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園姣 吳志軍 賴育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以供臨床研究與實踐提供可參考依據。方法 病例資料均來源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孕婦,將其設為實驗組,選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婦45例設為對照組,監測兩組受試人員在不同時期促甲狀腺激素水平(TSH)與妊娠結局,并運用統計學比較分析。結果實驗組孕產婦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產后等不同時期的TSH濃度分別為(2.9±0.2)mU/L、(6.4±0.1)mU/L、(8.1±0.2)mU/L、(7.6±0.6)mU/L與對照組的(1.2±0.1)mU/L、(2-3±0.3)mU/L、(2.9±0.4)mU/L、(1.4±0.1)mU/L相比均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孕產婦的產后出血率為11.1%與對照組的4.4%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其剖宮產、早產、貧血、自發性流產、妊高癥、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分別為40.0%、22.2%、20.0%、24.4%、26.7%、15.6%與對照組的17.8%、2.2%、0、4.4%、6.7%、4.4%、0相比均顯著更高(P<0.05),新生兒體重為(3428.8±258.7)g,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79.9±276.6)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及胎兒有不良影響,臨床應在各階段加強對妊娠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篩查,必要時采取針對性治療,以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關鍵詞]妊娠;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58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2-81-03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又名甲減,是因各種因素引發的甲狀腺激素抵抗或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所導致的全身低代謝綜合征。據不完全統計,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并不在少數,其發病率占孕婦的約為1%~2%。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與胎兒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誘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產、流產、低體重兒等,還會對新生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導致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受到影響,出現智力水平低下等后遺癥。因此臨床需重視孕婦的篩查與處理,為進一步探討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以為臨床研究與時間提供可參考依據。我院就收治的妊娠伴發甲減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獲得滿意成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病例資料均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孕婦,均經臨床表現與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將其設為實驗組,年齡在23~38歲之間,平均(28.7±2.5)歲;選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孕婦45例設為對照組,年齡24~37歲,平均(27.9±2.6)歲。兩組孕婦在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上對照通過SPSS軟件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受試人員于不同使其抽取6mL靜脈血,將血清分離,通過放射免疫分析法進行促甲狀腺激素水平(TSH)的測定,配套試劑則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提供,實驗操作按說明書進行。同時記錄兩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
1.3評定指標
監測兩組受試人員在不同時期促甲狀腺激素水平(TSH)與妊娠結局,TSH指標正常范圍在0.3~5.0mU/L,妊娠結局觀察指標包括:剖宮產、早產、貧血、自發性流產、妊高癥、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體重。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獲取的數據均采用的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并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則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產婦孕期與產后TSH濃度變化比較
實驗組孕產婦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產后等不同時期的TSH濃度分別為(2.9±0.2)mU/L、(6.4±0.1)mU/L、(8.1±0.2)mU/L、(7.6±0.6)mU/L與對照組的(1.2±0.1)mU/L、(2.3±0.3)mU/L、(2.9±0.4)mU/L、(1.4±0.1)mU/L相比均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比較
實驗組孕產婦的產后出血率為11.1%與對照組的4.4%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其剖宮產、早產、貧血、自發性流產、妊高癥、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分別為40.0%、22.2%、20.0%、24.4%、26.7%、15.6%與對照組的17.8%、2.2%、0、4.4%、6.7%、4.4%、0相比均顯著更高(P<0.05),新生兒體重為(3428.8±258.7)g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79.9±276.6)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形成原因分析
甲狀腺功能低下是因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經研究統計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甲狀腺實質性病變,如甲狀腺炎、外科手術等造成甲狀腺組織受到破壞、發育異常;(2)甲狀腺素的合成障礙,長期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或長期缺碘均可能導致甲狀腺素合成障礙,進而引發特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3)垂體或下丘腦病變。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在臨床并不少見,其主要原因與妊娠期特殊時期孕婦自身內分泌環境的改變密切相關。經表1研究發現,妊娠伴發甲減孕產婦在不同時期的TSH水平均高于健康孕婦。究其原因,TSH具有與HCG、LH受體相似的特性,健康孕婦孕早期HCG大量分泌,導致甲狀腺合成能力的增加,血漿TSH水平會有所降低,而隨著孕期的進展,其TSH濃度會有所增加。而伴發甲減的孕婦由于其甲狀腺合成能力的減弱加上妊娠期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量增加,導致TSH的分泌明顯增加。
3.2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圍產結局的影響分析
甲狀腺作為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胎兒自12周起變化開始吸收碘,甲狀腺素亦是是維持胎兒早期正常生長發育的不可或缺的激素。故我們認為當妊娠伴發甲減時會對妊娠產生重要影響。具體有幾個方面:(1)妊高癥發生率的增加,甲減的嚴重程度與高血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其可能與心排出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繼發性增強交感神經張力及a腎上腺素能應答反應等相關;(2)容易導致早產、流產、胎兒生長受限及低體重兒等,這是由于甲減患者的基礎代謝率較低,導致生理活動在低水平范圍,加上入量偏少,使得甲減孕婦的營養狀態與健康孕婦相比更差,胎兒的宮內生長發育環境欠佳,進而導致上述不良后果;(3)剖宮產率增加:通常而言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孕婦自身免疫力較差,若沒有相應并發癥則可嘗試陰道分娩,一旦有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剖宮產,無疑增加了剖宮產率。表2通過對比甲減孕婦與健康孕婦的臨床資料,結果顯示,甲減孕產婦的妊娠結局較對照組明顯更差,剖宮產、早產、貧血、自發性流產、妊高癥、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新生兒體重明顯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另外,有報道稱甲減會對新生兒甲狀腺功能造成影響,本次研究并未對新生兒的甲狀腺功能進行檢查,故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則可能誘發多種不良妊娠結局,如妊高癥、早產、流產、低體重兒等,還會影響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其智力低下。妊娠伴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及胎兒有不良影響,臨床應在各階段加強對妊娠甲減的篩查,必要時采取針對性治療,以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