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雯霞
[摘 要]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單方面可以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關鍵詞]教育;幼兒健康成長;家長與教師共攜手
如今,家園共育工作已成了幼兒園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幼教工作者,怎樣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從而“教育好幼兒,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呢?我想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更新觀念 轉換角色
在幼兒教育問題上,我們應該改變過去以教師說,家長聽的現象,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真真切切地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幼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些老師一味地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完成某些教學任務,讓家長根據班級教學內容,督促孩子在家講故事、背兒歌、算算術、畫畫等,對幼兒的個性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則很少向家長提出要求。這說明了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沒有更新。家園合作不是單純地讓家長配合教師完成某些教學任務,而是相互配合對孩子實施有效教育,使孩子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孩子的素質。
在現實生活中,幼兒教育在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些不協調,對幼兒的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改進傳統家長工作方式,改變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工作模式,變成家長與教師共同攜手,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二、加強溝通 力爭家園教育同步
每一位家長因為職業的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差異,有著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觀念,我們可以把家長大致分為三類:“包辦代替型,望子成龍型,漠視教育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我們的溝通交流很重要,既要善于利用不同的途徑又要具備溝通的技巧,還要注意交流時的態度。我們可以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進行簡單的交談。也可以發短信,或者利用網絡平臺給家長留言或通知,與家長及時聯系,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教師與家長有時會因為孩子的問題產生很多誤會,這是因為溝通不夠。在與家長溝通時要善傾聽,巧引導,在交談過程中,盡量少運用命令、責備、和教訓的語氣,盡可能多地使用傾聽、解釋、陳述的技巧。另外,教師在使用語言時要考慮家長文化程度和年齡層次。同時也要考慮不同的家庭背景,避免使用傷害家長情感的語言。盡量使用一些家長易于接受的話語,如“您的孩子最近表現很好,如果在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一下,孩子的進步會更大。”. “很抱歉,孩子受傷了,老師也很心疼,以后我會更關注他”。“孩子之間的問題可以讓他們自己來解決,放心吧,他們會成為好朋友的”。當你用愛心和耐心,以真誠的態度說出這些話后,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心平氣和的與你交流的。
教師要注意與家長交談的內容和方法。關心孩子的話題能縮短教師與家長的距離。教師要善于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更要表現出樂于傾聽,與家長分享孩子的信息,家長更愿意與之交流。
三、加強指導 豐富家長育兒知識
目前家庭教育中還存在幼兒教育的誤區,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各種知識,比如算術,拼音,英語,認為這才是學知識,學文化。如果孩子考了100分,那么家長一定會高興地嘉獎他們,可是如果孩子畫了一幅有趣的畫,或是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手工作品,那么家長的反應可能并不熱烈。甚至會視而不見,這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學習的興趣。當今社會中各種培訓班,特長班應運而生,但是教學水平卻參差不齊,很多家長花了不小的代價讓自己的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英語,大部分的孩子在各種特長班之間奔波,卻并沒有學到真正的有利于孩子發展的知識與技能,反而讓孩子產生厭倦心理。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可以設立家長講座,通過家長園地,將家長請進課堂,向家長宣傳真正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的幼兒教育知識, 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
四、創建家園互動欄 讓家長有一個了解幼兒園的窗口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設有宣傳教育欄,主要是把園內開展的一些活動和幼兒教育的知識向家長做以宣傳,其實大部分家長在忙碌中接送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留意到宣傳欄的內容,所以這樣的家園共育方法只流于形式,并沒有收到好的效果,我們可以把宣傳欄變家園互動欄,創設不同板塊的內容,如“本周計劃、快樂學習、育兒小貼士、小廣播、請您配合、本周好寶寶、童言趣語”等。“本周計劃”、“快樂學習”主要向家長宣傳本周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使家長對幼兒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育兒小貼士”可搜集一些最新的幼兒教育理念,讓家長了解學習,“小廣播”“請您配合”則用婉轉的方法讓家長配合幼兒園教學上的的要求。順利開展教學工作。“童言趣語”記錄幼兒生活中的可愛有趣的話語,使得家長在感覺孩子天真可愛的同時,也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在成長,他們的確在幼兒園受到良好的教育。
家園互動欄把幼兒園所做的工作,以及孩子們在園內的表現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給各位家長,這樣的互動給了家長一個滿意的反饋,而家長更增強了參與意識,變被動參與為主動配合,這樣的家長工作會更具成效。同時要注意 ,要吸引家長的眼球,“家園互動欄”的設計很重要,板面設計及內容一定要別致新穎,要在行動上真真切切地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努力和真誠。
五、結語
實現良好的家園共育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如果家園雙方本著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宗旨,善于運用溝通和交流,那么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健康快樂,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