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小麗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討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采取隨機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分為各有50例產婦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產婦給予胰島素治療,觀察組產婦給予胰島素治療聯合飲食控制。對比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的血糖控制情況,并對比妊娠不利結局。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產婦的血糖均明顯改善(P<0.05),但觀察組產婦的血糖改善程度更加顯著(P<0.05)。觀察組的妊娠不利結局發生率為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P<0.05)。結論在產前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施行飲食控制,能夠有效減少不利妊娠結局,有利于實現優生優育。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飲食控制
有關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母嬰結局與其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情況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以胰島素注射為主,但有關研究指出,在胰島素注射的基礎上配合以合理的飲食控制措施,能夠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分組對比研究,分別給予胰島素注射、胰島素注射聯合飲食控制,通過對比兩組產婦的血糖控制情況、妊娠不利結局發生情況,以探討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提供借鑒,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的電子信息庫中選取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分組對比研究,所有產婦均經過B超檢查確定為單胎,且經血糖檢測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經產婦及產婦家屬知情同意,將這100例產婦納入此次研究的病例中。
采取隨機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分為各有50例產婦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產婦年齡25~35歲,平均(30.2±3.9)歲,其中初產婦41例,經產婦9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5~37歲,平均(30.2±3.9)歲,其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8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照研究。
1.2診斷方法
產婦在血糖檢測前8h開始禁食,檢查期間保持安靜坐姿,禁止吸煙;檢查時,產婦在5min內服用完300mL的葡萄糖溶液;采集產婦靜脈血置入盛有氟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對血糖進行測定;分別在產婦服糖后的1、2、3h進行血糖檢測,正常值應為5.1、10.0、8.5mmol/L左右,如產婦的任意2項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為妊娠期糖尿病。
1.3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宮內胎兒為單胎;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臨床資料完整,且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產婦;免疫缺陷綜合征產婦;腫瘤產婦;精神障礙產婦;凝血功能障礙產婦;高血壓產婦;先兆流產或早產產婦;臨床資料不完整產婦。
1.4研究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胰島素治療,于每晚睡前給予產婦甘精胰島素(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J20090113,3mL:300U)靜脈注射,初始劑量均為8u,在血糖達標前,應每2~3天增加4U,在血糖達標后,劑量應維持不變。
觀察組:產婦給予胰島素治療聯合飲食控制,胰島素治療方法同對照組。飲食控制措施具體如下:將產婦的妊娠信息、身高、體重等資料錄入至Excel表格中,計算產婦每天應攝入的熱量和各營養物質比例,嚴格控制飲食,并為產婦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根據產婦的各項具體情況在飲食型號表中找到對應的飲食,飲食型號表共有10個型號,每個418.4kJ,能量從5021~8786kJ,從各型號食譜中選取適合產婦的一周用餐食譜;應用食物交換表對三餐用量進行調整,增加食譜多樣性;從食物計量表中,查詢一些食物的用量;查詢飲食禁忌表,了解產婦應該限制進食、禁食以及可使用食物的種類;可由營養師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為產婦制定食譜,醫護人員為產婦進行講解,廚師嚴格按照食譜為產婦制作食物;醫護人員應向產婦及其家屬詳細講解食譜,并結合食物模型進行飲食指導,使其完全掌握自制食物的方法;發放新型飲食療法的手冊,對具體用法進行指導;督促產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在飲食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糖,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對飲食情況、血糖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1.5觀察指標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的血糖控制情況,并對比妊娠不利結局。
妊娠不利結局主要包括感染、剖宮產、早產、死產。
1.6統計學方法
在SPSS17.0軟件中錄入數據,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n(%)],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產婦的血糖均明顯改善(P<0.05),但觀察組產婦的血糖改善程度更加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妊娠不利結局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妊娠不利結局發生率為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P<0.05)。見表2。
3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出現的糖尿病。有關調查顯示,1%~14%的孕產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由于其處于妊娠期這一特殊的生理時期,產婦的身體機能有所改變,其機體內分泌和代謝出現異常,加上孕期大量的營養補充,容易引發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機體內分泌出現較大改變,加上糖尿病的并發癥較多,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妊娠不利結局發生率遠高于健康孕產婦,不利于產婦的產后恢復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在圍產期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有效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以胰島素注射為主,通過注射胰島素,使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減弱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加快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但注射胰島素劑量過大,容易引發低血糖,對產婦的身體健康及宮內胎兒的生長發育均較為不利。有關研究指出,飲食療法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較為有利。飲食療法是指通過控制蛋白質、熱量、脂肪的攝入,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糾正內分泌紊亂以及改善代謝的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療法具有動態、時間長的特點,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其對飲食的要求更加嚴格,需根據有計劃的飲食指導方案進行治療。給予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飲食控制,通過對攝入的熱量進行控制,能夠有效減少高血糖的出現,同時,通過合理飲食,能夠為孕產婦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熱量,基本不會出現饑餓性酮體,低血糖出現概率較低,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較小。
在宣淑萍的《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分析》一文中,為了探討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影響,選取了8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隨機分組對比研究,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常規治療+飲食控制,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產婦的血糖控制情況和糖化血紅蛋白后發現,加以飲食控制的產婦無論是血糖控制水平還是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更加優越,得出“飲食控制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的血糖控制,有利于改善母嬰結局”的結論。
本次研究為了探討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選取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分組研究,對照組給予胰島素注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飲食控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產婦的血糖改善程度較之對照組產婦更加顯著(P<0.05),說明加以飲食控制的產婦其血糖控制效果更佳,這與宣淑萍的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的妊娠不利結局發生率為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P<0.05),證實了宣淑萍的研究結論,這主要是因為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效果好,對產婦及胎兒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小,減少了妊娠不利結局。
綜上所述,在產前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施行飲食控制,能夠有效減少不利妊娠結局,有利于實現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