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梅 魏月華 張素婉


[摘要]目的 探討滋補肝腎法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共計70例。未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5例,采用滋補肝腎法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對照組35例,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對比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比內分泌改善情況,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滋補肝腎法是一種有效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輔助手段。該方法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治療過程中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值得廣泛推廣和深入研究。
[關鍵詞]滋補肝腎法;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6-65-03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不斷變化,臨床各類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其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尤為嚴重。該病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主要是內分泌系統異常而導致的子宮出血。出血量大,時間長,容易導致患者出血后導致出現貧血等并發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如何有效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本次研究采滋補肝腎法作為輔助手段,探討藥物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于2012年12月~2014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共計70例。未婚或離異患者27例,已婚患者43例,年齡41~45歲,平均(42.2±1.5)歲;患者患病時間6~18個月,平均病程(10.7±4.5)個月。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5例,未婚或離異13例,已婚22例,年齡41~44歲,平均(41.8±1.6)歲;病程6~18個月,平均(10.6±4.4)個月,采用滋補肝腎法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對照組35例,未婚或離異14例,已婚21例,年齡41~45歲,平均(42.5±1.4)歲;病程6~18個月,平均(10.9±4.6)個月。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對比臨床治療效果。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取標準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更年期功能性出血的中西醫診斷標準;(2)排除具有心臟、腎臟、肺部等其他重要器官嚴重疾病的患者;(3)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經過婦科檢查、B超、盆腔相關功能檢查;(4)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精神意志均正常,未患有精神類疾病;(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表示對研究內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參與,同意堅持并完成治療過程。(6)本次研究所有內容均符合倫理委員會審核標準。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米非司酮作為治療藥物,具體為:米非司酮(通用名稱:米非司酮片,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H10950004,生產日期:20100815),給藥劑量為10mg,每日給藥一次,給藥方式為口服,連續給藥3個月。
治療組:除上述治療外,加用滋肝補腎法,具體配伍如下:山茱萸,山藥,女貞子,枸杞,升麻,黃芪,熟地,菟絲子,甘草,延胡索。用量根據患者病癥變化情況進行加減。煎成湯劑服用,每日兩次,間隔不少于10h,連續用藥3個月。
1.4觀察指標
完成給藥內容后,醫護人員對患者治療情況進行統計,包括治療效果(有效率)以及患者各項內分泌情況(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胞生成素FSH,孕酮P)。
1.5評定標準
1.5.1臨床治療效果標準 本次研究患者治療效果評定情況根據《臨床中藥研究指導原則》,痊愈:患者月經周期恢復正常,出血量減少或停止,無其他臨床癥狀;顯效:月經周期基本恢復至(28±7)d,月經量較多,日常出血量明顯減少,臨床腹痛情況基本消失;有效:月經周期、經量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其他癥狀較質量前均有減輕;無效:經治療后所有臨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甚至有惡化趨勢。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2臨床內分泌指數標準 本次研究針對患者年齡層以及患者自身情況,指數正常范圍標準規定如下:LH在15.9~54.0IU/L,FSH在1.7~8.5mU/mL,P在20.8~103.0nmol/L。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完成治療內容后,醫護人員對患者治療有效情況進行評價并統計,結果如表1中所示。治療組痊愈例數13例,顯效17例,有效4例,無效1例,有效率97.1%;對照組痊愈例數4例,顯效13例,有效12例,無效11例,有效率68.6%;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發現,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內分泌檢查結果比較
完成治療內容后,醫護人員對患者治療后內分泌情況進行評價并統計,結果如表2中所示。治療組LH為16.9IU/L,FSH為65mU/mL,P為34.8nmd/L;對照組LH為15.1IU/L,FSH為2.7mU/mL,P為22.7nmol/L。對比內分泌改善情況發現,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各類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作為生殖系統疾病,主要受患者機體內分泌調控。該類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卵巢出現功能障礙,在分泌其激素過程中出現異常,分泌量促進卵巢發育,但是分泌量較少,沒有排卵發生,無黃體生成。因此極少量的孕激素分泌后,促使子宮內膜發生增生癥狀,臨床表現為突破性出血情況。由于各類激素分泌情況紊亂,出現出血時間不定、持續時間長、部分患者出血量較大等。給患者身體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負擔,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對于該類疾病,臨床主要治療方法為刮宮或單純激素類藥物治療,由于并未改變患者自身激素分泌情況,因此效果欠佳,病情反復和不穩定等情況給患者均帶來較大痛苦。因此患者和臨床醫生都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經濟、副作用少的治療方法。
米非司酮作為臨床常見的生殖疾病治療藥物,能有效阻斷患者體內酮類受體,與糖皮質激素、孕激素等具有較強的拮抗作用。該藥物能有效作用于患者下丘腦,通過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釋放,進而影響促卵泡生成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同時,米非司酮又能直接作用于垂體,直接抑制促卵泡生成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加強作用效果。因此能有效控制出血情況。
中醫辨證認為更年期功能性出血的患者在診斷過程中應以肝腎虧虛為基礎,治療時采用滋肝補腎的配方進行。本次研究針對補肝養腎采用枸杞、女貞子、熟地、山茱萸、山藥、菟絲子等,配伍量隨證加減,陰陽并補,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黃芪、枸杞、升麻等能補血益氣,改善可能出現的貧血等并發癥狀,采用甘草對各味中藥進行調和,降低副作用。
臨床中有研究表明,采用中藥與化學藥物聯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重復性較好,推廣率較高。因此,本次研究針對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采用米非司酮聯合滋肝補腎法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治療組有效率97.1%;對照組有效率68.6%;比較發現治療組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患者內分泌結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治療組的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效果較好,滋補肝腎法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能有效提高該疾病的臨床回復效果。
綜上所述,滋補肝腎法是一種有效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輔助手段。該方法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治療過程中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值得廣泛推廣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