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睿
摘 要:課外閱讀要選擇好的、健康的、題材廣泛的、體裁多樣的、能與課內教學相結合的書來讀,無論是讀報,還是網絡閱讀,讀書的過程總是看、讀、思 、記的過程。如何把文章讀通、讀懂、讀深、讀精、讀活,還得下一番苦功,更應該明白怎樣進行課外閱讀。
關鍵詞:健康;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讀報;網絡閱讀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擴展視野的重要途徑。怎樣進行課外閱讀,如何從好的、健康的課外書刊、報紙、電子書中獲得自己所需,拓展視野呢?我經過多年的教學,提出幾點,供大家參 考。
一、課外閱讀要注意些什么
1.有選擇地大量閱讀
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信》中談到,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先生的話告訴我們,看書要像蜜蜂采蜜一樣,只有讀更多的名著,讀書的面廣一些,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優點”。 現在出版的各種書籍很多。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還小,知識也少,鑒別能力又低,因此,選擇讀物一定要適合自己的年齡特點。可以選擇一些思想內容健康、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能與課內教學相結合的書來讀。
2.讀書時邊讀、邊想,并寫讀書筆記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認為,大凡讀書,須“眼到、口到、心到”。革命老人徐特立補充一“到”——“手到”,是這一讀書方法更為完整了。他要求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要“動眼、動口、動腦、動手”。這就是讀書“四到”法。細看、細讀是第一步。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看的同時,要動口讀。朗讀,有利于啟迪思維,體會要領,通曉精妙。特別是名篇佳作,要深情并茂地朗讀,最好背下來。細讀的同時,還須結合“多思、善思”,做到邊讀邊思,讀中有思,動口又動腦。讀書必有疑,疑必要思,思方能進,強調讀書要“心到”,是讀書有疑而入,無疑而出。要想“開卷有益”,動腦是極為重要的。總之,讀書的過程,是看、讀、思、記的過程,不可偏廢任何一個方面。
二、怎樣讀報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個方法問題。方法問題解決了,其他事情就好辦了。有了好的辦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報也是這樣。你知道這些方法嗎?經常有同學問,拿到一份報紙該怎樣讀。一般來說,一張報紙四個版面少說也有幾千字,不可能像讀課文那樣篇篇精讀,而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采取恰當的方法讀。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用的方法:跳讀法。就是跳躍式閱讀。從這版跳到那版,從這欄跳到那欄。“讀報先讀標題”是跳讀的關鍵,發現好的文章再細讀。這樣既可了解報紙的全貌,又節省了時間。略讀法。即瀏覽式閱讀。大部分文章可以讀讀大小標題再讀每一段的開頭結尾部分,大致了解文章講了些什么就行了。速讀法。需要讀全文的,可以一目十行,加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的內容。精讀法。對于重要的文章就要像讀課文那樣逐字逐句,讀出感情,讀出收獲。比讀法。就是比較閱讀。在讀過的其它書報中找到同類文章對比著讀,看看有什么異同。剪讀法。對一些覺得可當做資料有保留價值的內容,可剪下來貼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
三、怎樣進行網絡閱讀
網絡已走進尋常百姓家,網絡閱讀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閱讀方式。簡單、方便、省錢的網上閱讀,省去了逛書店挑書這一環節,只要輕輕點擊網站,內容便出現在了屏幕上,操作簡便。特別是在假期中,上網閱讀的時間相對會增加一些。可是,網絡中的東西良莠不齊,如何進行網絡閱讀呢?登陸相關的出版社網站。在出版社和網站協議之后,有些新書在未上市前就先上網,也是出版社授權的電子版,可以保證內容無誤。比如登陸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的站,就可以找到人教社出版的中小學各年級的電子書。
通過百度之類搜索引擎進行搜索。這個搜索引擎搜不到,就換另一個。運用這種方法閱讀,關鍵詞要精確。比如,你學習了朱自清的《梅雨潭》,就想要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關鍵詞就是:朱自清、散文。很多網站專門針對少年兒童設計,里面內容豐富、健康,閱讀這樣的網站,也會使你收獲頗豐。網絡閱讀的注意事項:1.網上閱讀雖好,但電腦屏幕的輻射是避免不了的,對眼睛的傷害很大,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上網的時間。2.網上閱讀要特別注意積累,遇到好詞、好句、好段要及時摘錄下來,還可以把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寫下來。否則,我們的網上閱讀就有可能是走馬觀花,過目不留。3.網絡中還有許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內容,我們在進行網絡閱讀時要格外注意,最好是在成年人監護的情況下,健康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