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鵬
中醫毫針與火針配合治療保障新訓任務中軟組織損傷的價值研究
張偉鵬
目的 探討研究中醫毫針與火針配合治療保障新訓任務中膝關節軟組織損傷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武警云南總隊某支隊新訓任務中膝關節軟組織損傷14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超聲波理療,觀察組則采用中醫毫針與火針進行配合治療,對比分析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3.2%)高于對照組(70.3%),組間數據經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毫針與火針的配合治療可以有效治療軟組織損傷,提高痊愈的可能性,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
毫針;火針;膝關節;軟組織損傷
最近幾年,隨著訓練強度的增加,兵源身體素質的變化,同時訓練過程中防護工作不到位,訓練傷已成為一種職業傷,是造成大部分部隊訓練缺勤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軍事訓練傷是當下軍事醫學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常見的軍事訓練傷主要以軟組織損傷居多,據國內相關統計報道,大約占運動損傷的75%[1]。軟組織損傷由劇烈運動不當、跌撲、慢性勞損等多種情況造成,從而引起關節或筋脈損傷的一類疾病總稱。該損傷使患者活動受限,影響訓練人員的健康以及部隊訓練進程。其中以膝關節軟組織損傷最為常見,膝關節是機體活動最重要的關節之一,極易在訓練中受暴力撞擊、牽拉壓迫、強力扭轉等受傷,導致關節周圍積液、腫脹、粘連等的發生,引起疼痛,造成活動受限,影響訓練效果。目前,部隊訓練中針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主要采用冷敷和活血化瘀的治療,作為中國傳統的醫學方法,中醫具有簡單、成本低廉、易開展、安全性高等優點,在部隊訓練傷的治療中起到顯著作用。本文就中醫毫針與火針的配合治療軟組織損傷,探討其治療效果,為臨床診治提供基礎,現報道本次研究結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武警云南總隊某支隊新訓任務中軟組織損傷148例,所有患者均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師訓練傷診斷分類標準》為診斷標準[2],明確診斷為軍事訓練中膝關節損傷,關節功能發生障礙,病情已經影響正常訓練1 d以上。按照不同治療方法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74例),均為男性。觀察組:年齡18~28歲,平均(23.5±2.7)歲;病程范圍在2~30 d,平均為(13.8±6.8)d。對照組:年齡18~27歲,平均(24.1±2.5)歲;病程范圍在3~35 d,平均為(14.7±7.7)d。兩組病患治療前在年齡、病程及損傷嚴重程度等相關基線數據方面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對照研究可行。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超聲波理療方法,選用上海醫療器械高技術公司生產的超短波治療機,LDT-CD 31型,其波長為7.30 m,頻率40.0 MHz,功率22.0 W,將板狀點擊置于軟組織損傷處,距離約2.5 cm,溫度適中,每次治療15 min,兩天治療1次,14 d為1個療程。觀察組則采用毫針與火針的配合治療,其中火針療法:依據具體損傷部位選擇相應穴位,于患者仰臥時,對穴位進行碘消毒,醫生采用0.5×25 mm的鎢錳合金中號火針,左手拿點燃的酒精燈,右手持火針針柄,將針至外焰處加熱通紅,準確迅速刺入穴位,之后快速拔出。操作過程中,刺入深度及角度根據患者損傷情況靈活調整,并做到“穩、準、快”,如若出針后針孔處滲出可見血性液,不予壓迫,讓其自然外流到軟紙上。待火針治療后即實施毫針治療,具體方法為:患者仰臥于床,取膝眼穴、鶴頂穴、犢鼻穴、陰陵泉穴、陽陵泉穴、懸鐘穴、梁丘穴、肝俞穴、太沖穴、腎俞穴、三陰交穴等穴位進行常規消毒,用華佗牌0.25×40.0 mm毫針對相關穴位依次進針,將針刺入所需深度之后,進行小幅度和90~120次/min頻率的提插捻轉。當患者感覺到酸、麻、脹、重時,留針30 min,同時在留針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行3次增加刺激強度,以此消除耐受,最后出針時應壓迫針孔避免出血。火針與毫針結合治療均為2 d治療1次,14 d為一個療程;火針治療部位24 h內不得接觸水,同時患者忌各種發物。
1.3 觀察指標
將臨床效果分為治愈、好轉、無效3類:(1)痊愈:病癥消失,無壓痛點,能夠自由靈活運動,不受到任何限制。(2)好轉:癥狀稍有緩解,壓痛時微疼,在較大部分范圍可自由活動,能參與一般訓練。(3)無效:未能達到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包含痊愈率和好轉率[3]。
1.4 統計學分析
將已經收集到的數據錄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形式將錄入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則用(%)形式將數據錄入,采用χ2檢驗,當P<0.05,說明數據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對比分析兩組的治療效果:經觀察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例數為69例,百分比為93.2%;對照組治療總有效例數為52例,百分比為70.3%。治療效果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1。
保障新訓任務中導致膝關節受損時常見軍事訓練傷,在中醫學里面的“傷筋”范疇。中醫理論記載:“氣傷痛,形傷腫”[4]。機體受損傷氣后,氣血瘀阻無法正常運行,傷血后瘀阻脈絡,離經之血在皮下瘀滯腠理,皮下出現烏青、瘀斑,關節無法正常屈伸,腫脹疼痛。保障新訓中的訓練任務基礎均是下肢的支撐,完成不同的跑、跳、跨、投等項目,具有連續復雜性,并要求在短時間內爆發速度和力量。按照標準完成規定動作時,常會伴隨突然的啟動、停止、扭轉等,膝關節收到強大的瞬時沖擊力、剪切力和持續應力,受傷概率高。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后造成肌肉血運障礙,對人體生物力學動態平衡產生影響,讓膝關節在功能范圍內無法完成對應的動作,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的發生。中醫發病機制為:氣血瘀滯、脈絡瘀阻、血氣運行欠佳,不通則痛。
相關研究證實:火針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凝聚狀態,調節脈絡瘀阻程度,有效助血運行,促進病情恢復[5]。在傳統中醫學中,毫針與火針均屬于針灸的范疇,廣泛運用于常規疾病中。毫針治療原理基于經絡疏通作用,而筋脈不通將引起軟組織腫脹和疼痛。火針采用加熱針體,將火熱經過穴位導入人體,借助外來之火資助陽氣,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其取穴的原則為“以痛為腧”,刺激穴位,能改善組織充血、水腫、鈣化等病理變化,加快循環,重新修復損傷的組織,加速代謝,提高組織中的鈣、鋅元素含量,激活酶活性,增強活動能力。本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火針配合毫針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3.2%高于70.3%(對照組常規超聲波理療),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火針配合毫針治療保障新訓任務中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可盡快恢復患者身體健康。筆者認為火針與毫針的配合治療主要是利用二者的協同作用,火針刺激局部,完成引流減壓,再利用毫針刺激整體經氣,調節全身整體氣血,幫助血運,改善血液循環。火針聚集溫熱、針刺于一體,借助溫熱和火力刺激,擴張關節毛細血管內血流運行,改善微循環,加速關節局部代謝物、炎性因子的吸收;維持一定時間后有效緩解組織水腫,解除肌肉痙攣,恢復經絡通暢,加速瘀滯血液和滲出液的排出,降低軟組織張力,減輕神經末梢所受刺激,緩解疼痛。而毫針是傳統針灸演變而來,本身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軟組織損傷中經絡循環不暢是導致腫脹和疼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選取內膝眼、犢鼻穴位完成針刺,直達關節腔,有利于疏通關節腔內瘀滯,同時達到消腫利水的功效;陰陵泉穴位為脾經合穴,陽陵泉穴位膽經合穴,是氣血生化的源頭,兩處穴位均在膝關節附近,針刺具有舒經活絡的功效;鶴頂穴和梁丘穴的針刺有效激發膝關節部位的經氣,有效疏通局部經絡。中醫認為軟組織為傷筋,肝主筋,肝經原穴為太沖穴,對其進行針刺是治療傷筋的必須,有效平衡陰陽;通過針刺背俞穴和肝俞穴完成整體調節,針刺腎俞穴、三陰交穴有效散寒祛風、補肝益腎、通絡活血;針刺懸鐘穴有強筋壯骨之效,填精益髓;諸穴位配合進行火針和毫針配合針刺治療,內外協調、陰陽互補、遠近配合,體現中醫整體理論,有效調養氣血、行氣通絡、消腫止痛[6]。由此可以看出,部隊保障新訓任務中,應用中醫相關治療技術,對訓練組織損傷的治療有獨特優勢,值得各基層衛生隊重視,進行相關培訓,引進技術人才。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對比情況(n,%)
綜上所述,毫針與火針在配合治療軟組織損傷中具有效果,可更快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痊愈的可能性,保障新訓訓練的順利進行。
[1] 馬新平,李柱,宋曉琳. 火針配合毫針治療膝關節軟組織訓練傷療效觀察[J]. 空軍醫學雜志,2014,30(2):80-82.
[2] 趙璐,李霄茜,陳紅云,等. 針灸在中外軍隊的應用與研究[J].中國針灸,2014,34(1):99-104.
[3] 董忠峰. 推拿與針灸治療腰部急慢性軟組織損傷36例[J]. 陜西中醫,2014,35(8):997-998.
[4] 何天峰,宋銀花,丁金磊,等. 火針配合毫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上海針灸雜志,2014,33(12):1156-1159.
[5] 張恩生. 火針配合毫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8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11):1331-1332.
[6] 吳宏梓,史平平,王建民. 火針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Meta分析[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1(5):10-14.
Filiform Needle With Fire Needl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urity Xinxun Task Value of the Soft Tissue Injury Research
ZHANG Weipeng Qujing Detachment of Health Team of Yunnan Armed Police Corps,Qujing Yunnan 6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ing the filiform needle with fire needl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nsure XinXun task in the value of knee joi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Methods Selection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armed police corps of yunnan a detachment xinxun task in knee joint soft tissue injury,148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4 cases each.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filiform needle with fire needl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reatmen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93.2%)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70.3%),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has obvious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filiform needle with fire needl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recovery,has high therapeutic value.
Filiform needle,Fire needle,The knee joint,Soft tissue injuries
R245
A
1674-9316(2016)15-012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073
武警云南總隊曲靖支隊衛生隊,云南 曲靖 6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