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妮秦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圖式及圖式理論的來源及概念;然后提出了圖式的類型和功能;最后介紹了圖式理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結論是:圖式理論的運用會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教師一方面應通過閱讀建構完善學生記憶中的圖式,另一方面要在閱讀中激活學生已有圖式以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圖式;圖式理論;英語閱讀教學
一、引言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習英語的重要任務之一(王篤勤,2002)。閱讀教學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難發現,各類英語試卷尤其是高考試卷中閱讀理解占相當大的比重。所以閱讀能力的高低是檢驗中學生英語水平及英語學習成敗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以傳授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為主,忽視學生閱讀能力尤其是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結果造成學生閱讀效率低下,考試中閱讀題失分較多的現象。本文擬對圖式理論作以闡述,并將其應用于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
二、圖式理論
1.圖式理論的起源和概念
圖式(schema)的概念最早見于哲學家康德的著作《純推理判斷》,他提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們已有的知識建立關系,才會變得有意義。”Widdowson認為圖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儲于頭腦中的知識結構。總之,圖式就是儲存于人記憶中的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網絡(程曉堂 鄭敏,2002)。簡單地說,圖式是人腦中先存的知識(prior knowledge)或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Robert E.S.,2004)。1932年英國著名心理學家Barlett F.C.正式提出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并將其應用到心理學研究之中。后來一些語言學家把圖式與閱讀心理聯系起來,對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及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
2.圖式的類型及功能
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圖式可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
(1)語言圖式主要是指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詞匯、句法、語法等方面的知識。語言圖式是閱讀理解的前提。如果學生缺乏相關的語言基礎知識,即使背景知識很豐富也很難理解閱讀文章。所以教師應重視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具備閱讀的語言圖式。
(2)形式圖式是指有關文章體裁的知識。不同體裁的文章如議論文、說明文、廣告等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征,會使用不同的詞匯、句法形式及至篇章的組織形式。如果學生熟悉閱讀文章的文體風格特征,記憶中具有相關的形式圖式,他們就會順利地完成閱讀;反之,則難以完成。要想進行有效的閱讀,首先要具備篇章結構知識。不具備篇章結構知識的學生很難講究閱讀的效率(胡春洞,1998)。所以說形式圖式對閱讀理解有著重要影響。
(3)內容圖式是有關文章內容的背景知識。文章的內容可以涉及到多種主題,如科技、文化、教育、法律、歷史、地理等,都屬于內容圖式。研究表明,廣泛的背景知識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
三、圖式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Down—up model)強調語匯教學,要求學生逐詞、逐句、逐行進行解碼,從而達到對整個段落、整篇文章的理解。但從閱讀教學的實際來看這種閱讀模式容易造成學生逐詞逐句的閱讀習慣,忽略對文章的總體把握,從而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Goodman(1967)認為這一模型忽略了學生記憶中已有的知識所起的作用,根據圖式理論他提出了一個相反的閱讀模型,即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讀者不是被動的接受、領會文字信息,而是在對語言層次的詞語、句子進行解碼的同時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整個閱讀過程就是在猜測、驗證、修改、繼續推測這樣循環中進行的。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型旨在激活學生記憶中已有圖式,激發閱讀動機,促使他們積極思維,以達到培養他們閱讀理解的能力。
既然圖式在閱讀理解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中學英語教師就應重視圖式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的應用,既要重視建構和豐富學生的圖式,又要通過各種手段,激活已有圖式,以達到啟發思維,提高閱讀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文章的題目、插圖、圖表等線索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激活相關圖式,促使他們積極預測。教師這時要巧妙地激活或提供一些相關的語言知識,這樣可以彌補因學生詞匯、語法的不足而造成的理解困難。此外,教師還可以就文章的體裁和題材對學生進行訓練,以使他們了解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風格特征。
四、結語
本文首先闡述了圖式理論的起源和概念,繼而提出了圖式的類型及其功能,最后討論了圖式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語言圖式是閱讀的前提,沒有語言圖式,不可能進行閱讀;內容圖式是有關文章內容的已有知識,缺乏內容圖式會使閱讀困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加強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的教學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圖式,同時還要把各類體裁文章的組織結構和不同題材的文化背景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以建構完善學生的形式圖式和內容圖式。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圖式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已有的知識,改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從能達到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和提高閱讀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胡春洞,戴忠信,英語新聞記者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4]金愛英,圖式理論與高中英語閱讀中的導入策略,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12).
[5]Goodman,K.S.(1967).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lialist 4:126-135.
[6]Robert,E.S.(2004).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peking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