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晟
創新是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動力,是民族興旺發達的靈魂。一個民族要強盛不衰,必須要增強全民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體創新意識和能力,就要從學生抓起。創新是教育的核心,創新教育是時代的呼喚。中學生是思想最活躍、參與意識最強、最富想象力的群體。因此,中學時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時期。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化學學科特點從改變教學形式,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新意識;樹立楷模,培養創新精神;多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幾方面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努力造就一代創新型人才
一、創設興趣小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最初動因,它能推動學生去探索真理,并帶有情緒體驗色彩的意向,隨著情緒體驗的深化,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進行創新實踐學生興趣越濃,創新激情也越高。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枯燥呆板的實驗設計成活潑的興趣小實驗,也不失為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好途徑。在探究學習鹽酸的性質時設計這樣一個實驗:把兩個雞蛋分別投入盛有鹽酸的燒杯中,結果雞蛋跳起舞來,同學們訝奇極了,通過一個小實驗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奇妙的化學世界,激勵他們尋求,探索其中的奧妙,使學生急切地想了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頓時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起來了。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都主動上臺表演實驗。這樣,使學生積極參與,取得成功的滿足感,既為學生創新奠定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情感。
二、創設實驗問題情境激勵學生主動思考
創設新穎有力的實驗問題情境,激勵學生分析問題,積極思維,主動思考。長期以來,教學上過于強調教科書上的一些演示實驗的權威性,使學生也包括部分教師不敢提出質疑。實際上,書上的有些實驗存在著不合理性或難以操作性與不妥之處,因此,我對某些實驗進行設疑,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籌劃。例如講到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這個實驗時,我設計幾個問題給學生思考:1.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有何不足?2.你能改進實驗的測定方法嗎?此時,全體同學思維活躍,紛紛提出改進方法,有的說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時會有一定量白煙逸散到空氣中,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有的說用白磷代替紅磷。有的說利用太陽能點燃瓶內的白磷……然后引導、分析、歸納,生共同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取一大試管,用四根橡皮筋分成五等分,裝進足量的白磷,塞緊橡皮塞,然后加熱,白磷燃燒完并冷卻后,將試管倒置于水槽中,打開彈簧夾,水就會流入試管中,流進試管。的量正好占試管容積的1/5。多次對演示實驗的改進,使學生敢質疑,勤思考,培養創新能力。
三、自己設計實驗,促進學生主動探求
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師講實驗內容,學生聽,教師演示實驗方法,學生看;教師提問實驗結論,學生答的“滿堂灌”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不利于主體精神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在實驗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閱讀、研討、自己設計實驗。具體做法是:把實驗的器材步驟、現象、結論等要素設計成空白實驗報告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閱讀、思考、
研討,共同填寫實驗報告,等于是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操作、觀察、分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教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熱烈的討論,他們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填寫有關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只做啟發和點撥。
四、突出學科特點 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
心理學認為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動,是啟迪智力的門戶,也是智力活動的基礎。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要想使學生真正學好化學,這需要學生認真精細地觀察或親自動手操作。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從培養觀察能力做起。
中學化學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主要是貫穿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無論哪種類型的實驗,教師都要盡力使反映問題的主要方面成為學生感知的對象,特別是對那些現象貧乏,一瞬即逝,而又是顯示本質性的內容,教師更要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懂得“觀察什么”、“怎樣觀察”。例如,在做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大多數學生只觀察到足以引起興奮的現象——發出耀眼的強光,而常常忽視本質現象——白色固體物質的生成,其實,前者并不是揭示問題的本質現象,而后者才是實驗目的要觀察的主要現象。同時要注意防止學生用頭腦中已有的印象代替應該真正觀察到的直觀材料,另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要束縛其觀察的空間,否則,將導致教師一味的指到哪里,學生看到哪里,從而使學生觀察缺乏主動性,不但束縛了思維力,想象力的發展,那就談不上培養什么學生的創新能力了。
五、尋找“偶像”,培養持久的創新精神
創新的關鍵在于“創”,而“創”是一種精神。只有敢于想、敢于闖、敢于干,有創新的勇氣和精神,才能開辟新領域,創出新天地。如果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肯吃苦,不肯鉆研,沒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是不可能實現創新的。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適時組織以“我最崇拜的科學家”為題目的故事會或演講比賽,使學生了解、 熟悉科學家的偉大發明創造和他們獻身科學的動人事跡以及他們為人類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鼓舞學生學習化學的勇氣,堅定學好化學的信心和決心,培養他們獻身科學、獻身人類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挖掘深埋于內心的創新動力。在學生中樹立敢于攻克難關、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楷模,通過學生自我介紹成功的喜悅和探索的樂趣,號召同學們向著理想的彼岸奮力拼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再加上教師善于發現勤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積累他們的點滴進步和成績,表揚鼓勵,就配制成了一劑治療自卑、增強自信、勇敢創新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