文化不僅僅反映學校發展中的各種優秀傳統,也展現了一所學校發展的足跡,是各高校高度重視的一種文化。運用校史展覽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直接受到學校優良傳統的熏陶,從而培養其積極進取、愛校愛國的精神,激勵其學生為學校發展而努力的信心和決心。其次,充分挖掘檔案資料中優秀資源,編輯校本教材及形象生動的教育手冊。高校檔案素材豐富,如果深入研究一定能挖掘出許多有效資源,比如檔案中記錄的本校學校精神、優良傳統、發展成績及名人事跡等。充分運用整合這些富有人文科技內涵和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蘊的資料,可以編寫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及生動形象的教育手冊,這樣的編寫既有保存意義又有育人的使用價值。再次,新時期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建設網上檔案館,方便師生員工隨時上網學習檔案中記載的相關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同時,對于上傳的檔案內容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讓“死”檔案變成“活”故事,在師生間產生強烈的共鳴。
4 結語
中共中央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強調,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思想政治教育已是高校建設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它需要全校的教職員工為之努力,高校檔案工作者當然也要肩負起這一重任。高校檔案的文化和信息屬性決定了它可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可以起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高校檔案部門工作人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統一思想認識,主動探索將檔案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及路徑,切實為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做努力。
(作者單位:程秀紅,鄭州旅游職業學院;何靜莉,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 來稿日期: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