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一章
喜歡在一個風清月高的夜晚,坐在自己的小屋,小心翼翼地攤開《老人與海》,與海明威一起走進漁夫圣地亞哥的內心世界,看他在風浪中與鯊魚搏擊,感受他的嘆息,看他的對馬諾林的溫情動作……
自從初一看了《老人與海》后,圣地亞哥仿佛烙入了我的生活痕跡,老人陪伴我度過了初中校園生活,是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鼓勵我把英語趕上去……
這是一個發生在一位老漁夫身上的故事,這位叫圣地亞哥的老人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在第85天,老人終于釣到了一條馬林魚,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無數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斗,但回到海港時,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
海明威稱這本書為這一輩子中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我也認為他是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圣地亞哥老人在我最迷茫的時候化為一盞明燈,指引我走出失敗的迷霧,告訴我要自信,不能被打敗,同時要學會明白自己的存在,學會面對孤獨!
“不過你應該記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都釣不到一條魚……”
“是我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聽從他的。”
“我明白。”老人說,“這很在理。”
“他沒多大信心。”
“是啊。”老人說,“可我們有,可不是嗎?”
剛上高一時,我進入了省內重點中學的實驗班,但入學成績在班里只屬于中下。于是,在這個高手如云的地方,排山倒海般的壓力洶涌而至,有好幾次差點潰堤,撞破我的底線,前所未有的恐懼與自卑令我徹夜失眠。一天下午在書城看見了我最熟悉的靜躺在書架里的《老人與海》后,忍不住買下了它。在學習的間隙,我抽空讀完了這本書,歷經驚心動魄的戰斗后,我的心谷忽然被老人的話打開了,我分明聽到了那個默默地抽著煙和我一起失眠的圣地亞哥老人在凋零落葉的秋夜里用溫和的聲音對我說:“孩子,我們有信心,可不是嗎?”
從自薦做語文科代表到成績躍進到班的前二十名,我的蛻變見證了圣地亞哥老人的自信在我身上的延續,八十七天也釣不到一條魚如何?只要有信心,我們還有第八十八天,八十九天……別人可以對你沒有信心,但你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
老人聽到那條大魚的皮肉被撕裂的聲音……這時他用漁叉朝下猛扎進鯊魚的腦袋……老人直朝它扎去,他使出全身的力氣,用糊著鮮血的雙手,用一支好魚叉向他扎去……
“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還記得初三畢業會考后的暑假里,我不顧家人勸阻,打著“體驗生活”的旗號和班里的幾個同學在寶雞的一個酒店打暑期工。剛到店那會,看到簡單的洗碗工作,以為自己可以應付得來,可兩天下來,卻發現現實比想象更加殘酷。一起來的同學承受不住繁瑣無聊且不斷加班的煎熬,以及糟糕的生活條件回了家。那天從酒店回到宿舍,我累到趴不起來。一想到家,眼淚就忍不住掉了下來,一種挫敗感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很沒用,可是圣地亞哥老人,那個默默牽著我的手和我一起哽咽,一起堅守住我的信念與夢想的老人,教會我:鯊魚來了要緊握住手中的線,漸行漸遠的歲月之帆會帶走所有的傷痛,所以要用不屈與堅決去操縱我手中曲折的生命線,精神上屹立起來。我忽然明白了我不能被自己打敗……那年夏天我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個人生來并不是要被打敗的,你大可以把它消滅,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圣地亞哥的信念,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我們仍然要做精神上的強者。只要在外界存在大的壓力和厄運打擊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視死如歸,即使我們失敗了,卻保持著人的尊嚴和勇氣,有著勝利者的風度,是“打不敗的失敗者”。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
不少魚人拿老人開玩笑,老人并不生氣,另外一些上了年紀的漁夫望著他,感到難受……
一只貓從路對面走過,去干他自己的事,老人注視著他,然后只顧望著大路……
曾經因為與朋友鬧翻而被孤立,曾經因為腳傷而導致舞蹈夢破滅而獨自躲起來咀嚼寂寞,曾經因為辛辛苦苦準備而考得不理想的英語競賽而黯然神傷,如同回巷后筋疲力盡的老人,一度累到不想起來。
老人竭盡全力要證實自己的力量,并不屈服于自己的命運,最終也難逃挫折的痛苦,老人的內心反映了我們很多人的矛盾、沖突與寂寞,我們終生都在尋求力量的實現、成就的到達,想以這種自我證實與他人的認同中得到滿足與快樂,在不甘示弱的背后,我們是孤獨的、空虛的,如果無法去面對,無法體現,那么我們只能像老人一樣筋疲力盡后,回到自己簡陋的小屋里。
圣地亞哥老人用他的孤獨作為例子,告訴我要真實去體驗自己的孤單與悲傷與其背后隱藏的無盡的美,并在體驗中解脫,就不會在無盡又越行越遠的自我尋求中迷失,避免生命陷于無止境的掙扎與矛盾沖突……
《老人與海》賜予我的除了堅強、執著、自信、正視自己的孤獨,還有許許多多使我這輩子都受益匪淺的東西,它是我的摯友,是我的名師,更是我靈魂成長的陪伴者。當我在人生之帆上緊握住在風浪中搖曳的生命線時,我會一直記得,海的那邊,純白最后消失的那個寧靜冬夜,有一個叫圣地亞哥的老人守候著他的心愿,在一本叫《老人與海》的書里給我動力,給我支持,給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