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剛 張榮國 張俊 劉加豐 楊珩


[摘要]目的 觀察亞急性期應用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療效。方法 選擇腦卒中亞急性期偏癱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運動治療)和治療組(強制性運動療法),每組30例,治療前后分別進行FMA評分、改良Barther指數MBI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亞急性期應用強制性運動療法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障礙,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強制性運動療法;早期應用;亞急性期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障礙;康復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6-149-03
腦卒中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多造成偏癱,給患者帶來生活不便。一部分患者經過康復治療后恢復了步行能力,但偏癱上肢多數存在精細運動障礙、實用價值運動功能恢復差等問題,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應用有效治療方法改善上肢功能障礙,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強制性運動療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應用于恢復期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治療療效確切,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本療法用于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及亞急性期介入偏癱患者的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亞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60例,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齡46~65歲,經頭CT或MRI確診為腦梗死33例,腦出血27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運動治療)和治療組(強制性運動療法),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7例,年齡46~63歲,其中腦梗死16例、腦出血14例,接受康復治療時距發病時間6~15d;治療組中,男24例、女6例,年齡48~65歲,其中腦梗死17例、腦出血13例,接受康復治療時距發病時間7~14d。兩組性別、年齡、發病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康復治療介入時機 兩組患者均經神經內科確診并常規用藥至生命體征平穩后進行康復治療。兩組患者康復介入時機均在亞急性期(發病6~21d)。
1.2.2對照組 常規運動療法以作業療法為主。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協調性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每日一次,每次40min,治療30d。
1.2.3治療組 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a.限制健側肢體。b.強制使用患側上肢,實施針對性治療,設計與日常生活活動相結合訓練,如果患者一開始不能完成訓練活動,則將運動按順序分解,并幫助患者完成該序列活動。每日一次,每次40min,治療30d。
1.3療效判定
采用FMA評分、Barthel指數于治療前后進行評定。臨床療效判定:痊愈,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正常;顯效,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改善;有效,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有所改善;無效,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沒有明顯變化。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包,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后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FMA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3.討論
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是針對腦損傷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有效的康復訓練技術,具有可靠的神經科學基礎,是通過反復強化促進運動皮質的可塑性,強制性反復使用和訓練患肢形成運動意念支配肢體,將日常生活動作進行分解訓練,克服患肢“習得性廢用”,提高中樞神經覺醒水平,促進患者主動運動,最大程度的恢復患者上肢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強制性運動療法主要應用于恢復期腦卒中患者的治療。要求被治療患者的上肢至少具備一定功能(伸腕10°,拇指掌側或橈側外展10°,其余4指中任意2指的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可以伸10°)方可進行此項訓練。有基于超早期(9.65±4.5)d強制性運動療法的研究顯示,強化CIMT并未帶來更好預后,強化CIMT的改善較傳統CIMT的改善要少,治療越多并不意味著預后越好;而早期應用傳統CIMT與傳統作業療法的療效相當。
基于上述結果,本研究將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的介入時間調整到亞急性期,運動強度縮短,經過實驗,表明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在亞急性期的作用顯著。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對不同運動強度的效果并未進一步分析,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得到更準確的結論。綜上所述,亞急性期應用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本研究為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的應用最佳介入時間和介入強度提供了有意義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