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霞
摘 要:在科技、技術和全球化力量的推動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國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需要不斷優化影響服務貿易的各項要素質量,尤其是要做好專業人才與技術創新這兩個關鍵要素的優化。
關鍵詞:服務;國際貿易;影響
一、我國服務貿易問題
1.服務貿易整體水平差。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200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225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 6%。與中等收入國家的46%—56%、高收入國家的59%—65%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服務業落后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660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3%。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的16.5%,是我國的7倍多。從總體上看,除旅游等少數行業外,多數服務貿易領域處于逆差狀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逆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995—2002年,我國服務出口總額中,旅游服務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 6%升至36. 5%:金融服務所占比重一直在19%左右;運輸服務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 1%降為19%。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則是明顯的弱項,1995年這類產業在服務進口額中所占比重為22. 9%,2001年劇增為52. 4%,是使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務貿易管理滯后。由于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行業標準等方面有許多不符合國際慣例。
二、發展服務經濟的意義
1.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提升股票、貨幣、外匯、期貨等重要市場功能和國際化程度,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培育和集聚具有全球市場競爭能力的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貿易金融、消費金融和低碳金融。建設人民幣跨境投融資中心,積極推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基本確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幣資產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
2.拓展提升航運物流服務業。完善國際航運船舶登記注冊制度,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制度,推進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發展航運服務業,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綜合信息平臺,完善航運服務體系。推動集裝箱江海直達,大力發展水水中轉,加快建設國際郵輪母港,優化現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口岸物流、制造業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初步具備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
3.提升發展商貿服務業。優化結構、完善布局,著力提升發展零售業、批發業、餐飲業、生活服務業。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健全貨物貿易和大宗商品市場體系,集聚國內外貿易主體,完善電子口岸平臺功能,聚焦發展離岸貿易,建設服務全國的貿易促進和服務平臺,建成具有國際國內資源配置功能的現代國際貿易中心。
4.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圍繞建設文化大都市和“設計之都”,聚焦媒體、藝術、工業設計、時尚產業、建筑設計、廣告、休閑娛樂等領域,重點發展數字出版、新媒體、網絡文化、動漫游戲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服裝服飾、黃金珠寶、時尚數碼消費品等都市型時尚產業,加快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更好發揮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功能,開展跨區域文化創意項目合作,成為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的重要節點。
三、加入WTO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
1.服務貿易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放寬限制、開放市場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加入WTO,部分服務行業的市場準入,將不再僅僅受國內有關部門的控制,而是要執行我國政府對世貿組織的承諾,這將有利于打破國內部分行業的壟斷局面,有利于國內行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使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2.有利于改善我國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不僅僅體現于公路、通信、電力供應等硬件的好壞,越來越多地體現于金融、分銷、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的完備與質量等方面。我國服務業總體上落后,而生產性服務更為落后,這正是外國投資者看中我國市場的重要原因。服務業的對外開旅,將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我國服務業,這將有力地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改善我國投資的軟環境,進而帶動國內整個經濟的發展。
3.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務種類。我國服務業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服務種類、品種的缺乏,許多服務領域需要填補“國內空白”。在世界貿易組織劃分的143個行業中,我國商業化的稅務服務、民意測驗服務、信用查詢等行業,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在許多行業,具體的服務領域、服務品種還存在大量空白。服務市場的開放和外資的進入,將在相當程度上彌補我國服務業發展中的各種空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種需要。
4.有利于在更深層次上參與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全球服務業也在醞釀著世界范圍的調整。加入WTO,有利于我國借發達國家向海外轉移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業之機,吸引外國投資,改善我國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有利于我國服務提供者進入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服務貿易出口。
四、服務貿易措施
1.優化服務行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信息、科技、咨詢、法律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如房地產、物業管理、旅游、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改組改造傳統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著重改造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等行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
2.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建立 完善的留學人員回國鼓勵機制,重點引進一批高層次、高技能、熟悉現代服務業管理的留學人才,尤其是金融、保險、信息、商務中介等行業急需的專業人才,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以帶動服務業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引進通曉國際規則、熟悉現代服務業管理的高層次外國專家,聘請外國專家來我國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研究、講學任教及工作任職等措施,鼓勵各類人才帶項目、帶技術來我國創業、發展,促進我國服務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支持服務業人才出國留學、進修,接受國外系統服務理論與技能的培訓,鼓勵中外合作辦學,拓寬與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外國語在服務貿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服務外包中的語音服務、咨詢服務等,加強基礎外語教育,讓更多外國人來我國旅游、度假、工作,讓更多人能“走出去”,創造一個良好的多語言應用國家,這將對于我國未來服務貿易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平,梁俊啟.我國不同部門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 2007(12).
[2]陳文玲.充分認識發展服務貿易的戰略意義[J].宏觀經濟研究. 2007(10).
[3]周銳,梁俊啟.日本服務貿易與GDP的協整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導刊.2007(S1).
[4]姜義茂.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我國的戰略抉擇[J].財貿經濟. 2007(07).
[5]楊玉華.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對就業影響的分析[J].價格月刊.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