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廣花
巡查校園時,常發(fā)現(xiàn)上課期間個別班級門口有一名或幾名學生在“站崗”。顯然,他們是被老師“驅(qū)逐出境”的。
縱然是學生違紀在先,他們或不守課堂紀律,或未完成作業(yè),或遲到早退,但老師也絕不應(yīng)該簡單地“一攆了之”,因為上課求知是他們的權(quán)利,草率地把他們趕出教室,既違反了相關(guān)的教育法規(guī),又不同程度地摧殘了他們的心靈。
但是,如果真的有老師這樣做了,也會使校長很為難,校長看到了在教室外“站崗”的學生,如果立即把他們送回教室,就等于是駁了教師的面子;不送回去,又不合情理。因此,有幾次,我只好先推開教室的門,與上課的老師交流一下,再讓“哨兵”學生趕快回去。一來照顧了老師的面子,維護了老師的權(quán)威;二來解決了老師的“違紀”行為,尊重了學生上課的權(quán)利。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能夠和諧高效,但是,有時候,課堂上也會出現(xiàn)一些小插曲。能否處理得當,關(guān)系到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學生的情緒能否穩(wěn)定、師生關(guān)系能否和諧,也考驗著老師的教學藝術(shù)與教育智慧。
上課時發(fā)現(xiàn)有學生違紀,就將其趕出教室,或者交給班主任處理。我認為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法。固然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的前提是要尊重學生,發(fā)展學生,拯救學生,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老師,你沒有放棄我,謝謝。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的!”當一名學生在問卷調(diào)查中向我傾訴衷腸時,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愛心無價的分量!
如果老師以硬碰硬,武斷地把學生趕出教室,就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對抗情緒,致使矛盾激化,難以收場。如果把問題都推給班主任,就會讓學生認為任課老師無能。那么,怎樣才能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的違紀現(xiàn)象呢?
一、征服學生是前提
如果不想讓學生擾亂你的教學計劃,就得讓學生喜歡你。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上你呢?“打鐵先得自身硬”,你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讓學生唯恐錯過你一節(jié)課,唯恐漏聽你說的每一句話。要“愛”字當頭,從尊重開始。當學生認為你尊重他們、愛他們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故意給你添亂了。
二、用教育藝術(shù)化解
當個別學生在課堂上突然失態(tài)的時候,老師要及時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最好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巧妙地化解矛盾。切忌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嚴厲地訓斥學生,更不應(yīng)該簡單粗暴地把學生趕出教室。
學生在課堂上違紀的原因多種多樣,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分別對待。例如,學生伏在課桌上寫信、看課外書、打盹等,雖然不會影響別人,但也會影響其自身的學習,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應(yīng)該巧妙地提醒學生,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表情暗示法:用目示意、搖頭微笑、冷峻注視、皺眉、瞪眼等;
表揚夸獎法:假裝不知道學生在做什么,找機會表揚他,使其不好意思再違紀;
動作制止法:邊講課邊走到他身旁,輕輕地撫摸他的頭或肩,也可以輕輕地幫他翻開書或作業(yè)本,還可以用粉筆輕輕地在他課桌上寫字提醒;
聲東擊西法:點名讓違紀的學生起來回答問題。
三、寬容大度最關(guān)鍵
老師是成年人,承擔著育人的責任。如果老師為了所謂的“師道尊嚴”,對學生的錯誤斤斤計較,就容易導(dǎo)致矛盾升級。有時,老師可以“揣著明白裝糊涂”,巧妙地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及時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寬容,也會讓隨時可能升級的矛盾得到化解。
對待課堂上不聽話的學生,老師一定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以理服人。其實,學生在課堂上違紀,表面上是學生不聽話、不守紀律,實際上是成年人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對此,我們要在課后積極地反思和改進。
總之,面對課堂上違紀的學生,老師一定要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多考慮孩子的感受,不要因?qū)W生的一點小錯誤而小題大做,更不要出現(xiàn)過激的懲罰行為。
孩子一犯錯,上帝都原諒。老師能否正確面對和巧妙處理課堂違紀真的很重要!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