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群
【摘 要】分析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現狀,從角色扮演、活動式體驗、情景模擬等方面探索體驗式學習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應用,并分析體驗式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 體驗式學習 德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33-02
近年來,國家對中職教育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扶持力度逐年提升。隨著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在中職德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進行創新。采取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自覺性和參與性,在幫助學生掌握德育知識的同時,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現狀
現階段,我國很多中職學校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容易忽視學生道德教育的培養。由于長期受到學生畢業就業率的影響,中職學校更加關注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片面地追求就業成功率,導致中職學校學生德育出現缺失現象,造成中職學生道德素養下降。而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較為簡單,傳統的德育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內容。此外,由于招生數量不足,中職學校對于學生違法校規等活動,經常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方式,錯失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機會。中職學校缺失德育,也是導致學生養成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
二、體驗式學習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應用
體驗式學習就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建合適的情景,保證學生能夠在此情景中感受和評價某種事物、環境、人物、情感等,進而獲取知識和情感。體驗式學習特別強調參與者的感受,因而中職學生需要更加注重內在的學習,做到知行合一。體驗式學習方式主要含有以下幾個步驟:體驗、交流、整理、應用,現階段,常用的體驗式學習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活動式體驗”、“情景模擬”,等等。
(一)在角色扮演中體驗。在體驗式教學中,首先應用的就是角色扮演,這種體驗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興趣,達到預期教學效果。中職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其缺乏一定的社會、人生閱歷,但是畢業后就要步入工作崗位承擔自己的工作責任及社會責任。職場與學校不同,職場對于學生的要求更高,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將角色扮演體驗加入其中,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分配角色,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來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經驗,為學生未來步入社會工作做鋪墊。例如,教師在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時,可以組織情景模擬教學課堂。在職業生涯中學生最先接觸的就是應聘者,就此教師可以充當招聘者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學生作為應聘者進行雙方對話溝通,其余同學可以對其進行觀察,每一位學生在“應聘”后,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現場表現、針對學生的個人性格等予以評價。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充當“招聘者”的角色,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招聘者的心理及語言特點等,以此豐富自身的職業經歷。角色體驗教學能夠保證學生更好地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情況,同時也能夠近距離接觸自身未來職業角色,提高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活動中體驗。中職學生德育課程教學中的活動式體驗,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為德育講座體驗。講座活動體驗屬于半公開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活動定期開展即可,學校可以聘請中職德育相關教育專家及社會德育人物代表,將德育相關理論知識及概念與學生日常生活環境及學習環境相互融合到一起,并且在其中加入專家自己的理解和觀點,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在講授的過程中還可以設定提問討論環節,學生針對不明確或者有疑問或者有自主觀點均可以在這一環節闡述,專家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予以解答,形成良好的講座互動氛圍。社會德育人物代表則不同,其主要是針對自身的優良事跡進行講授即可,其中加入自己的人生感悟內容,在講授過程中引起學生共鳴、感同身受,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為社會活動實踐體驗。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紅色路線旅行或者清明節烈士園掃墓,通過這種互動使學生了解更多英雄事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在這一活動中能夠培養學生孝順老人、助人為樂的優良品德,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三)在情景模擬中體驗。除了上述兩方面體驗外,還有情景模擬體驗,這一體驗模式主要是教師針對課程內容、直接結構及前后章節的連接,針對當前講授內容設定相應情景,并且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在情景模擬體驗中引導學生思考,保證學生能夠發現的問題、思考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真正學以致用。例如,教師講解“助人為樂、扶不扶”這一課,其屬于當前的熱點話題,教師在開課之前先不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為學生設定學習情境,給出故事背景,學生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表演出來,同時鼓勵參與表演的“當事人”闡述自己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其余學生認真聆聽,隨即教師對學生的觀點予以點評和補充,這種體驗模式更能夠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思考,使學生不斷感悟反思,以此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三、體驗式學習效果分析
(一)體驗式學習的主要收獲。中職學校可以開展體驗式學習,以此提升學生能力,可以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重考慮:團隊意識、學會更好與人合作、發掘自身潛力、克服心理惰性、身體得到鍛煉、調整心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等等。學生在通過體驗式學習之后,普遍認為通過學習自信心得到極大提升,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也得到鍛煉,獲得了很多的人生感悟。此外,體驗式學習能夠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培養了學生團隊意識和責任態度。學生能夠在活動中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了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自身學習效果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學校開展體驗式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率,畢業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滿足了社會企業所需。
(二)體驗式學習對中職生成長的積極影響。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體驗式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自身的未來發展以及就業情況起到一定幫助。體驗式學習不僅僅在于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正確的鍛煉意識,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紀律意識,培養學生集體團隊意識、不斷磨煉意識,開發學生潛能。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認為自己的人際關系得到極大程度的改善,溝通能力得到鍛煉。
(三)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體驗式教學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每一次日常教學活動,并且全身心投入,在體驗環節中聽取別人的意見,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且主動發現、思考及解決問題,夯實自己所學德育知識,提高自己的德育素養,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紅艷.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應用[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2)
[2]王榮華.中職德育課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4(11)
[3]陳順玉.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5)
[4]許麗.運用“體驗式”學習理念,構建德育課堂教學新模式[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13)
[5]李純.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5(10)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