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萌
【摘 要】本文提出中職英語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著重闡述分析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內涵、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原則和生活化教學策略在中職英語課程中的實踐。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程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141-02
“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能夠對生活素材進行充分、靈活地運用,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在潛移默化中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并提高其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如何處理教學與生活的關系從古至今都是廣大教育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教育與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教育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使人們對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教育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對人們在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如何控制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程度在教育界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兩者過于密切的聯系會使得它們之間的界限模糊,無法將教學工作的嚴謹性、科學性體現出來,對教學質量也有影響;相反有人認為教學與生活應相互滲透,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下面從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內涵著手并對其在中職英語課程中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
一、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內涵
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及理念被教育界的專家們總結和提出來的,同時,對長期存在于傳統教學下的諸多問題能夠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進行解決。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是教育界在進行大量研究后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在中職英語課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對生活中的學習素材進行充分利用,通過為學生營造情景化的教學氛圍,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作為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活躍的課堂氣氛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狀態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原則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應遵循以下三點原則:首先,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需要重視中職學生的課堂教育活動。在生活化教學策略中將課堂教學活動也視作為一種課堂生活,雖然相較于中職學生日常的生活活動,課堂生活有著其獨特的一面。但在中職學生的整個人生階段之中,課堂生活是每個學生必須經歷的重要過程,也是他們人生中十分關鍵的生命活動。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同樣屬于中職學生的生活范疇。其次,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需要給予中職學生日常的學習以及生活等方面足夠的重視。從中職英語的教學內容的角度來說,生活化的英語教學策略著重將教師所教授的新學內容與中職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相結合,使新學內容可盡快地融合進中職學生自身的知識架構。最后,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需要重視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中職英語教學不僅需要完成自身的課堂教學任務,還需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為他們的職業發展與繼續學習打好基礎。中職英語教學的課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中職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與專業技能,以適應社會的要求,得到更好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生價值。所以,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不僅要重視中職學生的校園生活與課堂學習,更要重視中職學生在畢業后的職業發展,密切關注中職學生的真實需求與學習、生活的情況,打好基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并完善自身的知識架構,才能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實現人生價值。
三、生活化教學策略在中職英語課程中的實踐
(一)營造生活化的英語學習校園環境
校園是學生進行長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語言的學習更需要良好的環境進行支撐。通過完善校園設施并有目的地對其進行設計,使之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對校園中的提示標牌及公共標語進行雙語化的設計,在教學樓標牌下寫上Teaching Building,在食堂里節省食物標語下寫上Save on food等,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真實情境中的語言信息加強印象并有意識地進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興趣。
同時,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在學生的課后時間、用餐時間等播放英文歌曲,或者由學生主持英語節目等形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再陌生并熟悉起來。
(二)將教材內容進行生活化調整
中職英語教材的內容極具生活性,通過對現實生活情境進行再現并通過提煉有選擇性地進行內容編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覺地與生活聯系起來,在情感上產生學習語言的需要,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教材為依據,將學生的生活作為開展教學的背景,將教材語言知識充分、靈活地嵌入實際生活中去,并與學生進行積極交流,在互動的環境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例如,在講授“Happy Teachers Day”這一單元的內容時,通過教師節這一概念引導學生對中西方的重要節日進行回憶,并說出與節日主題相關的單詞或句子,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在教師節想對哪位老師說些什么?學生通過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討論能夠加深知識印象。
(三)創設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教具、影片及課件等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行激發,結合中職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并抓住其求知欲強、好奇心旺盛的特點,通過呈現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或生動的英語影片,能夠將死板的學習氛圍活躍化,同時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學習并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還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選擇與生活相關的圖片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根據圖片進行思維發散,通過回憶自己學過的英語知識對圖片進行描述并互相交流,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提升了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Natural Environment”這一單元的口語對話環節時,可以提供校園實際環境的照片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描述,并提出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得出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這一結論。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將學校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反過來學生也能夠將生活中的經驗用到學習過程中,有效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例l:在進行中職英語第一冊U6 “Speaking”的課程時,既定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后可以熟練運用以下句式:“Im (not) mad about sth”、“I dont think much of sth”、“Im (not) crazy about sth”“I prefer to do sth”等,以表達自己對于某物或某件事的喜歡與不喜歡。在課程剛開始時,可以對學生說:“這堂課我們一起來模擬朋友們一起綜藝節目的場景,通常在觀看節目時,朋友們會討論各自喜歡或不喜歡的歌曲、新聞與影視明星。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學習一些常用句型,以表達自己的like與dislike。”當學生聽到與自己生活聯系密切的場景時都會很感興趣,他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句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段近期的《美國達人秀》的視頻剪輯,再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分配角色,然后在學習小組內模擬預設情景進行對話。學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個人喜好進行模擬對話,真實、生動地模擬了觀看節目時的場景。課堂氛圍良好,并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因此,當課程內容與個人生活之間有了足夠的聯系,擁有了可以應用的實際場景,學生對于語言、語法、句式的學習就會十分自然、迅速。若教學內容的話題對于學生有著足夠的吸引力,就會容易贏得他們發自內心的關注與學習興趣,并自然地理解課程內容和學會運用。
例2:在進行中職英語第一冊U7“Seeing a director”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y was Tony a little shy?”、“What problem did Tony get?”、“What did the director do?”然后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并試著回答問題。還可以準備一些電影海報、電影道具與服裝,并將教室的講臺周圍布置成攝影棚的樣子,隨后讓學生分組扮演導演與演員,進行模擬對話。通過種種的情景化的模擬活動,學生會自然地掌握本堂課程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內容。采用生動形象的模擬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與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例3:在進行中職英語第二冊U2“ Pop music—— Lee-hom Wang”的課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分組,然后由學生自己分別扮演王力宏與節目主持人。教師可在模擬對話開始之前為學生標注出關鍵詞,例如guitar 、writing own songs、basketball、songwriter、first concert等。學生需要結合以上關鍵詞,進行模擬對話,由“主持人”進行提問,“王力宏”進行回答。通過模擬明星的訪談節目,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對于口語與相關語法的使用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總之,將英語學習的課堂延伸到實際生活環境中去,通過將生活內容融入中職英語課堂,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現實情況與英語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以課本知識促進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即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中職英語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對學生走向崗位和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魏妮斯,吳志玲.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英語課程改革研究[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4(2)
[2]蘇欣.試析中職英語課程專業化和職業化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4(14)
[3]劉明炤.中職英語課程任務型教學研究[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9)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