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包鋁集團小學,014046)
五四青年節專題—初為人師之六 在磨練中成長
袁方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包鋁集團小學,014046)
“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每天清晨伴隨著動感的鈴音,邁著輕快的步伐,開始美好的一天。教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往往人們聽到都會嘖嘖稱贊,或敬仰或羨慕,羨慕這份傳說中的“鐵飯碗”,羨慕貌似優厚的福利待遇,更羨慕兩個大假期,其實這份工作想做好卻很難。
記得大學剛畢業,筆者懷揣著教師夢想第一次走進包鋁集團小學校園,坐在辦公室里心情莫名的地激動,興奮之余腦袋一片空白;第一次走近學生感受他們的單純與快樂,愜意美好的滋味縈繞心頭。
第一次走上講臺給一年級的學生上課,在臺上注視著他們的眼睛,莫名感動地想掉眼淚,幸福充實之感在心中涌動。這節課筆者做了充分的準備,提前向老教師請教,認真設計每個教學環節,生怕忘掉某個環節的某句話銜接不上讓自己在學生面前出丑,雖然貌似渾渾噩噩但卻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每個教學環節,伴隨著學生的掌聲及一聲聲“袁老師,我們喜歡你”結束了筆者的第一節課。筆者興奮地“飄”出教室,就連怎樣回到辦公室都沒有印象,過了很久,凝視鏡子里的自己還是臉紅脖子粗的樣子,心里一直咚咚咚平靜不下來,不停地反思課堂有什么問題,可腦海里此起彼伏涌現的只有學生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一張張美好的笑臉,關于課堂反而是一片空白,這就是筆者教師生涯的開始。隨著上課的次數增多,慢慢地筆者對課堂心里有數了,慢慢地與學生相處得融洽了。很開心他們與筆者談心,分享他們的小秘密,上課成了一種樂趣。
可是,過了不久,筆者發現有個小女孩不論是在我安排的技能學習內容還是組織的游戲中,她總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看著大家活動。筆者問她為什么不參與活動,她不看也不理會筆者,根本就沒法溝通。開始筆者以為是自己太嚴厲了,讓她感到害怕,可后來其他學生告訴筆者,她和誰都不說話,班主任也不例外。筆者擔心她有自閉傾向,就開始密切關注她,試圖讓她和大家融合在一起。有一天筆者安排學生跳繩,在巡視中蹲在她旁邊溫柔地問她:“跳了多少個?”她竟然喏喏地說了聲“不知道”。“袁老師幫你數,咱們再跳一次好嗎?”筆者說道。她羞澀地笑了,重新拿起跳繩跳了起來,看著她燕子般跳躍的身影,筆者也欣慰地笑了……此時突然頓悟了,想起之前讀過一篇關于蹲下身子與學生溝通的文章,一直在學習如何與學生相處,如何與學生溝通,如何激發學生、調動學生等等,但都只是停留在學習上,實踐中并沒有做到,而現在偶然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筆者的思路一下就開闊了,很多眼前看似很難的問題,解決辦法就在身邊,只要轉變一下視角動動腦筋一切困難就可能迎刃而解。
現在再遇到問題,心里已經會列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過去的困難與磨練讓筆者成長了很多,現在的筆者依然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回頭看這一路的風景真的很旖旎……
點評:
袁方是一個文弱的姑娘,卻有一副體育教師寬廣的胸懷!是內心的善良與對體育工作的熱愛,讓她身上有圣潔的光芒。她是一位熱愛體育教育事業的姑娘,同期畢業的同學大都轉行,唯有心中有學生的她,一直在堅守著這份執著,播撒下大愛的種子。我堅信:只有教師心中有愛,孩子的世界才會綻放光芒!
點評人: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教育局 梁旭斌