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南
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外語教育教學管理思想,已具體地反映在新英語課程標準之中。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以來,至今已有幾個年頭。然而,很大一部分在小學階段英語學得不錯的學生進入中學后成績開始下滑。中學英語教師難免會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英語教師會責怪中學英語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到底是小學教育有問題,還是中學教育有問題?通過調查和反思,筆者認為問題出在銜接上。
英語教學的銜接,是當今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個熱點,也是英語教和學中的一個難點。做好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不僅是初中教師,而且是高中教師和小學教師,甚至包括英語教學過程中所有教師都要考慮的問題。
中學和小學的銜接是各個學科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中小學英語課程的銜接與其他學科相比更有難度。從根本上來講,主要是以下兩大原因造成的:
一是中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要求不一致。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課程多強調趣味性,以簡單的跟讀、英文兒歌和日常簡單對話為主,教師一般從啟蒙知識開始,通過聽和直觀感受積累,讓學生學習一些最簡單的詞匯和句子及較少的語法知識,要求相當低。進入初中,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迅速進入語言的擴展和應用階段,內容變得復雜,難度很快增大,教學要求從聽說為主,過渡到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階段。
二是中小學英語課程的目的、教法不一致。小學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學生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小學英語教學主要通過視、聽、說、玩、演等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的;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主,滲透語法知識的講解,通過聽、說、讀、寫、譯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的;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考試是評價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因此,如何使小學英語向初中英語自然過渡,如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性難題。下面著重從教學內容的銜接、教學方式的銜接等方面探討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一、教學內容的銜接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小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的第二級,即: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初中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綜合語言能力運用能力目標的第五級,即: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意見;能讀懂供7~9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根據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總結學習方法;能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文化差異的認識。從以上不難看出銜接問題的切入點是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的銜接。小學英語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教學內容通常為簡單的日常情景功能對話。到了初中,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進入語言的擴展和使用階段,內容逐漸復雜,難度隨之增大。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把握教材編寫意圖,互相熟悉教材內容,把握教材體系的內在聯系,確定教學銜接的銜接點,為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提出可靠的保證。筆者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為應將銜接的重點放在小學高段(五六年級)和初中起始年級(七年級為主)。可將初一教材和小學階段教材中機械重復的部分進行整理編排,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加強或跳躍教學。
二、教學方式的銜接
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好玩,為了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或者表演等形式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當學生升入中學后,英語課上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基本沒有了,教學方法轉化為以分析和講解為主。因此,習慣了小學英語“熱鬧”課堂氛圍的學生在剛進入中學時會覺得英語課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興趣。因此,小學教師應適時地安排些看圖說話,值日生匯報,或freetalk的一些話題,或布置一些必要的口頭、筆頭作業,注重音標、拼讀規則訓練和語感的培養。平時教育學生要做好預復習工作,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初中教師應盡量像小學教師那樣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運用游戲、卡通圖片人物、唱歌等有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注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采用活動途徑,倡導參與體驗。
三、心理層面的銜接
由于中小學英語在學科地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層面的問題。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能適應從小學到中學的英語學習這個跨度,但部分學生由于教材難度驟然加大,加之詞匯等設計內容和語法知識點的增加會一時難以適應,從而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教師要創造寬松友好的課堂英語教學環境,注重情感教育,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課堂上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順利過渡,防止兩極分化。
總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是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項多元化的系統工程。正確處理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將對推動和促進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