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剛
[摘 要]輸電線路在電力系統中處于重要的地位,直接關系到電能的正常傳輸、分配。電能在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仍是主要的不可或缺的能源。一旦供電系統出現故障,就會導致部分地區供電中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輸電線路作為電能傳輸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優劣就顯得尤為重要。輸電線路的設計和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主要探討了35 kV輸電線路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35kV輸電線路;施工;問題
35kV輸電線路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要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在設計的時候還需一些注意事項。對于變電所35kV進出線和架空線的終端引線要進行合理的配合,更好的保證進出線的架設,對于35kV架空輸電線的保護范圍與當地的的防雷保護范圍要進行很好的銜接。對于防線測量中的設計人員來說,要親臨現場,根據當地的實際的地形以及地貌,對桿位進行設置,并且選擇一些合理的桿型,使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能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于輸電線路沿線的一些地形、地貌、地質以及水文情況一定要進行認真、詳細的勘測,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要選擇合理的電桿埋深、底盤以及卡盤的規格,還要對于電桿根部要做好防堿和防腐處理。對于“T”型的輸電線路,還要根據線路的設計情況,設計出“T”接點需要采用的一些桿型,對于其具體的連接布置方法也要進行具體的說明。對于設計中輸電線的路徑說明要簡明、準確、清楚,而且還要通俗易懂,并且邏輯嚴謹,使施工工人都能看懂,保證施工的順利實現。要嚴格遵守城建程序,遵守先勘探、后設計、最后再施工的原則,禁止使用便勘探、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更好的保證設計的質量,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
一、具體設計方案
1.線路設計過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階段:
(1) 前期設計階段。前期設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論證工程的可行性,是開展好工程項目的提前和基礎,所以工作人員必須在仔細勘察的基礎上,作出嚴謹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具體說來,分析報告要囊括以下內容:
①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作用在于使得研究對象明確化。
②內容力求精準。出具可行性報告要建立在對工程項目詳細的調查研究基礎上,比如考察項目技術性,考量工程項目的成本等,考察和預測未來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收益等。可行性報告中的數據資料務必要屬實、詳盡,要反復推敲檢查,以防出現偏差。
③前景預測。情境預測是前期設計階段的工作重點,要在項目決策之前,合理預測未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提前作出應對計劃。
④論證。論證環節是可行性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力求從各個角度各種因素展開分析,保證結果嚴密性。
(2)初步設計階段。在可行性分析之后,工程設計便步入了初步設計階段,在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輸電線路路徑的比較選擇是這一階段的重要工作內容,重點比對各種路徑選擇方案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從而選擇確定最佳的線路方案。
②探測調查線路經過地區的地理環境,從而確定桿塔的類型,桿塔是輸電線路架設的基礎,其選擇必須要考慮地理條件和環境類型。
③應按照供電系統規劃中的負荷資料進行避雷線、導線的選擇以及配套的絕緣設備和避雷設計。
④應對通信保護進行合理設計。
⑤在進行各項設計時,應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優選設計方案。
(3)施工圖設計。這一環節是在初步設計完成后結合設計審核意見作出的詳細施工設計,其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①細化的施工圖紙設計。
②根據最初選定的線路路徑,采用評審的方式選擇出最佳線路,然后進行測量放線,并打好桿位樁。
③提供詳實的施工材料表、技術支持以及施工設計說明書。
2.施工方案。35kV輸電線路的施工是一項比較龐大復雜的工程,要想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進度,就必須要有制定詳細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準備和工序安排:
(1)施工準備:施工前,要確保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專業技術人才準備到位,輸電線路施工比較復雜,其中會涉及許多工種的配合,在要在施工前加以詳細安排計劃,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2)施工工序安排。在這一環節中,可大致將施工工序分為主要和特殊2大類。主要工序一般包括土石方開挖、桿塔組立、架線、導地線展放等;特殊工序包括電力線纜跨線施工等;
(3)制定施工綜合進度和工期保障措施。根據工程的總體進度,詳細劃分各工程分項的施工時間段,并盡可能使其在規定期限內完工。
二、35kV輸電線路設計與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1.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1)選路路徑的選擇。實地勘測后針對勘測現況選擇線路路徑是35kv線路設計工作的重點內容,這對于設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這就要求嚴把施工設計人員的控制關,選擇有技術修養有工作責任心的設計人員參與施工設計。選擇線路時,要充分調研線路沿線的工程實際狀況,要盡量地避開不良地質區和地形區以及一些農田、水庫、湖泊等。
(2)桿塔選型。桿塔選型關系到成本、運輸、占地以及施工后的安全等等,在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較高,約為40%左右,為了合理控制工程造價,也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一定要合理選擇桿塔類型。選擇桿塔塔形,要考察地質、地形、電壓等級、線路回數等。對于部分輸電線路,需要對其進行T接,這種情況要設計出合理桿型,并需要詳細述說其防線和連接方法。
(3)抗冰設計。35kV輸電線路施工過程中,經常因為一些地域性的自然現象出現覆冰情況,這里提到的自然現象主要指氣候條件,要想有效避免線路覆冰狀況的發生,就必須在設計時詳細了解和調查氣象資料,這將作為重要的設計參考依據,只有合理化劃分冰區,并針對冰厚進行防冰設計,才能確保線路的安全運行。輸電線路所經過的區域較多,線路較長,所經地區可能地況、地址、氣候都存在較大差異,如果都采用相同的防冰設計,是不可行的,有針對性的合理的抗冰設計要建立在對線路經過地區詳細的勘察基礎上,要認證分析各種影響因素。
2.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1)穿越問題。穿越問題是35kV輸電線路施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之一。常規的施工方法,會導致5kV線路的避雷線與其他線路導線的電氣距離小于三米,但是如果降低桿塔高度,那么會導致線路兩側的對地安全距離過低,往往不足五米,這樣就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解決這一狀況,不妨采用以下幾個解決方案:首先,如果僅僅采用降低桿塔的方法,可能會導致線路兩側的對地安全距離低于五米,可以采用地埋電纜的方式以確保安全距離;其二,在該穿越段線路中加設避雷裝置取消該段線路的避雷線。
(2)桿塔與沿線公路距離過近。這種現象在線路施工階段時比較常見,因桿塔與公路的距離過近,從而導致無法正常進行拉線,此時可采取調整檔距的方法,將桿塔沿線路方向移動20m左右即可。
(3)線路跨越公路及房屋的問題。對于此類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處理:1)輸電線路在跨越公路時,轉角應)>45°,并且應采用耐張的角鐵塔;2)應確保跨越房屋的線路與房屋之間的垂直距離)>4 m; 3)線路跨越架空明線時,地線以及導線在跨越檔不允許有接頭。
三、結語
總而言之,35 kV輸電線路的設計與施工是一項較為系統且復雜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較多的影響因素,為了確保35kV輸電線路設計與施工能夠順利完成,不僅需要設計人員的精心設計,同時還需要施工人員按照設計進行施工,只有確保設計和施工質量,才能使整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付.對電力工程中35kV輸電線路的設計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4).
[2]呂恒,徐慶鋒.淺談輸電線路設計的一般設計方法[J].科技信息.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